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早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民志,杨延龙,王宇轩,田景山,徐守振,刘宁宁,党科,张旺锋[1](2019)在《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的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趋势,结合发展机采棉对品种特性的需求,阐述品种更替中适宜机采特性的变化,为新疆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和2018年选择新疆近40年来自育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年代(1980s、1990s、2000s和2010s)大面积主栽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不同年代品种的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节枝比、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果枝夹角、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共11个株型指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随品种更替,棉株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节枝比逐渐增加,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株高、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逐渐增加,上部果枝与主茎的夹角逐渐减小,果枝上举,具有高产株型特征;根据棉花机采对品种特性的要求,2010s品种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角度较符合机采棉对株型的要求;不同年代品种间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无明显差异。皮棉产量、总铃数和衣分均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其中1980s、1990s、2000s和2010s品种皮棉产量较当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高23%—53%、16%—20%、13%—14%和-2%—6%,膜下滴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对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2000s和2010s品种收获指数显着低于1990s品种。与1980s和1990s品种相比,2010s品种上部铃期短4—5 d,吐絮相对集中,对脱叶剂敏感,吐絮率均在95%以上,无显着差异,但生育期偏长;与审定时品种的生育期相比,1980s和1990s品种提前了3—7 d,2000s和2010s品种提前了0—3 d,这可能与膜下滴灌促早熟栽培技术应用有关。2000s和2010s品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和纺纱一致性明显改善,但马克隆值相对偏大,纤维强度的改善是以牺牲纤维细度为代价,纤维品质协调性不佳。【结论】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棉花经济性状改善,但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生育期偏长,收获指数偏低,棉纤维马克隆值偏大;随着机采棉种植模式的应用,选育和选用纤维品质优、适宜机采的品种是保障新疆棉花产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宋琳琳[2](2019)在《不同棉花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随着纺织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对棉花品种的产量和纤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量高、纤维长、强度适宜、细度好、整齐度高的棉花品种才能满足人类对棉纺织品舒适性、耐用性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选取来自于国内不同省份的159份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安阳)试点的田间调查和测定共15个性状,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方法,诠释主要数量性状间相互关系,为培育高产、稳产、纤维品质优良,创造特异性突出的优异种质提供物质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15个性状将159份材料聚为6个类群,第I类群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第Ⅱ类群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第Ⅲ类群辽宁特早熟棉区品种,第Ⅳ、Ⅴ、Ⅵ类群黄河流域棉区品种。相同生态区的品种被聚为一类,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长期育种过程中同一生态条件下对品种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选择有趋同性。聚类结果显示是符合遗传规律,遗传背景远近决定了聚类结果的远近。黄河流域棉区与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特点比较接近,地理位置越是接近其主要数量性状越接近。2.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分析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8.57%,次之是衣分和铃重;在品质性状中,比强度变异系数最大为9.79%,伸长率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35%;在其他性状中,黄萎病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8.69%,开花期变异系数最小为4.12%。3.主成分分析表明:通过对159份品种1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了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可反映出棉花大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信息。4.相关性分析表明:决定皮棉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铃数>衣分>铃重>株高>果枝数>生育期>开花期>籽指;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表明,株高与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与比强度、伸长率呈现显着正相关;果枝数与马克隆值、伸长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与整齐度显着正相关;品质性状间纤维长度与比强度、伸长率及整齐度呈现了极显着正相关,伸长率、整齐度分别与纤维长度、比强度呈现极显着正相关;黄萎病指与籽指正相关不显着,与产量组分因子和品质组分因子均呈现负相关。5.通径分析与最优回归分析表明:铃数对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果枝数、株高、衣分和单铃重。最优回归方程为Y=-0.579+0.036X1+0.058X2+0.007X36.依据产量性状筛选出铃重大于5.7g的有4个品种、衣分大于43%的有4个品种、单株结铃数大于15.8个的有4个品种;依据纤维品质性状筛选出长度大于30mm的有4个品种、比强度大于34cN/tex的有8个品种、马克隆值属于A档范围的有3个品种。
董承光[3](2018)在《基于关联分析的陆地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选育优良的棉花品种是棉花生产的先决条件。在新疆优异生态环境下挖掘与棉花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关联的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对新疆及我国棉花育种意义重大。本项目以403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材料,通过多年多点对4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始节高、始节位、果枝数)、6个产量相关性状(单株籽棉产量、衣分、单铃重、单株结铃数、子指、衣指)、5个纤维品质性状(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以及抗黄萎病性等16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及SSR标记的基因型鉴定,分析了该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连锁不平衡(LD)程度,在此基础上对16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关联定位、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的挖掘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1、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材料表型变异较为丰富,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1%~36.85%,最大的为抗黄萎病性状,最小的为纤维整齐度;广义遗传率变化范围在46.23%~91.99%之间,最大的为衣分,最小的为单株果枝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2、选取560对均匀分布在棉花26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共有201对在群体中产生多态,共检测到394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的平均等位变异个数为1.96,变幅为1~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56,变幅为0.142~0.69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83,变幅为0.132~0.677。