飞秒脉冲激光在微机械系统中脱附和加工的机理研究

飞秒脉冲激光在微机械系统中脱附和加工的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飞秒脉冲激光在微机械系统中脱附和加工的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作者: 池寅生

导师: 林晓辉,陈云飞

关键词: 飞秒脉冲激光,纳秒脉冲激光,非平衡态加热,吸附分子脱附,随机过程,脱附概率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自从飞秒脉冲激光的出现,基于这一新型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的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飞秒脉冲激光及其技术为科学研究、实验方法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工具和手段。飞秒脉冲激光由于在较小的光能能量密度下具有极高的光强、加热时热扩散区域极小、可对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操纵以及对物质在微小区域内某些重要属性进行改变与处理等特点,将在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纳米器件的加工制造等众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半导体器件尺寸的日益减小,在微机电系统(MEMS)制造中,为了防止器件失效,将吸附在器件固体表面上的杂质分子和残留水分子进行脱附清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飞秒脉冲激光技术应用于对MEMS器件表面的吸附分子(杂质)进行脱附,以辐射传热和固体导热的微观能量输运机理和基于短脉冲激光导致的原子分子激发态的微观脱附机理为基础,讨论了飞秒和纳秒脉冲激光不同的加热机理、脱附机理及其数学模型;借鉴Brown运动的思想,从随机过程角度,建立了短脉冲激光(包括飞秒脉冲激光和纳秒脉冲激光)对金属基体吸附层的杂质进行脱附的随机过程物理模型。针对飞秒和纳秒脉冲激光不同的加热和脱附模型,本文探讨了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设计了算法,对其过程及结果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飞秒和纳秒脉冲激光辐射下,基体电子、声子不同的温度分布规律,吸附分子的脱附概率随激光辐射时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基体晶格的热影响,得到了飞秒脉冲激光更适用于对MEMS或其它微系统中杂质进行脱附;比较了不同飞秒脉冲激光参数条件(如波长、最大光能能量密度、光强、脉冲时间宽度)对吸附分子脱附概率的影响,获得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激光参数,提高吸附分子的脱附概率;提出了运用双脉冲飞秒激光技术,通过选取合适的双脉冲飞秒激光的间隔时间,同样既可以提高吸附分子的脱附概率,也能有效的阻止过高的声子温度所导致的晶格热破坏。本文还根据飞秒脉冲激光的非平衡态加热的特性,模拟了加热金属薄膜时,晶格的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揭示了材料性能参数是影响飞秒激光加热状态的重要因素。根据文中定义的熔化深度,获得了飞秒脉冲激光最大光能能量密度与熔化深度的关系图,对飞秒脉冲激光进行微加工作了初步的探讨。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激光在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1.1.2 激光在集成电路及 MEMS 技术中的应用

1.2 飞秒脉冲激光

1.3 激光的清洗和脱附技术

1.3.1 激光清洗技术

1.3.2 脱附 MEMS 中杂质的重要性

1.4 飞秒脉冲激光脱附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短脉冲激光的加热机理

2.1 微观传热的热载子

2.2 短脉冲激光的电离机理

2.3 飞秒脉冲激光的非平衡态加热

2.4 纳秒脉冲激光的平衡态加热

2.5 短脉冲激光加热模型的数值求解

2.5.1 偏微分方程及有限差分方法

2.5.2 非线性抛物线型方程及有限差分方法

2.5.3 非平衡态加热的两步法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2.5.4 平衡态加热的一步法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脉冲激光的脱附机理和随机过程模型

3.1 吸附分子的能级

3.2 飞秒脉冲激光的脱附机理

3.3 脱附的随机过程模型

3.3.1 随机过程和 Brown 运动

3.3.2 飞秒脉冲激光脱附的随机过程模型

3.4 随机过程模型的数学描述

3.4.1 主方程及其近似处理

3.4.2 Fokker-Planck 方程及脱附概率

3.5 纳秒脉冲激光的脱附

3.5.1 纳秒脉冲激光的脱附机理

3.5.2 随机过程模型和脱附概率

3.6 短脉冲激光脱附的随机过程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秒脉冲激光与纳秒脉冲激光脱附的比较

4.1 脱附概率的数值求解方法

4.1.1 飞秒脉冲激光脱附概率的数值求解方法

4.1.2 纳秒脉冲激光脱附概率的数值求解方法

4.2 飞秒脉冲与纳秒脉冲激光对 CO 脱附的数值模拟

4.3 飞秒脉冲与纳秒脉冲激光对 CO 脱附的模拟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飞秒脉冲激光参数对脱附过程的影响

5.1 单脉冲飞秒激光对 CO 脱附的数值模拟

5.2 单脉冲飞秒激光对 CO 脱附的模拟结论

5.3 双脉冲飞秒激光在脱附过程中的应用

5.3.1 双脉冲飞秒激光的脱附机理

5.3.2 双脉冲飞秒激光对 CO 脱附的数值模拟

5.3.3 双脉冲飞秒激光对 CO 脱附的模拟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飞秒脉冲激光在 MEMS 中加工的初步探讨

6.1 飞秒脉冲激光的非平衡态加热

6.2 非平衡态加热的晶格温度场分布

6.3 飞秒脉冲激光的最大光能能量密度对熔化深度的影响

6.3.1 熔化深度的定义

6.3.2 熔化深度的数值模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负离子与气体碰撞电子脱附实验研究[D]. 赵俊.复旦大学2010
  • [2].GaAs基片吸附脱附的研究[D]. 葛仲浩.南京理工大学2013
  • [3].氘分子在银单晶表面Ag(Ⅲ)上吸附—脱附的动力学研究[D]. 谭赟赟.华中师范大学2006
  • [4].氮分子在铜单晶表面Cu(Ⅲ)上的吸附—脱附[D]. 谢红.华中师范大学2006
  • [5].掺杂对YBaCo4O7的氧吸附脱附影响及透氧性能研究[D]. 张素梅.郑州大学2011
  • [6].过渡元素负离子与氩气碰撞过程实验研究[D]. 白雪.复旦大学2011
  • [7].过渡元素负离子与氪气氙气碰撞过程实验及理论研究[D]. 叶竞汝.复旦大学2014
  • [8].基于短脉冲激光的碳纤维材料加工研究[D]. 赵煦.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飞秒脉冲激光烧蚀Si表面的研究[D]. 吴运龙.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2].飞秒激光在透明体材料中诱导光功能微结构[D]. 韩艳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3].飞秒激光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D]. 门海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
  • [4].飞秒激光在金属表面微加工的研究[D]. 李麟.天津大学2006
  • [5].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微纳加工[D]. 吴东.吉林大学2007
  • [6].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D]. 杨海峰.江苏大学2007
  • [7].飞秒激光微加工研究[D]. 梁建国.天津大学2005
  • [8].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热效应研究[D]. 邓素辉.江西师范大学2006
  • [9].飞秒激光烧蚀金属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 吴雪峰.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10].飞秒激光脉冲展宽技术的研究[D]. 黄敏.北京工业大学2003

标签:;  ;  ;  ;  ;  ;  

飞秒脉冲激光在微机械系统中脱附和加工的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