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汉语动词“升”是一个空间位移动词,与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构建了十多种事件域认知模式。由于感知者认知视点和注意焦点不同,这些概念结构经过隐喻映射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句法结构。本文根据处所位置、共知参照方向和施事等认知成分的显现和隐含情况分析了“升”认知模式投射的句法结构及其特征,从而,从一个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汉语语法具有“像似性”特征。同时,“升”事件域认知模式还是一个空间意象图式,其投射的隐喻主要是空间隐喻。具体讲,是源域“上-下”域或者“高-低”域投射到人类语言所要表达的不同抽象目标域中,构成诸多隐喻句。这些目标域是社会地位和等级域,价值或者价格域,温度域,作用力域,能力域,品质域,成绩或者业绩域,声音域,情绪域,思想认识域,人或者事物形象域,文化域,疫情灾难域,生命域和事态发展域等。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汉语言具有“像似性”特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方法1.3 研究理论1.4 研究意义与本文的创新之处1.5 语料来源1.6 符号说明第2章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2.1 关于认知模式的研究2.1.1 国外的相关研究2.1.2 国内的相关研究2.2 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投射理论2.2.1 国外语言学者的论述2.2.2 国内语言学者的论述2.2.3 动词“升”的认知模式的相关研究2.3 认知模式与隐喻研究综述2.3.1 国内外语言学者的论述2.3.2 动词“升”的认知隐喻研究综述第3章 动词“升”的认知模式3.1 动词“升”的基本认知模式3.2 动词“升”的认知模式类型3.2.1 自主动词“升”的认知模式3.2.1.1 “显性位置-隐含参照方向”认知模式3.2.1.2 “隐含位置-显性参照方向”认知模式3.2.1.3 “显性位置-显性参照方向”认知模式3.2.1.4 “隐含位置-隐含参照方向”认知模式3.2.2 非自主动词“升”认知模式第4章 动词“升”的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 自主动词“升”的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1 显性位置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1.1 “显性源点-显性终点”句法结构4.1.1.2 “显性源点-隐性终点”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1.2.1 “物像+源点+位移”句法结构4.1.1.2.2 “物像+位移+源点”句法结构4.1.1.2.3 “源点+位移+物像”句法结构4.1.1.3 “隐性源点-显性终点”句法结构4.1.1.3.1 “物像+位移+终点”句法结构4.1.1.3.2 “物像+终点+位移”句法结构4.1.2 “隐含位置-显性参照方向”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2.1 “物像+参照方向+位移”句法结构4.1.2.2 “参照方向+物像+位移”句法结构4.1.2.3 “参照方向+位移+物像”句法结构4.1.2.4 “物像+位移+参照方向”句法结构4.1.3 “显性参照方向-显性位置”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1.3.1 “参照方向+物像+源点+位移”句法结构4.1.3.2 “参照方向-源点”句法结构4.1.4 隐性位置和隐性参照方向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2 非自主动词“升”的事件域认知模式与句法结构4.2.1 “施事+物像+源点+位移+终点”结构4.2.2 “施事+物像+位移+终点”句法结构4.2.3 “施事+源点+位移+物像”句法结构4.2.4 “施事+位移+物像”句法结构4.3 突显与句法成分4.3.1 “显性位置-隐含参照方向”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1.1 显性源点-显性终点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1.2 “显性源点-隐性终点”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1.3 “隐性源点-显性终点”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2 “显性共知参照方向-隐性位置”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3 “显性共知参照方向-显性位置”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4 隐性“参照方向-位置”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4.3.5 “施事”认知模式与句法成分突显第5章 动词“升”的隐喻研究5.1 “升”的隐喻投射域5.1.1 社会位和等级域5.1.2 事物的价值或者价格域5.1.3 温度域5.1.4 作用力域5.1.5 能力域5.1.6 品质域5.1.7 成绩或业绩域5.1.8 声音域5.1.9 情绪域5.1.10 思想认识域5.1.11 人或者事物形象域5.1.12 文化域5.1.13 疫情灾难域5.1.14 生命域5.1.15 事态发展域5.2 “升”隐喻类型5.2.1 “升”的空间隐喻5.2.2 “升”的结构隐喻第6章 余论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认知模式论文; 句法结构论文; 隐喻论文; 像似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