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鄢美洁[1](2021)在《ACEI/ARB对COVID-19感染率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COVID-19感染率、重症率及病死率的影响,为后疫情时代是否能继续服用ACEI或ARB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综合检索包括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31篇文献,13篇与感染率相关,17篇与重症率相关,16篇与病死率相关,根据服用ACEI、ARB、ACEI/ARB的情况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各组之间异质性小予固定效应模型来计算合并统计量,异质性大者予亚组分析高血压患者与普通患者情况,仍偏大则予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统计量。结果:1.在13篇关于服用ACEI或ARB与COVID-19感染率文献中收集了29项数据。其中11项为服用ACEI人群,对比未服用ACEI人群COVID-19感染率无增加;10项为服用ARB人群,对比未服用ARB的感染率无增加;8项对比服用ACEI/ARB与未服用ACEI/ARB人群,结果显示ACEI/ARB与COVID-19感染率无相关性。2.在17篇关于服用ACEI或ARB与COVID-19重症率文献中收集了29项数据。其中7项为服用ACEI人群,对比未服用ACEI人群COVID-19重症率无增加;7项为服用ARB人群,对比未服用ARB的重症率无增加;15项为服用ACEI/ARB数据,结果显示ACEI/ARB与COVID-19重症率无相关性。3.在16篇关于服用ACEI或ARB与COVID-19病死率文献中收集了27项数据。其中6项为服用ACEI人群,对比未服用ACEI人群COVID-19病死率无增加;6项为服用ARB人群,对比未服用ARB的病死率无增加;15项为服用ACEI/ARB数据,结果显示ACEI/ARB与COVID-19病死率无相关性。结论:无论是服用ACEI还是ARB,均不会增加COVID-19感染率、重症率及病死率,而ACEI/ARB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至关重要,在后疫情时代,仍可继续服用ACEI/ARB类药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张晨阳,邵冬雪,郑曦,焦光宇,郝丽英[4](2020)在《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文中研究表明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不仅可以诱发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也能导致心肾系统等相关疾病。SARS-CoV-2的受体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本文通过阐述ACE2在心脏和肾脏中的作用,分析SARS-CoV-2感染引起患者心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COVID-19及研发抗SARS-CoV-2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耿肖囡[5](2020)在《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和住院原因之一,近年随着平均年龄增长心力衰竭患病率呈逐年增加[1]。即使药物治疗不断进展,但心力衰竭仍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疾病。近年发现利钠肽系统(NPs)活性增强可能使心力衰竭患者受益,但抑制利钠肽系统降解后增加了血管性水肿的发生风险,故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抑制与NPs降解的抑制剂相结合,融生出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其通过崭新的作用机制控制疾病进展,使患者的生存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2]。由于该类药物应用于临床不久,并且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对于其他特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证据尚不足;其次,临床研究多以药物滴定的方式应用与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以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生存率为主要效应指标,缺乏用药初期对临床体征改善率的观察;目前存在的临床研究多选取依那普利为对照,然而有证据指出雷米普利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更优;故本研究旨在分析是否ARNI应用于所有特征的心力衰竭患者都有明显有获益;其次早期应用该药物后临床体征改善是否明显,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选用雷米普利作为对照研究,丰富ARNI的用药证据,对ARNI和ACEI在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更多依据。研究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将治疗方案包含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方案包含雷米普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进一步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用药、评价指标的基线资料(收缩压、纽约心脏功能(NYHA)分级、血清NT-pro BNP、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mm))、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方案、既往病史、治疗前基线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检测血清NT-pro BNP浓度较前下降并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sic dimension,LVEDd)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较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前下降并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不良事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CEI(雷米普利)相比,患者长期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更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降低血浆NT-pro BNP的浓度,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逆转心室结构,对CHF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改善和长期预后改善更优;而且药物相对安全。
