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仪式论文-肖越

死亡仪式论文-肖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死亡仪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死亡,仪式,变革,过渡礼仪

死亡仪式论文文献综述

肖越[1](2019)在《奥古斯特·威尔逊叁部剧中的死亡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非洲裔美国人鼓舞人心的文坛之声,奥古斯特·威尔逊凭借独创的“匹兹堡系列”的十部戏剧书写了非裔美国人的百年画卷,从而享誉美国。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背景之下,该系列以每十年一部的顺序描绘了典型非裔美国人生活的悲欢喜乐,其中,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作为一种与非裔美国人经历密不可分的文化,无论剧本以字面意义还是以象征形式呈现,死亡都是一扇窥见非裔美国人漫长苦痛历史的窗口。但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威尔逊将其赋予了一种仪式作用,于是死亡展现出了救赎性的变革力量。死亡明显的仪式功能表现在《海洋之珍》(2001)、《吉特尼》(1979)与《金·赫德利二世》(1999)中。这叁部戏剧分别在个人、家庭及社区层面上出于主体变革需要,死亡提供了使其转化的功能,从而帮助催化和建立了变革主体的动态发展进程,即过渡礼仪。在不同死亡的影响之下,需要更新的变革主体经历了分离、阈限与聚合阶段,最终形成了纳入新秩序的全新身份或状态。通过死亡,为更高目标所需的新状态与新秩序被建立起来,从而重新确立了非裔美国人欲融入美国社会的理想价值取向。所以,死亡被认为是戏剧中十分重要的变革力量。(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1-01)

唐沈琦[2](2018)在《上海地区死亡仪式结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的构成机制及运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部分,死亡仪式结构的变迁,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缩影。本文以吉登斯的脱域理论为论述视角,探讨上海地区的死亡仪式结构从地域性的情境中抽离的过程机制。在前现代社会,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与人们构建社会关系的空间存在一致性。人们需要在特定的物理及地理空间内,进行主体的社会行动与实践,从而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特定的社会制度,构建特定的社会观念。因而,死亡仪式的观念与操演,即死亡仪式的结构,同样受到地域性情境的制约。在上海地区的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基于地域性情境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是死亡仪式的构成基础。基于血缘纽带及地缘关联的宗族制度是地方性死亡仪式观念的构成基础;在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存在着特定的仪式空间划分原则与使用方式;涉及死亡仪式的卫生理念具有高度道德化的特征。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现代性转型,人们产生社会关联的空间与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理空间的地理分布开始逐渐分化。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的构建,不再受到人们所身处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制约,从特定的地域性情境中抽离出来。这种社会机制的变迁,便被称为脱域。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性死亡仪式结构逐渐从地域性的情境中抽离。第一,死亡仪式的空间,正逐渐失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场所的功能;地方性的空间观念以及社群组织的空间秩序,不再是划分仪式空间的理念依据;地方性死亡仪式的道德化且仪式性的卫生理念,和构建城市秩序的诉求产生冲突。因而,死亡仪式被视作城市的污秽与赘余,作为城市的文明与秩序的派生话语的卫生理念便应运而生;死亡仪式的地方性及仪式性的要素被加以裁撤与重整,并被进行标准化的矫控与改造;当代的殡仪馆机构中的殡葬职工体系,作为死亡仪式的专家体系,替代了仪式参与者的角色:人们无需参与到在场的仪式实践,也能被纳入到社会关系的构建之中。(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超华[3](2017)在《通往天堂之路——中世纪英国死亡仪式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仪式因其承担的文化功能而成为人类学家理解人类社会的视角之一。西方的死亡仪式在中世纪早期完成基督教化之后,主要围绕如何救赎灵魂展开。按照阿诺德·范热内普的"过渡仪式"理论,中世纪英国的死亡仪式包括分离、阈限和聚合叁个阶段,即准备死亡(与上帝和解)、丧礼(祈祷和埋葬)和追思(七日追思、月追思和周年追思)。中世纪英国的死亡仪式反映出当时的大众心态、社会等级结构,并具有使生者缓解焦虑情绪、团结共同体的功能。因此,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中世纪英国死亡仪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田琳[4](2016)在《何以永生——论《永生羊》中的“死亡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尔克西的《永生羊》讲述了人与动物相互交流、相互感念的一段生命历程。小羊"萨尔巴斯"能够感念、预知自然,它感知到洪水将要来临,于是用眼神交流传达信息救了小女孩;它感知自己将要面临死亡,于是用意识传递的方式安慰小女孩并淡定从容。大自然的死亡仪式和鲜活生命的死亡仪式让小女孩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小羊淡然生死却珍爱生命的这一精神在小女孩的心中永生。灾难中的死亡仪式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超越时间的永生意义,领悟到生命历程中的死亡仪式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09期)

