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成 ——以译经为中心

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成 ——以译经为中心

论文摘要

佛教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佛教已逐渐向东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之世,至隋唐蔚为大观。佛教最初在中国传播主要是通过西方僧人的翻译介绍。根据梁《高僧传》的记载,中国佛学之路是印度和中亚高僧本着弘法精神前来弘化的结果,伴随着弘法外籍高僧翻译佛典,佛法才浸染中土。可见,是佛典进中国才有佛学,而非佛学进中国之后才去进行佛典翻译,早期中国佛学的展开主要是通过翻译进行的。从安息王子安世高成为译经先锋开始,无数中外高僧大德共同努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佛经翻译运动。这其中有两个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来华外籍高僧支娄迦谶和鸠摩罗什。支谶翻译对般若学和罗什翻译对中观学的影响深远,波及隋唐宗派的形成,对佛学中国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佛经翻译不仅是早期中国佛学的重要特征,而且是早期中国佛学形成的重要机制,非汉籍高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对印度佛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的复杂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译经与早期中国佛学文献构成
  • (一) 早期佛经翻译概述
  • (二) 早期译经的特征
  • 二、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 (一) 非汉籍高僧概述
  • (二) 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 (三) 非汉籍高僧译经对早期中国佛学的贡献
  • 三、支谶译经与早期般若学
  • (一) 支谶与大乘佛典的翻译
  • (二) 支谶与早期般若学
  • 四、罗什译经与中观学
  • (一) 罗什译经概述
  • (二) 《维摩诘经》的翻译及其注释
  • (三) 罗什与中观学
  • (四) 支谶和罗什的区别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成 ——以译经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