陈皓[6](2020)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心衰患者血清RAS组分[ACE、Ang Ⅱ、ACE2、Ang(1-7)]水平变化。2比较心衰(不同心功能分级、NT-pro BNP水平、射血分数及合并房颤)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有无差异。3探讨血清RAS组分水平能否作为心衰患者出院后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就诊的无心衰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选取心血管内科病区就诊的心衰患者(145例)纳入心衰组。住院期间随访观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析入选者血清ACE、Ang Ⅱ、ACE2、Ang(1-7)水平。依据心功能分级、NT-pro BNP水平、射血分数及是否合并房颤进行分层后比较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有无差异。对心衰患者进行短期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随访记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血清RAS组分水平能否作为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应用ROC曲线检验评估预后能力。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心衰组人数145例,其中男性91例(62.8%),女性54例(37.2%),平均年龄(66.21±9.55)岁;对照组人数40例,其中男性17例(42.5%),女性23例(57.5%),平均年龄(63.35±5.39)岁。2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ACE水平较高(47.34±7.36 vs 52.22±8.50ng/L,P<0.05),Ang Ⅱ水平较高(21.12±3.94 vs 23.29±4.19pg/ml,P<0.05),ACE与ACE2比值(ACE/ACE2)较高(2.48±0.54 vs 2.73±0.60,P<0.05),Ang Ⅱ与Ang(1-7)比值[Ang Ⅱ/Ang(1-7)]较高(0.26±0.05 vs 0.31±0.07,P<0.05)。3与NYHA Ⅱ~ⅡI级组患者相比,NYHA IV级组Ang Ⅱ、Ang Ⅱ/Ang(1-7)水平较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1、0.216,P分别为0.030、0.009),而Ang(1-7)水平呈降低趋势(78.09±11.45 vs 74.33±9.29ng/L,P<0.05)。4与低NT-pro BNP组患者相比,高NT-pro BNP组Ang Ⅱ、Ang Ⅱ/Ang(1-7)水平较高且与NT-pro BNP水平分层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6、0.316,P分别为0.002,<0.001),而Ang(1-7)水平较低且与NT-pro BNP水平分层呈负相关(r=-0.232,P=0.005)。5与HFp EF组患者相比,HFr EF组Ang Ⅱ水平较高(22.70±3.96 vs 24.59±4.42pg/ml,P<0.05),Ang Ⅱ/Ang(1-7)水平较高(0.29±0.06 vs 0.34±0.08,P<0.05),而Ang(1-7)水平较低(77.92±11.07 vs 73.80±9.66ng/L,P<0.05);进一步比较HFp EF组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的RAS组分水平,与NYHA Ⅱ~ⅡI组相比,NYHA IV级组HFp EF心衰患者的Ang Ⅱ水平较高(21.98±3.55 vs 24.44±4.42pg/ml,P<0.05),Ang Ⅱ/Ang(1-7)水平较高(0.28±0.06 vs 0.33±0.07,P<0.05)而Ang(1-7)水平较低(79.17±11.71 vs 74.85±8.77ng/L,P<0.05)。6与心衰SR组比较,心衰AF组Ang Ⅱ水平较高(22.75±3.95 vs 24.33±4.47pg/ml,P<0.05)。7心衰患者短期MACE事件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ng Ⅱ、高NT-pro BNP水平、低LVEF为心衰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286(1.145~1.444)、7.000(2.709~18.089)、5.362(2.095~13.721),P均<0.05]。Ang Ⅱ关于预测短期MACE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95%可信区间为0.653-0.825,最佳诊断的Cut-off值为24.01pg/ml,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70.2%。结论1心衰患者血清ACE、Ang Ⅱ水平增高,且存在ACE/ACE2与Ang Ⅱ/Ang(1-7)水平相对升高。2心衰患者血清Ang Ⅱ水平增高、Ang(1-7)水平降低与心功能恶化相关。3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Ang Ⅱ水平。4血清Ang Ⅱ、高NTpro BNP、低LVEF为心衰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因素,Ang Ⅱ水平对短期MACE事件具有预测价值。图1幅;表14个;参205篇。
刘瑞闪[7](2020)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中文简称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演变,其治疗策略也随着病理生理机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本综述拟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机制中有益血管活性肽中的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s systems,KKs)及利钠肽系统(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介绍,增加对NPs成为心衰治疗靶点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在心衰药物治疗中的认识,同时对该抑制剂目前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汇总,最后对该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出一些思考,以供借鉴。