彭娜娜[5](2014)在《终极秩序—布依族非正常死亡仪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历程,但又不仅只象征着人类生物生命的结束,它更是一个综合了自然、生物、文化与社会等多重意义的人类历程。因此,对任何群体而言,死亡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人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开始。本文是基于贵州省盘县布依族丧葬仪式中专门针对“非正常亡者”的“非正常死亡仪式”研究。这里的“非正常”包含的不仅有法医学上的“定义”,还有一个民族群体“观念”上的“定义”,民族群体“观念”上的定义也许还更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内在结构。本文正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了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死亡—紊乱—仪式—秩序重构”之间的终极关系及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深入分析“非正常死亡仪式”的结构转换与象征表达;从布依族人在丧葬仪式中所表现的死亡观念为出发点,尝试性分析丧礼仪式对族群秩序关系的普适性意义。文章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叁大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做了介绍;第一章从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两方面入手,对布依族的死亡观念及丧葬习俗做了概况性介绍;第二章以布依族“非正常死亡仪式”为案例,论述了布依族“观念”上的“非正常死亡”与“正常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非正常死亡仪式歌”的文化涵义;第叁章以“仪式”与“秩序重构”为主要论题,从人类学结构功能、仪式象征等理论角度,探讨“非正常死亡仪式”对群体“秩序重构”的终极性意义。结语:一种的成熟的文化,必定是善待死亡的文化。在布依族人观念中,不具备举行“正常死亡”葬礼的“非正常亡者”对其所属群体秩序造成了终极性“颠覆”,通过仪式来对秩序进行调适与整合在一个民族的内隐文化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一种意义可以是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民族在这一文化事项上的缩影,是人类对生命最高层次的理解和尊重!(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4-03-28)

卢艳[6](2013)在《凤凰涅盘——论《秀拉》中的死亡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里﹒莫里森在她一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都在关注美国黑人,尤其是美国黑人女性所处的社会现实及寻求自我道路的探索。小说《秀拉》围绕死亡这一主题展开,特别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社会现实及极端的反抗。从这方面讲,《秀拉》是一部美国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英雄史诗。本文旨在探讨死亡不是小说人物追寻自我的终结,而是人物精神和人格得以重生的一种仪式。(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3年01期)

杨秀明[7](2012)在《西海固的“物史”与“心史”——解读石舒清死亡仪式书写中的日常生活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仪式书写在石舒清的创作中格外引人注意,但是其短篇小说文本里溢出宗教仪式神圣性的日常话语却还未得到充分而深入的探讨。《清水里的刀子》、《声音》、《圈惶》等关注牺牲情境下的日常细节和人物心理微澜,对西海固人性而非神性层面的描述区别于另一位当代回族作家张承志的"牺牲之美"叙事,从另一维度塑造了西海固一隅的民族"心史"。(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杨秀明[8](2012)在《死亡仪式的文学操演与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位当代回族作家——霍达、张承志和石舒清的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仪式叙述为研究对象,在文学批评中引入人类学、民族学理论的视角,考察文学作品内部的伊斯兰教死亡仪式书写与回族历史、民族记忆以及文化身份的复杂关联和深层互动,解读“死亡仪式的文学操演与想象”对民族史重述和文化身份重塑的意义,并思考少数民族作家个体经验之下的文化身份建构对当代回族文化身份寻求的启示。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一节将厘清论文围绕的几个重要概念,如仪式、操演、民族和身份等,并对相关理论做出阐释和梳理。第一章从全球化场域下的回族记忆与当代经验进入回族题材作品的文化身份探寻实践。北京与麦加之间的文化身份思考和建构,以文学“寻根”的形式将回族作家对个体身份的寻求引向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操演与想象。第二章以霍达、张承志和石舒清为个案,具体进入回族题材文本对死亡仪式的阐释。以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为代表的葬礼故事,以中篇小说《西省暗杀考》为代表的牺牲故事,以《清水里的刀子》等短篇小说为代表的西海固死亡仪式的故事,分别展示了都市女性、考古学者和“被想象”的西海固回族作家对死亡仪式的不同文学操演。这也承载着具有不同经验的作家在建构回族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时的不同姿态。第叁章对以上死亡仪式视域下的文化身份书写做出比较和进一步分析。当代回族题材作品中的死亡仪式书写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内蕴的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和美学认同。其中民族认同是叁叁位作家文化身份寻求的重要动力,但它并不构成作家们对回族死亡仪式书写的本质性原因,而是伴随其他两种认同成为文化身份建构和表达的外在途径。性别视角、时代思潮和地域生态差异催生了回族内部不同作家对文化身份建构的多元取向。这可能是叁个个案对当代回族死亡仪式的文学操演与想象呈现多样化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以上叁位作家与生俱来的外在回族身份和自我经验导致的内在文化身份,结合海外回族——东干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论文结尾对当代回族文化身份的场景性和“他者”的参照意义做了进一步思考。附录保留了笔者参与的穆斯林祭礼的仪式笔记,某种程度上可以以此窥视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仪式在当代华北回族聚居地区的现实样态。不同回族个体对死亡纪念仪式的不同操演,或日从“非日常”仪式规范里浮出历史地表的“日常”差别性,记录了当代回族建构文化身份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民族、地区间的互动与影响。(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2)

