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毒品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上网入库的吸毒人员有112.67万人,且呈现年轻化和低龄化趋势,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9.3%。毒品滥用者最终会出现对毒品的依赖。目前,毒品依赖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近年来,心理因素对毒品依赖及复吸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从四个心理层面探讨毒品依赖的成因:童年期受虐待是一种早期不良应激,它可导致个体HPA轴功能持续亢进,而体内高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又可以增加个体对成瘾的敏感性,因此儿童期受虐待可能是毒品依赖的一个危险因素;应对与应激紧密相连,应对方式在心理应激与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不良的应对方式与多种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此也可能与毒品依赖有关;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高感觉寻求者更可能成为高速驾车者、嗜酒者、毒品使用者和追求高刺激活动者,国内关于感觉寻求与毒品依赖的研究较少;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综合评价与感受,毒品依赖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幸福感也是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以上四个心理层面探讨毒品依赖的成因,以期为毒品依赖的干预与治疗提供新思路,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和数据基础。目的1了解郑州市强制戒毒学员分布概况;2了解不同父母养育方式对毒品依赖的影响;3探讨毒品依赖与儿童期受虐待、应对方式及感觉寻求的关系;4了解戒毒学员的总体幸福感状况。对象与方法戒毒组:郑州市强制戒毒所戒毒学员,共184人,男110人,女74人。正常对照组:新乡某工厂健康职工,男142人,女58人。采用现场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吸毒史/饮酒史、家庭情况、童年期受虐待情况、应付方式特征、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及幸福感状况。采用EpiData和SPSS12.0录入数据,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变量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郑州市强制戒毒所在所学员男性占59.8%,女性占40.2%,年龄范围:16~53岁;小学及以下者占22.3%,初中占50.3%,高中及以上者占27.4%;吸毒前无业者有36.2%,吸毒后无业者占62.4%,吸毒前后职业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中离婚或分居者占32.0%;86.4%来自城市,13.6%来自农村。2戒毒学员第一次吸毒年龄最小11岁,最大53岁,平均(28.01±7.67)岁;第一次吸毒使用的毒品以海洛因为最多,占81.1%;第一次吸毒方式以烫吸居多,占87.0%;76.1%的人第一次吸毒原因为“好奇”;第一次吸毒,毒品来自亲戚朋友的最多,占67.4%;戒毒2次及以上者占63.4%;使用毒品时,4.2%的人曾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戒毒学员家庭成员中有吸毒者的占14.3%。3戒毒男性童年期虐待总分(45.62±12.37)大于女性(38.75±12.61),戒毒女性总体幸福感总分(85.11±15.54)高于男性(76.89±1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养育方式的戒毒学员在总体幸福感总分、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分量表上得分差异总的来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育方式为不管不问的戒毒学员幸福感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都较低。4戒毒学员与正常对照在婚姻状况上的总体分布不同(χ2=145.48,P<0.05),25岁以上的戒毒学员未婚者占30.2%;两组父母的养育方式总体不同(χ2=43.02,P<0.05),戒毒学员父母养育方式为溺爱者较多,而民主者较少;戒毒学员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分量表得分及儿童期虐待总分上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戒毒学员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毒学员感觉寻求总分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明显,且感觉寻求总分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段戒毒学员和对照的感觉寻求差异不同;戒毒学员在总体幸福感总分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海洛因是郑州市强制戒毒学员首次吸毒所采用的主流毒品;低文化程度、无业是吸毒的危险因素;青少年是吸毒的潜在和高危人群。2家庭环境:毒品依赖者的婚姻状况较差;童年期受虐待和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特别是不管不问的养育方式是吸毒的危险因素。3毒品依赖者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且相对于正常人群,毒品依赖者总体幸福感较弱。4感觉寻求中的去抑制及兴奋与冒险寻求与毒品尝试及毒品依赖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01)
- [2].父辈童年期不良经历或影响幼儿端粒长度和行为问题[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3].不同暴露形式童年期不良经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4].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与大学生自伤和暴力行为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5].医专学生恋爱暴力与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6].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特征的中介作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4)
- [7].未成年犯童年期受虐待程度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02)
- [8].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影响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6)
- [9].南昌市高中生内化问题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关系[J]. 医学与社会 2020(06)
- [10].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9)
- [11].童年期不良经历健康效应调节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10)
- [12].大学生童年期受虐待现状及其对抑郁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8)
- [13].致力于童年期创伤疗愈的社区心理服务的实践性探索[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10)
- [14].女性青少年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及其与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12)
- [15].童年期教育的本真回归[J]. 教育观察 2018(02)
- [16].童年期逆境与精神分裂症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11)
- [17].童年期虐待认知中的“假阴性错误”——特点、机制及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1)
- [18].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抑郁的影响: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 [19].女性青少年童年期情感忽视状况及其与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6(06)
- [20].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终身健康[J]. 卫生研究 2016(05)
- [21].童年期被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12)
- [22].敬畏童年:珍视童年期的价值[J]. 新课程评论 2017(06)
- [23].多媒体和语文创新教育[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10)
- [24].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几种解释[J]. 幼儿教育 2009(12)
- [25].六年级学生童年期遭受虐待经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的关联性研究[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01)
- [26].中学生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4)
- [27].童年期创伤、神经认知功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02)
- [28].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亲子关系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7)
- [29].童年期儿童同情与同伴侵害:应对策略的中介效应[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0].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炎症因子的关联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 卫生研究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