张乔,刘雪玲,林美花,刘健,赵青威[8](2020)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体内分布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与其结合过程的干预策略》文中提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一样,是通过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的介导作用进行入侵,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或角膜和结膜组织而进入体内。目前研究表明,高表达ACE2蛋白的器官如肾脏、肺部更易受到病毒侵害,围绕SARS-CoV-2与ACE2结合过程的相关药物研发也在不断的推进。本文通过综述已发表的与ACE2和SARS-CoV-2感染相关的文献资料,以ACE2为讨论对象,重点阐述其体内分布以及与SARS-CoV-2感染患者器官损伤等方面的相关性,同时系统综述目前作用于SARS-CoV-2与ACE2结合过程的药物研发进展,以期为临床抗击SARS-CoV-2感染提供参考。
魏惠平[9](2020)在《当归醇提物对SHR血压及靶器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明确当归醇提物对SHR血压和靶器官的作用。2.基于Th17/Treg细胞平衡探讨当归醇提物干预SHR血压和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1.系统检索Cochrane、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CBM七个数据库,纳入当归和含有当归的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1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处理,并通过气泡图来呈现结果。2.结合70%乙醇热回流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当归有机酸;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醇提物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通过阿魏酸含量控制当归醇提物的质量。3.动物分组:空白组9只WKY大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贝那普利)、当归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SHR大鼠。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用贝那普利片10mg/d,当归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对应剂量,进行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监测各组大鼠血压及其他生理参数;通过大鼠心脏彩超、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采用ELISA、Western Blot、RT-PCR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NF-κβ、VCAM-1、ET-1、ICAM-1、eNOS含量,并基于蛋白-基因层面监测RAAS系统和氧化应激成分的表达;评价当归醇取物对SHR肝肾功能的影响。4.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当归治疗高血压及靶器官保护的信号通路。5.建立SHR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并设空白组(WKY)。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指标IL-6、CRP以及Th17、Treg表达因子IL-17、IL-23、IL-10、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并计算Th17/Treg比率;qPCR检测大鼠肾组织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p38、p-p38、FoxO1、p-FoxO1、SGK1和IL-23R表达。结果1.Evidence Mapping分析纳入的RCT研究,总有效性结局指标占69.4%,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纳入研究干预措施中所用的中药药性将其分为补气活血法、补气养血法、补气养阴活血法等八大类,大部分药性类型为活血化瘀方;纳入文献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压、靶器官保护,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2.当归醇提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当归醇提物呈棕褐色细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由乙腈-0.1%磷酸溶液组成,梯度洗脱,洗脱时间为:0-30 min,A:95%-5%(v/v),B:5%-95%(v/v);检测波长为316 nm;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回收率能满足体外分析要求;当归醇提物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151.525±0.002)%(μg/g)。3.当归醇提物对SHR的降压效果评价指标及肝肾功能影响血压及一般状况:给药2、4、6、8周后,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与当归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活动积极,反应灵敏,睡眠少、体毛光泽,弓背表现少,体重升高。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1)彩超: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LVEDD、LVESD减小,IVSTD及LVPWTD均明显增厚,EF、FS、E/A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LVEDD、LVESD增加,EF、FS、E/A提高,IVSTD、LVPWTD降低,高剂量当归醇提物明显增了LVEDD、LVESD、EF、FS、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HR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纤维走形紊乱、细胞核染色加深、细胞间隙增大伴明显的组织胶原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及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SHR心肌纤维走形整齐、细胞核染色正常,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间质胶原沉积。