3、采用基于STRUCTURE软件的群体结构分析、基于Nie氏遗传距离的邻近距离法聚类分析以及PCA分析法等三种群体结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可将403份材料分为两类,并以K=2对应的Q矩阵进行后续的关联分析;进一步的LD分析表明,染色体位点间不论共线性位点,还是非共线性位点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在P<0.05情况下,有18.94%的位点组合显示显着的连锁不平衡。4、利用三年两点六环境表型数据及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后的育种值,基于MLM(Q+K)的混合线性模型,共检测到219个标记位点至少在BLUP值和2个环境中与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性状相关联。其中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69个,产量性状关联80个,品质性状关联70个;利用两年两点三环境的抗黄萎病性鉴定,13个标记位点能够同时在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对显着性位点进行一因多效分析发现,有52个标记位点同时与两个及两个以上性状相关联;对发现的位点与前人研究比较发现,有26个位点与前人报道一致,其中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同的位点有4个,与产量性状相同的位点有9个,与品质性状相同的位点有12个,与抗黄萎病性相同的位点有1个,其余则为新发现的位点。这些标记位点可为棉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标记来源。5、通过SSR位点等位变异表型效应估算,结合育种目标,分析各等位变异位点对应的表型效应值及典型载体材料,挖掘得到73个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的典型材料98份。进一步研究发现有24份材料同时含有多个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这些材料可做为棉花优良的骨干亲本用于杂交组配及多性状聚合育种应用。
陆江林,石磊,张玉同,陈长林[4](2017)在《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我国适宜机采棉的关键栽培技术,采用文献研究的整合分析方法,对新世纪以来近3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整合分析,提出了机采棉花生产要采取高密度栽培、塑造标准化株型和防早衰促进集中成熟3项关键栽培技术,并给出了适宜机采棉的关键栽培技术指标、措施及建议。
杨延龙[5](2017)在《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结构及光合物质生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选用新疆近30年不同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大面积种植的自育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通过测定不同年代品种冠层开度、叶倾角、冠层光分布等指标,揭示棉花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冠层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群体光合速率、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结合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的需求,分析了不同年代品种主要株型性状、经济性状及适宜机采特性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为新疆机采棉新品种选育及棉花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棉花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育进程及主要株型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棉花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衣分的提高对产量的贡献较大,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均有上升的趋势。不同年代品种生育期相差较大,2年试验变幅在1-10天,生育期的差异主要由吐絮期的变化所造成。从株型特征分析,棉花株高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总体表现为目前种植的品种植株相对较高;果枝节间长度和节枝比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株型变化的总体趋势由紧凑型向较紧凑型过度。2.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随棉花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2010年代的品种在盛铃期至吐絮期,冠层开度指标相对较适宜,光吸收率高于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品种,且生育后期冠层开度、冠层光吸收率均能维持较高水平。不同年代品种叶倾角变化趋势相差不大,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叶倾角大小与叶面积的大小呈负相关。2010年代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因此,从冠层结构变化分析,随着棉花品种更替,目前推广品种生育中后期具有合理的冠层结构,光吸收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光合物质生产量相对较高是品种冠层结构和光合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3.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随棉花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2010年代品种在盛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明显高于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品种,而不同年代品种群体呼吸速率相差不大。2010年代品种的单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生育后期均显着高于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品种,且叶面积指数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效延缓了后期植株上部叶片的衰老。因此,随着棉花生产发展,品种更替过程中生育中后期高的群体光合速率,生育后期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单叶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能确保光合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光合物质生产量相对较高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4.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指标及适宜机采特性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随品种更替,株高和始节高度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逐渐向适宜机采的株型方向发展。随品种更替,纤维长度虽有增大的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长度较为集中,缺乏31 mm以上及25-27 mm长度的品种,比强度明显改善,马克隆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1990年代品种马克隆值最佳,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偏低;2000年代品种马克隆值较好,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也相对较低;2010年代品种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明显改善,但马克隆值相对偏大。因此,随着棉花生产发展,选育适宜机采的高产优质品种是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关键。
