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实力的分析研究

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实力的分析研究

论文摘要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以下简称大田赛)2005年7月20日至25日在青岛大学举行,全国共有161所高校派出了本校的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本届比赛分甲A组、甲B组和乙组三个组别,并按此三个组别对团体和单项前八名进行奖励。第十届全国大田赛作为历届大田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田赛,在男子十项全能比赛中,总排名前八的成绩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我国高校十项全能的最高水平,其中达健将的运动员1名,达一级的运动员5名,高校教练员已清醒地认识到其潜在的危机;同时高校进行男子十项全能训练,受选才、训练时间和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与专业队相比训练的差异较大,与一般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相比训练烦琐,难度增大。一名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从入学到毕业最多五年,如何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较大幅度地提升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完成比赛任务,是值得高校教练员重视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法、比较法,以全国第十届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比赛成绩为主体,辅以研究第九届大田赛、第七届大运会、九运会和十运会十项全能比赛成绩,从纵向比较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格局状态,从横向比较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争态势,从横纵向比较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同一项目的竞争态势;对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实力进行分析研究,为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和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开展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训练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处于徘徊局面,竞技水平呈下降趋势。运动员的各单项发展极不均衡,投掷类项目和撑杆跳高项目水平普遍偏低,缺乏耐力训练。2、随着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下滑,运动员各单项的差距更明显,各单项发展不均衡性拉大,弱项更弱,且单项差值增大的项目分值差呈明显上升的趋势。3、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都是以跑、跳型为主,但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不一,各运动员之间速度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竞技水平越低,存在较大差异的项目越多,这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此外,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技术熟练性和心理素质也有待加强。4、十项全能各类项目及各单项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以跳跃项目为主导的训练能起到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和爆发力的中介作用;跳跃项目的充分发展,对速度类和投掷类项目所需的速度能力与爆发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跑跳结合的关联度、跑类项目的关联度和投掷类项目的关联度较高,跳跃类项目的关联度较低;各子项目之间的关联度随运动员竞技实力的增长,相关联项目的关联值在增加,相关联的项目在增多。要提高我国高校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训练模式要逐渐向跑、跳结合为主导,着重加强速度类和跳跃类项目的训练模式过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优势。5、十项全能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全面,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能力对运动员完成难度较大的项目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由各单项教练员进行单项训练和全能教练员进行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训练中强化运动员整体能力训练,重视投掷项目,重视耐力跑,大力开展撑杆跳高训练,使运动员各子项得到均衡的发展,对提高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实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6、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3集团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技实力的提升必须在1500米、跳远、撑杆跳高、110m栏和400m项目上有所突破。就短期目标的训练来说提高1500米和跳远项目成绩应该成为第3集团训练的突破口。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男子十项全能研究述评
  • 1.2.2 专门针对国内男子十项全能的研究述评
  • 1.2.3 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归纳法
  • 2.2.4 比较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甲 A 组、甲 B 组和乙组男子十项全能三个组别前8 名成绩的分析研究
  • 3.1.1 总体分析
  • 3.1.2 甲 A 组、甲 B 组和乙组男子十项全能总分与各单项相关分析
  • 3.1.3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甲 A 组、甲 B 组和乙组大学生群体各单项成绩自身比较
  • 3.2 第九、十届全国大田赛乙组男子十项全能前8 名成绩的对比分析
  • 3.2.1 总体分析
  • 3.2.2 第九、十届全国大田赛乙组男子十项全能总分与各单项相关分析
  • 3.2.3 第九、十届全国大田赛乙组大学生群体各单项成绩自身比较
  • 3.3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 名成绩的对比分析研究
  • 3.3.1 总体分析
  • 3.3.2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跑类项目的分析研究
  • 3.3.3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跳跃项目的分析研究
  • 3.3.4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投掷类项目的分析研究
  • 3.3.5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总分与各单项相关分析
  • 3.3.6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第七届全国大运会、九运会、十运会大学生群体各单项成绩自身比较
  • 3.4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集团特征的分析研究
  • 3.4.1 总体分析
  • 3.4.2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跑类项目的分析研究
  • 3.4.3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跳跃项目的分析研究
  • 3.4.4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投掷类项目的分析研究
  • 3.4.5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总分与各单项相关分析
  • 3.4.6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大学生群体各单项成绩自身比较
  • 3.4.7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大学生群体各子项目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 3.4.8 第十届全国大田赛男子十项全能2、3 集团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差异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高校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实力的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