(3)Masson染色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间隙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细胞间隙增宽、心肌细胞形态受压失去原有的梭形结构、血管周围大量的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及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心肌纤维间隙、血管周围胶原沉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梭形结构清晰可见。血管内皮功能及RAAS系统指标:(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CAM-1、ET-1、ICAM-1蛋SHR白表达上升,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氧化应激因子eNOS蛋白表达下降,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VCAM-1、ET-1、ICAM-1蛋白表达下降,基因表达下调,而eNOS蛋白表达升高,基因表达上调(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1-R蛋白表达升高,基因表达上调,AT2-R蛋白表达下降,基因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当归醇提物组AT1-R蛋白表达下降,基因的表达下调,AT2-R蛋白表达升高,基因表达上调(P<0.05)。肝肾功能影响的初步评价:与空白组比较,实验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ALT、AST、BUN、CREA均在同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4.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防治高血压的机制研究当归治疗高血压时主要涉及生物膜合成、脑肠轴发育、细胞内钙信号转导、平滑肌收缩、刺激cAMP合成、脂多糖反应、G蛋白耦连的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MAPK/SGK1/FoxO1/RORγt/IL-23R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的平衡发挥降低SHR模型血压及靶器官保护的作用。5.当归醇提物干预SHR血压和靶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肾脏组织病理:与空白组比较,SHR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纤维化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压,形态欠规则,间质肿胀,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球纤维化减轻,肾小管形态规则,炎性浸润减少。血清炎症指标:(1)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IL-6、CRP的表达降低(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h17细胞百分比上升,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Th17/Treg细胞比值上升;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Th17细胞百分比下降,Treg细胞百分比上升,Th17/Treg细胞比值明显下降(P<0.05)。(3)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IL-17、IL-23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IL-10、TGFβ1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Rγt、FoxP3的表达:(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ORγt表达降低(P<0.05);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RORγt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ox P3表达升高(P<0.05);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Fox P3表达均升高于模型组(P<0.05)。p38/MAPK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HR肾脏组织中p-p38、SGK1、p-FoxO1和IL-23R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p38、SGK1、p-FoxO1和IL-23R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1.目前的研究现状提示当归对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及靶器官保护有效且不良反应较低,但其疗效有待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明。2.当归醇提物可以改善SHR一般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SHR血压,能够逆转SHR心肌重塑、改善内皮功能,且无明显肝、肾功能影响。3.Th17/Treg平衡失调是SHR模型高血压发病的关键因素,当归醇提物高剂量组通过调节p38MAPK/SGK1/FoxO1/RORγt/IL-23R介导的Th17/Treg平衡,降低SHR血压,防治其靶器官损伤。
施润[10](2020)在《家蚕丝腺梯度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纤维是自然界中最神秘、最吸引人的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软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纺织品、化妆品等领域。自然界中有超过23种目的昆虫和4万余种蜘蛛分泌丝纤维。通常,泌丝动物会营茧筑巢来保护自己,或者吐丝织网来捕获猎物。家蚕和棒络新妇蜘蛛是研究最多的两种泌丝动物。天然蜘蛛丝具有非凡的力学性能,比如高拉伸强度和韧性。然而蜘蛛极具侵略性,不群居,使得通过大规模繁殖蜘蛛来获得天然蜘蛛丝很难实现。为此,研究人员在开发重组蜘蛛丝蛋白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包括在细菌、酵母、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等生物反应器中表达重组蜘蛛丝蛋白。但是,受蛋白产量、溶解性、稳定性、人工纺丝工艺等因素限制,体外获得的重组蜘蛛丝始终难以达到天然蜘蛛丝的品质。从嫘祖始蚕到现今,家蚕经过了5000多年的驯化历史,天然蚕丝也因其舒适和光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研究鳞翅目昆虫和节肢动物的模式生物。