周大伟[6](2015)在《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对引进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系),进行连续3年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综合筛选,找出1-3个最适宜品种(系),为当地棉农选择品种时提供理论依据;以筛选出的特早熟棉花伊陆早17号为材料,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播期与密度、3414肥料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伊陆早17号、万氏639、603生育期适中;衣分较高,产量高,性状稳定,整个生育期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株高适宜,农艺性状符合“矮、密、早”的栽培需求,值得示范推广。2、不同播期的特早熟棉花生育期不同,首末两个播期的生育期有11 d的差距;不同播期对衣分、单铃重、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对单株铃数达到显着影响。种植密度对棉花各经济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播期×密度互作均一定程度影响特早熟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伊犁河谷棉花种植的最适播期为4月19日左右,最适株间距为14cm,适合密度为13000-15000株/667m2。3、“3414”肥料效应试验中最高产量为处理6,其施肥水平为N2P2K2。最低产量为处理1,为不施肥水平。处理6的生物学性状中单株成桃和单铃重有明显优势,处理1的有关性状则偏低。本试验表明经济效益以N2P2K2最高、投产比以N2P0K2为最佳。从肥料效应函数法(三元二次方程回归分析)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最佳施肥量N:20.665 kg/667m2、P2O5:24.179 kg/667m2、K20:3.025 kg/667m2,籽棉产量为308.63 kg/667m2;一元二次方程得出N的最佳施肥量为19.856 kg/667m2,最佳施肥量的籽棉产量为309.8 kg/667m2; P2O5的最佳施肥量为16.8 kg/667m2,最佳施肥量的籽棉产量为309.36 kg/667m2; K2O的最佳施肥量为3.887kg/667m2,最佳施肥量的籽棉产量为308.239 kg/667m2。
石建国,庄生仁,詹有俊[7](2014)在《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文中认为通过分析甘肃省棉花生产发展、布局演变和植棉区自然、气候特点等,按照"区域划分同一性"原则,以≥10℃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为主要依据,在全国棉花生产一级区划的框架下,将甘肃省棉花生产划分为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3个二级区;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陇东特早熟次亚区、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和河西走廊特早熟次亚区4个3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生产等特点,指出了在该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提出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区域与结构;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突出经济效益;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培训;增加和整合支农投入。
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陈德华[8](2014)在《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文中认为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着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期的未来优化成铃理论仍然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但随着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发展,优化成铃理论也要随之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支撑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杨芬,蔚富生,郝志华[9](2012)在《由棉花品种太22A的选育探讨发展山西特早熟棉花生产对策》文中研究表明1太22A的选育山西省特早熟棉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低;而且在棉花生长前期多为低温寡照,造成棉花发苗迟缓,生长缓慢;后期枯霜往往来得早。从而导致棉花霜前花产量低,棉纤维品质不高,植棉效益差,因而棉农植棉积极性受挫,棉花面积大幅度下降,90年代后期的气候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很快调整了育种的主攻方向,从
王子胜,吴晓东,郭文琦,徐敏,那艳斌,张雷,周治国[10](2012)在《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辽棉19号(生育期125 d)和新棉33B(生育期135 d)2个生育期差异较大的品种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辽宁辽阳,41°26’N,123°14’E)设置棉花种植密度试验(7.50万、9.75万、12.00万株.hm-2),研究不同棉花群体生物量与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群体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动态随生育进程的变化符合"S"型曲线,棉花群体生物量和氮素存在异速累积现象,氮素累积快速起始期及终止期均较生物量累积提前10 d左右。2品种均以9.75万株.hm-2密度下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过程最为优化,皮棉产量最高,纤维品质最优;密度过高尽管群体生物量、氮素累积量较高,但经济产量下降。
二、特早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早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的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主要株型性状测定、铃期及生育时期调查 |
1.3.2 脱叶率和吐絮率 |
1.3.3 产量性状及品质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生育期及生育时期 |
2.2 主要株型特征 |
2.3 脱叶率、吐絮率和棉铃铃期 |
2.4 收获指数、产量、产量构成及纤维品质 |
3 讨论 |
3.1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主要株型特征及适宜机采特性的变化 |
3.2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产量及品质指标的演变分析 |
4 结论 |
(2)不同棉花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中国棉花生产发展及地域分布 |
1.1.1 中国主栽棉花生产演变 |
1.1.2 我国棉花的地域分布 |
1.2 中国棉花产量与品质的生产现状及发展 |
1.2.1 棉花产量与品质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棉花产量与品质的主攻方向 |
1.3 棉花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研究 |
1.3.1 产量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3.2 品质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3.3 品质数量性状与产量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供试棉花种质材料数量性状调查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分析 |
2.4.2 描述性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 供试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表现和分析 |
3.2.1 供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2.2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
3.2.3 供试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
3.3 供试品种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主成分分析 |
3.4 供试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1 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2 农艺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3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5 供试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 |
