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杆藻113菌株(Cyanothece sp. 113)胞外多糖的研究

蓝杆藻113菌株(Cyanothece sp. 113)胞外多糖的研究

论文题目: 蓝杆藻113菌株(Cyanothece sp. 113)胞外多糖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学

作者: 苏传东

导师: 池振明

关键词: 蓝杆藻,胞外多糖,玻璃发酵罐,葡聚糖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蓝杆藻113(Cyanothece sp.113)是一株海洋蓝细菌,含叶绿素a,单细胞,产氧,固氮,光能自养,能产生大量胞外多糖(EPS)。为探讨其胞外多糖合成、分泌机理及生理功能,开发其实际应用,我们进行了该蓝杆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胞外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蓝杆藻113分子系统学研究工作。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 (1)最适培养条件研究:该菌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最适培养条件是在培养海洋微藻的F/2改良培养基中添加70.0g/L的NaCl、0.9g/L的MgSO4,去除NaH2PO4;培养温度29℃,连续光照4300Lux和培养液连续通气。在上述最优化条件下批培养,经12天培养该菌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8.4g/L。这是已报道蓝杆藻菌株中,批培养胞外多糖产量的最高纪录。 (2)最佳发酵通气量研究:在5L玻璃发酵罐中比较分析了不同通气量对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有利该菌株胞外多糖产生的最佳通气量是7.0L/min,在29℃条件下,罐体表面光照强度4000Lux时,连续发酵11天,胞外多糖产量可达22.34g/L,这也是海洋蓝细菌胞外多糖迄今为止报道的最高产量。 (3)多糖纯化和分析:培养液经100℃加热15分钟,冷却后离心去除细胞和其他不溶物,上清液用冷冻乙醇沉淀,经干燥得粗多糖,然后分别用胰蛋白酶、Sevag试剂处理去除蛋白,H2O2脱色后进行透析,以去除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色素和其它小分了杂质,多糖溶液经冷冻干燥后得纯化的多糖。紫外扫描检测在260nm和280nm处多糖溶液无明显的吸收峰;分子筛Sephadex G-100柱层析洗脱峰为单峰,并且峰形为狭窄对称,显示此多糖仅含有一种分子量的组分,为均一多糖。 (4)多糖结构分析: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HPLC)、红外光谱分析(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仅由一种单糖组成,结构为线型的α-D(1→6)葡聚糖。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蓝细菌简介

2 产胞外多糖的蓝细菌

3 蓝细菌多糖简介

4 蓝细菌胞外多糖的组成

5 蓝细菌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

6 蓝细菌胞外多糖的释放及影响因素

7 胞外多糖在蓝细菌中的作用

8 蓝细菌胞外多糖的用途

9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在蓝杆藻系统发生研究中的作用

10 开展海洋蓝杆藻胞外多糖研究的意义

11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蓝杆藻113菌株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3 本章结论

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利用5升玻璃发酵罐进行蓝杆藻113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试验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4 本章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蓝杆藻1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3 本章结论

4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蓝杆藻113菌株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3 本章结论

4 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创新点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1-09

参考文献

  • [1].少动鞘脂单胞菌菌种选育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D]. 张红城.华南理工大学1998
  • [2].产热凝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物理化性质的研究[D]. 钟颜麟.华南理工大学2000
  • [3].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胞外多糖的研究[D]. 李江.中国海洋大学2006
  • [4].深海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M9913胞外多糖的结构、生态学功能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分析[D]. 秦国奎.山东大学2007
  • [5].胶质芽孢杆菌SM-01胞外多糖结构、链构象以及流变行为研究[D]. 郁莉.江南大学2017
  • [6].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分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 王辑.吉林大学2015
  • [7].空肠弯曲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特性的研究[D]. 秦晓庆.东北农业大学2013
  • [8].深海沉积物细菌Pseudoaiteromonas sp.SM9913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及其生理与遗传机制[D]. 糜自豪.山东大学2015
  • [9].发菜耐旱与复水过程中生理活性的恢复[D]. 刘颖慧.华中师范大学2012
  • [10].蝙蝠蛾拟青霉胞外多糖的发酵优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武忠伟.南京农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新型胞外多糖产生菌Phyllobacterium sp. nov. 921F及其多糖结构的研究[D]. 王鹏.中国海洋大学2008
  • [2].三株海洋微生物中胞外多糖的分离、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孙海红.中国海洋大学2009
  • [3].Klebsiella Oxytoca XCH-1菌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D]. 刘红英.中国海洋大学2004
  • [4].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D]. 顾笑梅.山东大学2003
  • [5].Q9415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研究[D]. 张宁.华南理工大学2002
  • [6].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胞外多糖的研究[D]. 李江.中国海洋大学2006
  • [7].几种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研究[D]. 石磊.山东大学2007
  • [8].深海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M9913胞外多糖的结构、生态学功能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分析[D]. 秦国奎.山东大学2007
  • [9].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孙培龙.浙江大学2007
  • [10].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hica)多糖提取、纯化、化学结构及抗菌活性研究[D]. 刘四光.厦门大学2007

标签:;  ;  ;  ;  

蓝杆藻113菌株(Cyanothece sp. 113)胞外多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