郑琳娜[9](2009)在《艾特玛托夫笔下的“死亡”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时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成长环境使得他的文学创作受到多种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有感于诸多社会现实状况,在作品中以死亡为出发点,运用宗教典故、神话原型和现代素材讨论大家普遍关注的生死和再生话题,深入探讨他借"死亡"仪式传达出来的对生命的反思,充裕着对死亡的哲理化思考,揭示了存在状态和存在价值这一关系到所有人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12期)

李子良[10](2009)在《从“太阳王子”到“太阳王”——海子的诗观、诗歌理想及死亡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子在诗中自述"太阳是我的一生"①。考量海子的诗论和诗歌文本会发现,无论是他的诗观,还是诗歌理想,甚至死亡仪式,都是对太阳的自我表征。海子的诗人之路是从"太阳王子"到"太阳王"的心路历程。以此为基点进行探究,会还原出一个诗(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09年19期)

死亡仪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的构成机制及运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部分,死亡仪式结构的变迁,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缩影。本文以吉登斯的脱域理论为论述视角,探讨上海地区的死亡仪式结构从地域性的情境中抽离的过程机制。在前现代社会,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与人们构建社会关系的空间存在一致性。人们需要在特定的物理及地理空间内,进行主体的社会行动与实践,从而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特定的社会制度,构建特定的社会观念。因而,死亡仪式的观念与操演,即死亡仪式的结构,同样受到地域性情境的制约。在上海地区的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基于地域性情境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是死亡仪式的构成基础。基于血缘纽带及地缘关联的宗族制度是地方性死亡仪式观念的构成基础;在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存在着特定的仪式空间划分原则与使用方式;涉及死亡仪式的卫生理念具有高度道德化的特征。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现代性转型,人们产生社会关联的空间与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理空间的地理分布开始逐渐分化。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的构建,不再受到人们所身处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制约,从特定的地域性情境中抽离出来。这种社会机制的变迁,便被称为脱域。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性死亡仪式结构逐渐从地域性的情境中抽离。第一,死亡仪式的空间,正逐渐失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场所的功能;地方性的空间观念以及社群组织的空间秩序,不再是划分仪式空间的理念依据;地方性死亡仪式的道德化且仪式性的卫生理念,和构建城市秩序的诉求产生冲突。因而,死亡仪式被视作城市的污秽与赘余,作为城市的文明与秩序的派生话语的卫生理念便应运而生;死亡仪式的地方性及仪式性的要素被加以裁撤与重整,并被进行标准化的矫控与改造;当代的殡仪馆机构中的殡葬职工体系,作为死亡仪式的专家体系,替代了仪式参与者的角色:人们无需参与到在场的仪式实践,也能被纳入到社会关系的构建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死亡仪式论文参考文献

[1].肖越.奥古斯特·威尔逊叁部剧中的死亡仪式[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9

[2].唐沈琦.上海地区死亡仪式结构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王超华.通往天堂之路——中世纪英国死亡仪式探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田琳.何以永生——论《永生羊》中的“死亡仪式”[J].青年文学家.2016

[5].彭娜娜.终极秩序—布依族非正常死亡仪式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4

[6].卢艳.凤凰涅盘——论《秀拉》中的死亡仪式[J].文学界(理论版).2013

[7].杨秀明.西海固的“物史”与“心史”——解读石舒清死亡仪式书写中的日常生活叙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

[8].杨秀明.死亡仪式的文学操演与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12

[9].郑琳娜.艾特玛托夫笔下的“死亡”仪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

[10].李子良.从“太阳王子”到“太阳王”——海子的诗观、诗歌理想及死亡仪式[J].飞天.2009

标签:;  ;  ;  ;  

死亡仪式论文-肖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