3.5.1 产量组分因子、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3.5.2 产量组分因子、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逐步回归 |
3.6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优异品种筛选 |
4 讨论 |
4.1 不同生态区棉花品种分类 |
4.2 不同棉花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的探讨 |
4.3 棉花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
4.4 供试品种的通径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
4.5 棉花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 |
4.6 目前我国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基于关联分析的陆地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3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研究现状 |
1.4 棉花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研究进展 |
1.4.1 主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4.2 产量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4.3 纤维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
1.4.4 黄萎病抗性研究进展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基础 |
1.5.2 连锁不平衡(LD)的估计及影响因素 |
1.5.3 关联分析的优点及其在棉花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陆地棉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SSR标记的选择 |
2.1.3 DNA提取及基因型分析 |
2.1.4 群体结构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于SSR标记的基因型分析 |
2.2.2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 |
2.3 讨论 |
2.3.1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
2.3.2 我国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2.3.3 陆地棉群体结构分析 |
第3章 陆地棉种质资源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表型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各表型性状的获取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2 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3 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4 抗黄萎病性状的变异分析 |
3.3 讨论 |
3.3.1 当前我国棉花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 |
3.3.2 棉花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性 |
3.3.3 棉花表型性状精准鉴定的重要性 |
第4章 陆地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
4.1 研究方法 |
4.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1.2 关联分析 |
4.1.3 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连锁不平衡估测 |
4.2.2 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3 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的挖掘 |
4.3 讨论 |
4.3.1 连锁不平衡估测 |
4.3.2 多个关联位点的一因多效性分析 |
4.3.3 本研究结果与前人连锁分析结果的比较 |
4.3.4 本研究结果与前人关联分析结果的比较 |
4.3.5 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载体材料的应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我国陆地棉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 |
5.1.2 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 |
5.1.3 与产量相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 |
5.1.4 与纤维品质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 |
5.1.5 与黄萎病抗性关联的分子标记、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高密度栽培 |
2 塑造标准化株型 |
3 防早衰促齐成熟 |
4 结语 |
(5)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结构及光合物质生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产量提高及产量构成的变化 |
1.1 不同棉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 |
1.2 新疆早熟棉区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演变 |
2 冠层结构的变化 |
2.1 叶面积指数 |
2.2 叶倾角 |
2.3 光分布 |
3 光合物质生产的变化 |
3.1 光合速率 |
3.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生育进程及主要株型特征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生育时期及植株形态特征调查 |
1.3.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
2.2 生育阶段的变化 |
2.3 生育前期生长动态 |
2.4 主要株型特征的变化 |
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生育进程及主要株型特征的演变分析 |
3.2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演变分析 |
第三章 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冠层结构特征的演变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冠层结构指标 |
1.3.2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
2.2 冠层开度(DIFN)的变化 |
2.3 叶倾角(MTA)的变化 |
2.4 冠层光吸收率的变化 |
2.5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冠层结构优化、光能利用率提高是棉花品种更替及产量提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
3.2 适宜的叶面积指数是品种更替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
3.3 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适宜的透光率是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提高的保证 |
第四章 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气体交换参数 |
1.3.2 叶绿素含量 |
1.3.3 群体光合速率 |
1.3.4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绿素含量(Chl)的变化 |
2.2 叶片光合速率(Pn)的变化 |
2.3 气孔导度(Cond)的变化 |
2.4 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变化 |
2.5 群体呼吸速率(CR)及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总光合的比值(CR/TCAP)变化 |
2.6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生育后期单叶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改善也是实现高产和今后育种的关键 |
3.2 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 |
第五章 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适宜机采特性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概况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适宜机采的株型性状测定 |