家蚕喜群居,可大规模饲养,而且家蚕的丝蛋白产量非常高,一只干重约2 g的蚕,其丝腺可产生多达500 mg的丝蛋白,约占其自身干重的25%。丝蛋白以可溶且高浓度(高达25%)的形式储存在丝腺腔中而不发生蛋白聚集和变性。这种超凡的蛋白质合成和储存能力为蚕丝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丝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受精密控制的动态过程。丝蛋白从后部丝腺向前部丝腺运输的过程中,丝胶蛋白层层包裹丝素蛋白形成了丝蛋白在丝腺腔中的有序组装模式。这种有序组装模式,造就了丝纤维在内具有强度和韧性,在外具有黏度和亲水性。家蚕丝腺腔具有pH梯度,从后部丝腺到前部丝腺,其pH从8.2降到6.2,具有从碱到酸的变化过程。不仅如此,丝腺腔中的离子也具有梯度变化,从家蚕中部丝腺后段到中部丝腺前段,Na、K、Mg、Cu、Zn元素的含量逐渐增加,Ca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那么丝腺腔中发生的有序组成和梯度变化,是如何形成和调控的呢?本研究选取家蚕5龄成熟期幼虫的丝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单根丝腺进行精细分段,运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筛选参与丝蛋白合成分泌以及丝纤维形成机制的梯度表达基因,并在个体水平上调控候选的梯度表达基因,探索其对丝蛋白合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单根丝腺精细分段的转录组分析为了深入解析丝蛋白合成的遗传基础,我们运用RNA-seq技术对精细分段的单根丝腺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其中中部丝腺分三组样品:MSG-A、MSG-M、MSG-P;后部丝腺分四组样品:PSG-1、PSG-2、PSG-3、PSG-4。我们将FPKM值≥5的基因定义为表达基因。结果显示,MSG三组样品的表达基因数分别为3658,2860,2888,PSG四组样品的表达基因数分别为2987,2778,3720,2658。进一步筛选比较分析发现,我们在七组丝腺分段样品中共鉴定到312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使用pheatmap对DEGs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发现这些DEGs在丝腺中呈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其中MSG-A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使用TCseq对所有DEGs进行共表达分析,鉴定到430个MSG-A高表达基因,252个MSG高表达基因,544个PSG高表达基因,773个表达量呈梯度递增变化的基因。针对MSG-A中特异且高量表达的基因做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通路、乙醛酸和二羧酸盐代谢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通路均被显着富集。将MSG的高表达基因与PSG的高表达基因对比分析,GO注释显示MSG高表达组的基因主要参与脂质代谢、脂质转运、细胞进程的负调控、去磷酸化和抗生素代谢,PSG高表达组的基因主要参与大分子分解代谢、乙醇代谢、囊泡介导的转运、化学稳态和蛋白酶体组装。将MSG高表达组和PSG高表达组的KEGG通路显着富集情况进行共展示发现,多数KEGG通路都被MSG和PSG共同富集到,包括三羧酸循环通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碳代谢通路、脂肪酸代谢通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内吞作用通路、MAPK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通路、RNA转运通路、凋亡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和溶酶体通路仅在MSG高表达组被富集到;酪氨酸代谢通路、核糖体通路、蛋白酶体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仅在PSG高表达组被富集到。这些结果暗示在五龄成熟期幼虫丝腺中,MSG和PSG都参与大量的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除此以外,我们还鉴定到9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1个脂质转运相关基因在MSG高量表达,表明MSG参与脂质的利用。我们将从PSG到MSG表达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的基因称之为梯度表达基因。为明确它们在丝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途径,我们对梯度表达组所有的差异基因采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一共鉴定到17条显着富集的通路(q-value<0.05)。结果显示,这17条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大致可归为三类:能量代谢相关通路、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蛋白质分泌相关通路。其中能量代谢相关通路有4个:磷酸戊糖途径、2-氧代羧酸代谢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通路、碳代谢通路;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有7个: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剪接体通路、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mRNA监测通路、RNA降解通路、RNA运输通路;蛋白质分泌相关通路有2个: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蛋白质输出通路。这些结果表明,蛋白合成和分泌是5龄成熟期幼虫丝腺的主要活动。另外,GO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质子转运ATPase活性在丝腺中是最显着富集的。我们在丝腺中鉴定到33种H+-transporting ATPase,其中有7种V型H+-transporting ATPase具有上升梯度表达特征。随后,我们使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e,ISM)测定丝腺细胞的pH,结果表明从PSG到ASG,丝腺细胞也存在着pH梯度。PSG细胞的pH在8.05-8.2范围内,呈碱性;从MSG到ASG的前端,丝腺细胞的pH从7.8降到7.6,呈弱碱性。2.碳酸酐酶调控丝腺pH梯度的研究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可以高效的催化CO2的水合反应来调节pH。我们在丝腺中鉴定到两个碳酸酐酶基因:BMgn002647和BMgn003357。