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惠民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领域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成为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当前,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加快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技能实践提供更广阔平台,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是提高职业院校就业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职业院校重视实践操作,但忽视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的情况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手段,本文将对职业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相关内容具体探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存在不同,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经验的积累,这对于提高技能水平、优化技能素质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很多职业院校缺少社会实践平台,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受到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条件等限制,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或相关部门与地方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则可以解决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受限等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近年来,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真正深入社会实践中来,将课堂搬到企业实际工作中,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某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习基地设立“企业课堂”让学生对加工中心的设备真实操作、使用、制造、安装等,并聘请了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生演示并指导,结合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快速掌握了设备结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企业课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增强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与学校签订了更多的“订单协议”。
1.2是培养“双师”队伍的必要条件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新的办学任务。学校有计划的安排专业课程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现场讲解知识并指导学生实践。实践地点选择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主要流程是先考察现场,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有所了解;然后上岗演练,对企业相关岗位工种、操作规范有所掌握;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掌握新工业、新方法;教师实践结合学生实习,依据企业生产标准制定用人标准,对教学方案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实践基地的社会实践,需要教师既有专业的言传身教的能力,又要具备能工善工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为更好的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
1.3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保证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好的服务企业、造福社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将企业文化、管理经验渗透到实践基地中,让学生可以快速适应企业化的生产流程与模式,掌握企业生产运作方式,懂得各项机械设备操作技巧,从而更快融入企业,为以后更顺利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通过实践基地的实践学习,能够与企业员工更好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扩宽人脉,更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基于以上优势,毕业后的就业率将稳步提升。
2.当前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较多,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缺少地方特色或重点方向,难以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种类、数量、质量上难以达到社会发展需求,未能做好就业安排及规划,造成就业人数与企业需求不成正比的情况,影响到就业率。
2.2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很多职业院校由政府牵头或者依靠政府支持才能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实践基地建设上要依赖政府、要企业上门,这种被动做法也暴露出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过程中,双方在思想上、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热情不高,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生产实习、教学实训、就业推荐的层面,实训效果不佳。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做的不够深入。
最后,很多职业院校不重视校企合作,即使存在校企合作,也停留在简单的实训上,在人力、物力、资金投入上力度不够,造成实训工作仓促无力,形式化严重。
3.优化职业院校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措施
3.1进一步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化,对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方面,职业院校建立实现基地,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顺利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由此,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学校需要树立培养目标,加大对实践场地、配套设施、实训设备、各级人员等的储备与投入,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往来,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集产业、学校、科研、培训、就业为一体,注重学校自身硬件条件与软实力的开发;鉴于实践学习周期长、环境变化大,对于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有更高要求,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可以将学校无法实现的硬件与软件设施配备问题解决。为此,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过程中,可以采取生产、经营的一体化模式,建立开放式、示范性的合作基地,将“企业办校”、“办校进厂”、“引企入校”等模式,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合作模式。鼓励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向的制定上、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等,参与到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中,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了解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与模式,也有利于双方制定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基地建设上保持高度一致,建立起既有企业发展特色,又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基地。
3.2加强机制建设,探索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新模式
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深化的表现。为了能够确保这项合作内容顺利推进,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指导与约束,共商共建才能保持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在双方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上达到互惠共赢。校企双方需要各自分工,划分好职责,充分对双方潜力进行挖掘,建立合作利益制度。企业为实践通过场地与技术指导,学校为职工提供学历进修、培训。在对双方利益关系处理上,需要坚持服务与受益原则,将过去的被动式的让企业上门,变为主动寻找企业,变麻烦企业为服务企业,变单一利益为双向利益。依据不同专业建立项目基地,确保各个专业均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校企双方还需要建立实训专业化评估与指导、考核方面的制度,确保实训质量与效果。
最后,在实践场地与生产设备选择上,需要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与职业资格考核及劳动准入标准贴近,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标准、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等将学生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意识。建设师资队伍上,也需要侧重“双师型”的骨干教师培养,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的教材。
结语
总之,职业院校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与职业院校仍需要在制度上、模式上、观念上不断改进优化,推进职业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健康、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君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模式研究——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客服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3):122-125.
[2]郭昭彪.中等职业学校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J].才智,2013,(22):31.[2017-09-18].
[3]谭东梅.高师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