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笔者在野外地质调查、典型剖面研究、室内观察分析测试所取得的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翁浪金矿的岩石变形特征、金和其他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该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式,得出了如下几点认识:1、翁浪金矿矿体产出特征主要为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等,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构造控制。金矿体产出的具体构造部位在青白口系下江群甲路组一、二段间的层间滑动带中。野外构造剖面测量分析表明,甲路组地层中顺层剪切作用强烈,加之受岩石物性差别的影响,剪切带中构造分带现象非常明显,金矿体即产于变形相对较为强烈的应变集中(窄)带上。2、根据野外对矿区和典型剖面上的一系列构造透镜体、S-C构造和室内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旋转斑晶、S-C组构所反映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对金矿体起控制作用的顾层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为逆冲型剪切。3、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大量显微镜下分析表明,翁浪金矿的韧性变形特征明显。镜下所见韧性变形组构典型,如构造透镜体、S-C构造等,反映该金矿的岩石变形特征主要以韧性为主。4、对该金矿典型剖面样品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体积因子分析和元素质量迁移规律的研究表明,从简单变形带(围岩)迁入复杂透镜体带(矿体)和叠加透镜体带(矿体)的常量元素主要包括P2O5、Fe2O3、MgO、Na2O、CaO,微量元素则主要为亲硫元素Au、Cu、As、Bi、Pb、Zn、Tl、In和亲铁元素Mo。从复杂变形带和叠加透镜体带向简单变形带迁出常量元素主要有SiO2、MnO、K2O、FeO、TiO2,微量元素则是Nb、Hf、Sr等元素。5、根据翁浪金矿矿体产出特征、构造控矿和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建立了黔东南地区类似于翁浪金矿的构造控矿模型,即矿体受多层顺层剪切所形成的强应变带控制的多层控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