BMgn002647注释为血细胞碳酸酐酶(erythrocyte carbonic anhydrase),简写为CA2,其与人源CA1的相似性为46.07%,与人源CA2的相似性为45.69%。进化树分析显示鳞翅目间的CA2基因亲缘关系较近。BMgn003357注释为β碳酸酐酶1(βcarbonic anhydrase 1),简写为β-CA1,其与果蝇属β-CA相似性为71.76%,进化树分析显示鳞翅目间的β-CA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五龄第7天的组织表达谱显示BMgn002647在表皮、血细胞中高表达,在丝腺中的表达量较低;BMgn003357也在表皮、血细胞中高表达,但其在丝腺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我们获得了BMgn002647和BMgn003357基因分别在ASG、MSG和PSG中过表达的突变个体,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显示,靶基因均实现一定程度的过表达。茧层率统计结果显示,在ASG和MSG过表达两种碳酸酐酶,茧层率均无明显变化。而在PSG过表达两种碳酸酐酶,茧层率显着提高。PSG过表达BMgn002647基因,茧层率增加1.28-1.7个百分点;PSG过表达BMgn003357基因,茧层率增加0.69-2.3个百分点。利用ISM检测PSG细胞的pH发现,过表达BMgn002647基因导致PSG的pH由7.8-8.0降到7.3-7.5,即由碱性变成偏中性。定量检测丝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过表达BMgn002647基因引起Fib-H的表达量升高。这暗示调节PSG的pH可以促进丝蛋白的分泌。3.候选梯度表达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mACE对丝蛋白合成的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在人体中具有升高血压和调节离子平衡的效果。我们在丝腺中鉴定到一个表达量具有递增梯度表达模式的ACE基因,基因编号为BMgn006539。BmACE与人源ACE的氨基酸相似度为24.02%,与果蝇属ACE的相似度为22.52%,它们的关键结构域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组织时期表达谱显示,BmACE基因在丝腺和精巢中特异高表达,在眠期和吐丝48 h表达量最高。运用CRISPRa上调表达技术,我们在细胞水平筛选到一个能显着上调BmACE基因表达量的gRNA,注射并获得了在PSG上调表达BmACE基因的突变品系。同时,运用传统过表达手段,我们获得了分别在ASG、MSG和PSG过表达BmACE基因的突变品系。定量检测显示,无论是基于CRISPRa还是过表达技术,BmACE基因均实现有效提高。茧层率统计结果显示,在ASG和MSG过表达BmACE基因,茧层率均无明显变化。而当提高BmACE基因在PSG的表达量时,茧层率显着提高。其中PSG过表达BmACE基因,茧层率增加0.52-1.16个百分点;PSG上调表达BmACE基因,茧层率增加1.16-2.3个百分点。这暗示提高PSG中BmACE基因的表达量,能促进丝蛋白合成。4.候选梯度表达基因——网状内皮素BmRTN3L对丝蛋白合成的影响网状内皮素(reticulon,RTN)主要定位于内质网,可促进内质网膜的曲率。我们在丝腺中鉴定到一个表达量呈递增梯度变化的BmRTN3L基因,基因编号为BMgn005860。组织表达谱检测显示,BmRTN3L基因在血细胞中高表达,在丝腺中相对低表达。运用CRISPR/cas9敲除技术,我们在细胞水平筛选到一个敲除效率较高的gRNA,注射并与nanos-cas9品系杂交,获得稳定遗传的BmRTN3L基因敲除品系。测序结果显示,F1代的敲除效率高达42.86%-74.28%,敲除形式以短片段敲除为主。定量结果显示,MSG中BmRTN3L基因被显着敲除,mRNA水平下降25.24%。丝蛋白的定量结果显示,Ser2基因的表达量降低,Ser3基因的表达量升高。表型观察发现,F1代茧壳变薄,茧层率显着降低2.03-5.74个百分点。这表明敲除BmRTN3L基因导致丝蛋白合成受阻。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到一大类参与丝蛋白合成和分泌的梯度表达基因,并通过调控丝腺pH以及候选梯度表达基因来探究丝蛋白合成分泌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为阐明丝蛋白合成分泌机制以及提高丝蛋白的产量提供新的思路。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ACEI/ARB对COVID-19感染率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检索 |
2.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3 文献质量评价 |
2.2.4 资料及数据提取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ACEI、ARB、ACEI/ARB与 COVID-19 感染率 |
3.2.1 ACEI与感染率 |
3.2.2 ARB与感染率 |
3.2.3 ACEI/ARB与感染率 |
3.3 ACEI、ARB、ACEI/ARB与重症率 |
3.3.1 ACEI与重症率 |
3.3.2 ARB与重症率 |
3.3.3 ACEI/ARB与重症率 |
3.4 ACEI、ARB、ACEI/ARB与病死率 |
3.4.1 ACEI与病死率 |
3.4.2 ARB与病死率 |
3.4.3 ACEI/ARB与病死率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
参考文献 |
(4)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ARS-CoV及SARS-CoV-2的细胞受体研究 |
2 RAS系统和ACE2 |
3 ACE2在心脏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
4 ACE2在肾脏的分布情况及作用 |
5 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肾损伤的机制 |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肾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策略 |
6.1 调节RAS系统的药物 |
6.2 靶向作用于ACE2的药物 |
6.3 其他治疗方法及策略 |
7 小结及展望 |
(5)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排标准 |
1.3 一般资料收集 |
1.4 效应指标 |
1.5 不良事件 |
1.6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对象选取 |
2.2 对象选取 |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对比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及LVEDd对比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的对比 |
2.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发表及获奖 |
