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研究 ——以青岛二十八中为例

小班化教学研究 ——以青岛二十八中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同步化和标准化的“大班”教学受到了挑战,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教育资源和关注的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近十年来,有关小班化教学的课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小班化教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小班化教学也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本文在查阅和回顾大量文献、资料,追寻小班化教学研究足迹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启动及实施的具体过程。并通过对比实验、调查统计等手段,概括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实施以来的诸多变化,分析了改革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的建议。论文力求将青岛二十八中有效的小班化教学研究经验进行整理推广交流,通过与全国各省市实验区的深入探讨,以期更好更快地促进小班化教学改革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推进全国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第一部分,小班化教学产生的背景分析。首先从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学校面临严峻考验等三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然后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多角度分析了小班化教学产生的原因,概括其必然出现的现实背景。第二部分,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对小班化教学所涉及到的四个基本概念:“小班”、“小班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围绕教育均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个基本理论依据,对小班化教学进行了深入解析。第三部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步骤、“互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立体多元”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为进一步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启示。第四部分,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理性反思。既回顾了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又明确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实际和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现状,进行有效的对策研究,为小班化教学的继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构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
  • (二) 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三)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学校面临严峻考验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小班
  • (二) 小班化教学
  • (三) 教学模式
  • (四) 教学管理
  •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均衡
  • (二) 以人为本
  • (三) 因材施教
  • 第三章 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 一、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步骤
  • (一) 建章立制,为教学研究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 (二) 立足校本,理论先行,加强培训
  • (三) 分科推进,合作攻关
  • (四) 及时总结
  • (五) 建立激励机制
  • 二、青岛二十八中“互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
  • (一) “互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 (二) “互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分科推进
  • 三、青岛二十八中“立体多元”的教学管理体系
  • (一) 建立人文化管理体系
  • (二) 建立制度化管理体系
  • (三)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对青岛二十八中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理性反思
  • 一、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成效
  • (一) 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 (二)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 (三)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 二、存在的问题
  • (一) 有关小班化教育的政策、法规尚为空白
  • (二) 教师素质整体偏弱,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
  • (三) 学生生源质量不容乐观,优秀学生流失严重
  • (四) 学校管理者对小班化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能力仍需加强
  • 三、反思
  • (一) 构建小班化教学研究的长效管理机制
  • (二) 更新培训观念,提升教师的小班化专业素质
  • (三) 加强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开辟新的科研领域
  • (四) 通过精致的个别化教育和多元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
  • (五) 加强小班化教学管理的研究
  • (六) 加强宣传,形成小班化教育的合力
  • 结语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革新 2017(02)
    • [2].农村也应小班化教学[J]. 青年教师 2010(07)
    • [3].小班化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2)
    • [4].针对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6)
    • [5].小而精,灵而活——巧设小班化,构建高效率数学课堂教学[J]. 才智 2020(11)
    • [6].乡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9)
    • [7].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8(49)
    • [8].小班化教学在高校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8(50)
    • [9].浅议小班化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1)
    • [10].应用型本科院校小班化教学的思考[J]. 大学教育 2019(02)
    • [11].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困境及对策[J]. 喀什大学学报 2018(05)
    • [12].“民族传统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 [13].小班化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价值[J]. 教育现代化 2019(37)
    • [14].中职学校专业课小班化教学从“行”至“神”的实践研究[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18)
    • [15].浅谈小班化教学模式在《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7)
    • [16].当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优势、困境及对策[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08)
    • [17].大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实证研究——以四川大学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6)
    • [18].基于实践调查的小班化教学——以"气象灾害与生产、生活"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6)
    • [19].浅谈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效益的提升[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18)
    • [20].高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J]. 大众文艺 2016(23)
    • [21].当前深化小班化教学的若干政策问题再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Z2)
    • [22].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2)
    • [23].小班化教学的创新性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3)
    • [24].在小班化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 文学教育(上) 2017(09)
    • [25].农村薄弱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策略探索[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6)
    • [26].护生对床边小班化教学的质性体验[J]. 护理与康复 2017(10)
    • [27].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12)
    • [28].近十年欧美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启示——基于文献的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16(07)
    • [29].刍议小班化教学[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6(02)
    • [30].小班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 才智 2016(31)

    标签:;  ;  ;  ;  

    小班化教学研究 ——以青岛二十八中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