1.3.2 脱叶率及吐絮率调查 |
1.3.3 品质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适宜机采的主要株型特征分析 |
2.2 脱叶率 |
2.3 铃期及吐絮率 |
2.4 棉花纤维品质 |
3 讨论 |
3.1 适宜机采的株型特征的演变分析 |
3.2 品质指标的演变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1.1 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育进程及主要株型特征的变化 |
1.2 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结构的演变 |
1.3 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 |
1.4 品种更替过程中适宜机采特性及品质指标的演变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棉花生产及育种进展 |
1.1.1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 |
1.1.2 我国棉花育种现状 |
1.2 伊犁河谷棉花生产情况 |
1.2.1 伊犁河谷棉花种植情况 |
1.2.2 伊犁河谷棉花品种现状 |
1.2.3 伊犁河谷植棉技术现状 |
1.2.4 伊犁河谷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
1.2.5 伊犁河谷发展棉花生产的思路探讨 |
1.3 棉花栽培技术研究概况 |
1.3.1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1.3.2 播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1.3.3 肥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第2章 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筛选 |
2.1 2010年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情况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结果与分析 |
2.1.5 小结 |
2.2 2011年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情况 |
2.2.3 试验方法 |
2.2.4 结果与分析 |
2.2.5 小结 |
2.3 2012年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地情况 |
2.3.3 试验方法 |
2.3.4 结果与分析 |
2.3.5 小结 |
2.4 结论 |
第3章 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的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伊陆早1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3414肥料处理对伊陆早1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适宜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的筛选 |
5.2 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棉花生产概况 |
1.1 数据来源 |
1.2 甘肃省棉花发展简史 |
1.3 甘肃省棉花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 |
1.4 甘肃省棉花生产的发展时期 |
1.4.1 恢复增长期 |
1.4.2 徘徊期 |
1.4.3 调整期 |
1.4.5 缩减期 |
2 甘肃省植棉区域的自然特点 |
2.1 地形和地貌特点 |
2.2 自然特点 |
2.2.1多样性 |
2.2.2 地域性 |
2.2.3 分散性 |
2.2.4早熟性 |
3 气候条件 |
4 甘肃棉花区域划分 |
4.1 甘肃省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区域划分中的地位 |
4.2 甘肃省棉花区域划分的演变 |
4.3 甘肃省棉花区划的依据 |
4.3.1 按棉花品种熟性划分 |
4.3.2 甘肃省棉花区域划分依据 |
4.4 甘肃省棉区区划指标 |
5 甘肃棉区三个亚区简要概述与发展思路 |
5.1 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 |
5.1.1 简要概述 |
5.2.2发展思路 |
5.2 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 |
5.2.1 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 |
5.2.2 陇东特早熟次亚区 |
5.2.3 发展思路 |
5.3 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 |
5.3.1 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 |
5.3.2河西走廊特早熟棉次亚区 |
5.3.3发展思路 |
(8)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形成过程 |
2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核心内容 |
2.1 最佳开花结铃期 |
2.2 优质铃的空间部位 |
2.3 棉株生理年龄的效应 |
2.4 最佳成铃模式 |
3 优化成铃栽培理论的新发展 |
3.1 优化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 株型栽培理论 |
3.3 棉花群体质量栽培理论 |
3.4 棉花熟相调控理论 |
4 展望 |
(9)由棉花品种太22A的选育探讨发展山西特早熟棉花生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太22A的选育 |
1.1 特征特性 |
1.2 产量性状 |
2 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发展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的思路 |
3.1 简化栽培管理 |
3.2 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
3.3 培训植棉技术人员, 提高棉花种植水平 |
(10)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群体生物量的累积动态 |
2.1.1 棉花群体生物量的累积动态及累积模型的特征值分析。 |
2.1.2 棉花群体生物量累积速率的动态变化。 |
2.2 种植密度对棉花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 |
2.2.1 棉花氮素累积动态。 |
2.2.2 棉花氮素累积速率。 |
2.3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1 棉花产量。 |
2.3.2 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四、特早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的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J]. 陈民志,杨延龙,王宇轩,田景山,徐守振,刘宁宁,党科,张旺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9)
- [2]不同棉花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D]. 宋琳琳.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基于关联分析的陆地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D]. 董承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4]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J]. 陆江林,石磊,张玉同,陈长林. 甘肃科学学报, 2017(03)
- [5]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过程中冠层结构及光合物质生产变化的研究[D]. 杨延龙.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6]伊犁河谷特早熟棉花品种(系)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周大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3)
- [7]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J]. 石建国,庄生仁,詹有俊.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05)
- [8]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J]. 董合忠,毛树春,张旺锋,陈德华.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3)
- [9]由棉花品种太22A的选育探讨发展山西特早熟棉花生产对策[J]. 杨芬,蔚富生,郝志华. 中国棉花, 2012(11)
- [10]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J]. 王子胜,吴晓东,郭文琦,徐敏,那艳斌,张雷,周治国. 棉花学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