(6)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研究方案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相关诊断标准和定义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
1.2.2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3 不同NT-pro BNP水平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4 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5 房颤与窦性心律心衰患者RAS组分水平分析 |
1.2.6 心衰患者出院后短期MACE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心力衰竭现状 |
1.3.2 心力衰竭患者循环RAS组分水平失衡 |
1.3.3 RAS组分水平与心功能相关 |
1.3.4 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RAS组分水平比较 |
1.3.5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RAS组分水平变化 |
1.3.6 RAS组分水平与心衰患者预后 |
1.3.7 局限性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RAS双径路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2.1 RAS经典途径:ACE-Ang Ⅱ-AT_1R轴 |
2.1.1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 |
2.1.2 AngⅡ两种效应受体 |
2.2 RAS新通路:ACE2-Ang(1-7)-Mas R轴 |
2.2.1 ACE2的发现和作用 |
2.2.2 Ang(1-7)的生成与生物学作用 |
2.2.3 ACE2-Ang(1-7)-Mas R轴对心血管的有益作用 |
2.3 HF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前景 |
2.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HF治疗策略的变化 |
2 各神经内分泌系统在HF中的相互作用 |
3 KKs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4 NPs作为HF治疗靶点的应用 |
4.1 NPs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图2) |
4.2 NPs作为HF治疗靶点的应用 |
4.3 NEPI生物效应的非特异性与ARNI的出现 |
5 ARNI的研究进展(见表2) |
5.1 ARNI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 trail,RCT) |
5.2 ARNI的真实世界证据 |
6 ARNI的临床应用要点 |
7 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体内分布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与其结合过程的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ACE2在人体的分布情况 |
1.1 ACE2在肺内的分布与肺损伤 |
1.2 ACE2在心血管的分布与高血压 |
1.3 ACE2在肾脏的分布与肾损伤 |
1.4 ACE2在消化道的分布与肝损伤 |
1.5 在其他器官的分布与器官损伤 |
2 针对SARS-Co V-2与ACE2结合过程的干预策略 |
2.1 靶向SARS-Co V-2中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相关研究药物 |
2.2 靶向ACE2蛋白的相关研究药物 |
2.3 靶向ACE2与SARS-Co V-2结合过程中其他相关蛋白的相关研究药物 |
(9)当归醇提物对SHR血压及靶器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当归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分析方法 |
1.4 结局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 Evidence Mapping |
3 讨论 |
3.1 当归及其复方制剂的有效性 |
3.2 当归及其复方制剂的安全性 |
3.3 纳入研究质量 |
3.4 当归的应用前景 |
3.5 优势与局限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当归醇提物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当归醇提物的制备 |
1.2.2 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1.2.3 当归醇提物中阿魏酸含量测定 |
2 结果 |
2.1 系统适用性 |
2.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2.3 精密度、相对回收率和稳定性 |
2.4 阿魏酸含量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当归醇提物对SHR血压及靶器官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当归醇提物降低SHR血压的疗效评价 |
2.2 当归醇提物对SHR肝、肾功能影响的初步评价 |
3 讨论 |
3.1 当归醇提物逆转心肌重构作用机制 |
3.2 当归醇提物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防治高血压机制 |
1 资料方法 |
1.1 当归活性成分筛选 |
1.2 当归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预测 |
1.3 高血压疾病靶点预测 |
1.4 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 |
1.5 靶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
1.6 KEGG信号通路与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当归活性成分筛选 |
2.2 当归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网络构建 |
2.3 潜在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图 |
2.4 当归治疗高血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2.5 当归治疗高血压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当归醇提物降低SHR血压及靶器官保护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形态学评估当归醇提物对SHR模型靶器官的影响 |
1.2.2 当归醇提物对SHR血清IL-6和CRP的影响 |
