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影戏艺术研究

海宁皮影戏艺术研究

论文摘要

笔者撰写这篇论文,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方法。纵的查阅了海宁历代地方志及文人诗集,搜集整理了现有的关于海宁皮影戏的文字资料;横的将海宁皮影戏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皮影戏进行比较,总结得出海宁皮影戏的艺术特点。皮影戏是一种活态的民间艺术样式。因此,笔者深入民间,通过与海宁现今仅存的两个皮影戏团的皮影戏老表演艺术家及皮影戏影人制作者的访谈,获得大量的口述资料。同时,笔者通过临摹皮影戏影人的实践,获得对海宁皮影戏艺术语言的直观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海宁皮影戏的研究分为五大部分,分别加以论述,以期尽量做到详尽。第一部分是海宁皮影戏略史。这一部分的论述分为两节。第一节,笔者根据学界公认的顾颉刚先生的中国皮影戏“同源异流”说,探求海宁皮影戏的起源。第二节,笔者着力探求皮影戏艺术传入海宁的确切时间以及其传入时的艺术面貌,并试着探索其受海宁地方审美观念和海宁本土其他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海宁皮影戏的过程。第二部分海宁皮影戏与海宁民间风俗的关系。海宁皮影戏之所以能够长期在海宁民间盛行,是因为其与海宁当地的民间风俗紧密联系。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从民俗学的角度为读者展示海宁皮影戏丰富多彩的演出;第三部分海宁皮影戏的表演。这一部分,笔者从海宁皮影戏影人及道具的制作、皮影戏戏班成员的组成、皮影戏表演中的唱腔以及海宁皮影戏的剧目,全方位地介绍海宁皮影戏。第四部分海宁皮影戏独特的造型语言,是本论文论述的创新部分。按学界公认的魏力群先生在《中国皮影艺术史》一书中将我国皮影戏分为三大区域性流派的观点,海宁皮影戏属我国皮影戏中的中南部影系。在这一章,笔者将海宁皮影戏与我国其他两个皮影戏流派中作为代表的皮影戏进行比较,从美术的角度来研究、总结海宁皮影戏独特的艺术语言特点,并确定其在美术造型上的艺术价值。第五部分海宁皮影戏的保护。在这一部分笔者从海宁皮影戏的生存现状出发,结合海宁皮影戏艺人及各级政府对海宁皮影戏保护的具体措施,谈谈自己对于海宁皮影戏保护和发展的几点建议。我国学术界在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出现过研究皮影戏的小高潮,并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但都以研究皮影戏的历史源流及陕西、冀东等西北部地区的皮影戏为主,很少有人将海宁皮影戏作为研究对象;2006年,海宁皮影戏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项目,这株带有南宋遗韵及浓郁江南特色的奇葩才为学界所发现。从笔者所搜集到的几篇关于海宁皮影戏的论著来看,大多属介绍性文字,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而以海宁皮影戏为对象,从美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的就更少了。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拟对海宁皮影戏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梳理,并从民俗学、美术的新角度对海宁皮影戏进行剖析。希望能为以后从事海宁皮影戏研究的人们提供资料,同时也希望此论文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皮影戏爱好者和研究者对海宁皮影戏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工业商品经济的无情冲击,使得海宁皮影戏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现今传统的海宁皮影戏已经走到了濒危的边缘。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抢救保护的日程,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及时地对像海宁皮影戏这样濒临灭绝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总结,发现它们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宝贵价值及珍贵经验,及时抢救保护,使它们在现代化的今天重新吐露芬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海宁皮影戏略史
  • (一) 海宁皮影戏探源
  • (二) 海宁皮影戏之传入及其发展
  • 二、海宁皮影戏与海宁民间习俗
  • (一) 海宁民间习俗综述
  • (二) 海宁民间习俗与海宁皮影戏的演出
  • 三、海宁皮影戏的表演
  • (一) 海宁皮影戏的影人、道具制作
  • (二) 海宁皮影戏戏班成员的组成
  • (三) 海宁皮影戏表演中的唱腔
  • (四) 海宁皮影戏的剧目
  • 1、折子戏
  • 2、正本戏
  • 四、海宁皮影戏的造型特点
  • (一) 我国各地皮影戏造型的共同点
  • (二) 海宁皮影戏的造型特点
  • 五、关于海宁皮影戏的保护
  • (一) 海宁皮影戏的现状
  • (二) 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 (三) 对于海宁皮影戏抢救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作品展示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海宁皮影戏艺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