1.2.3 当归醇提物对SHR血清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1.2.4 p38/MAPK通路相关因子的检测 |
1.2.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SHR模型肾组织HE染色的影响 |
2.2 对SHR模型IL-6和CRP表达的影响 |
2.3 对SHR模型Th17和Treg表达的影响 |
2.4 对SHR模型IL17和IL-23表达的影响 |
2.5 对SHR模型IL-10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
2.6 Th17和Treg 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表达 |
2.7 对SHR模型p38、p-p38、SGK1、FoxO1、p-FoxO1和IL-23R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附录 |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件2 系统评价检索策略 |
附件3 系统评价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家蚕丝腺梯度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家蚕丝腺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
1.2.1 家蚕丝腺的结构 |
1.3 其它泌丝动物丝腺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
1.3.1 蜘蛛丝的种类及功能 |
1.3.2 蜘蛛丝的结构特征 |
1.3.3 其它泌丝昆虫丝腺的结构 |
1.4 动物丝纤维的形成机理 |
1.4.1 家蚕泌丝 |
1.4.2 蜘蛛泌丝 |
1.5 基因编辑技术在蚕丝改良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家蚕单根丝腺精细分段的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引物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测序的RNA样品制备 |
3.2.2 测序数据评估 |
3.2.3 样品中基因表达情况统计与分析 |
3.2.4 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5 MSG-A特异高表达基因分析 |
3.2.6 MSG高表达基因与PSG高表达基因对比分析 |
3.2.7 丝腺梯度表达基因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碳酸酐酶调节丝腺pH梯度的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或耗材 |
4.1.3 主要仪器 |
4.1.4 引物 |
4.2 方法与步骤 |
4.2.1 NMT系统测定丝腺细胞pH |
4.2.2 LISCN法提取丝蛋白 |
4.2.3 丝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 |
4.2.4 抗体制备及western blot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丝腺中的碳酸酐酶鉴定 |
4.3.2 碳酸酐酶的表达模式分析 |
4.3.3 碳酸酐酶的过表达系统创制 |
4.3.4 碳酸酐酶过表达突变体的表型观察 |
4.3.5 突变体丝腺pH变化检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mACE的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1.4 引物 |
5.1.5 主要溶液配制 |
5.2 方法与步骤 |
5.2.1 丝腺解剖 |
5.2.2 RNA提取与检测 |
5.2.3 去除基因组与反转录 |
5.2.4 qRT-PCR检测BmACE时空表达谱 |
5.2.5 高效gRNA筛选 |
5.2.6 细胞转染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BmACE基因的信息分析 |
5.3.2 BmACE的时空表达分析 |
5.3.3 BmACE基因在丝腺中的梯度表达模式 |
5.3.4 高效的BmACE基因上调表达gRNA筛选 |
5.3.5 BmACE基因上调表达系统及过表达系统 |
5.3.6 突变个体表型观察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网状内皮素BmRTN3L在丝腺中的功能研究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实验试剂或耗材 |
6.1.3 主要仪器 |
6.1.4 引物 |
6.2 方法与步骤 |
6.2.1 基因组提取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BmRTN3L基因的信息分析 |
6.3.2 BmRTN3L基因的敲除系统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综合与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CEI/ARB对COVID-19感染率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D]. 鄢美洁. 南昌大学, 2021(01)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4]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J]. 张晨阳,邵冬雪,郑曦,焦光宇,郝丽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10)
- [5]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D]. 耿肖囡. 河南大学, 2020(02)
- [6]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E、AngⅡ、ACE2、Ang(1-7)水平分析[D]. 陈皓.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D]. 刘瑞闪.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体内分布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与其结合过程的干预策略[J]. 张乔,刘雪玲,林美花,刘健,赵青威. 中国药学杂志, 2020(09)
- [9]当归醇提物对SHR血压及靶器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D]. 魏惠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家蚕丝腺梯度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 施润. 西南大学, 2020(10)
标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论文; 血管紧张素论文; 心血管系统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