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预防体会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预防体会

(福建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6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结合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2.9±1.1)岁,监护时间为2~35d,平均(10.3±3.6)d。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5±1.5)岁,监护时间为1~34d,平均(10.1±3.1)d,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由于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延误,病情较重,入院后监护3天死亡;治疗组无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患儿坠床,1例患儿发生感染,因沟通方式不对遭患儿家属投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无患儿坠床,无投诉事件发生,仅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13%,远低于治疗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预防措施;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264-02

儿科是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儿科疾病的病情变化快,危急症较多,越来越多的医院均配备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它已经成为了医院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儿科急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降低了临床危急重症儿童的死亡率。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配备,护理技术,从而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进一步影响患儿的生存率及生长发育,防止各种不良事故的发生,降低临床上护理的差错。减少临床上诸多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儿科重症护理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6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结合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2.9±1.1)岁,监护时间为2~35d,平均(10.3±3.6)d。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5±1.5)岁,监护时间为1~34d,平均(10.1±3.1)d,两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包括一般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范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定期科室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必要时每周考核一次,纳入职称考核,安排相关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鼓励每位护理人员提高学历,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各项基本操作。由于患儿特殊的解剖生理,血管较细,穿刺较成年人困难,外加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属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特别提高穿刺水平和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②劳逸结合,合理排班,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尽量不让护理人员无故加班。③健全管理体制,随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现场考核,严格执行护理的“三查七对”,重点检查患儿的病情记录,与医生共同探讨病情,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征及药物使用情况,每天下午17:00固定时间进行工作例会,对每天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邀请当班医生参加,提出防范措施并对护理差错提出整改措施。④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使病房达到重症监护病房的使用要求,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调整病床,对存在感染的患儿进行隔离,防止感染传播。⑤根据特殊病情的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床边加装护栏防止患儿坠床,特别是对情绪不稳定的大龄儿童,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由于大部分患儿不配合,特别是幼儿,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针管滑脱的情况,应要求护理人员增加巡视病房次数。

1.3观察指标

①患儿死亡情况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③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由于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延误,病情较重,入院后监护3天死亡;治疗组无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患儿坠床,1例患儿发生感染,因沟通方式不对遭患儿家属投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无患儿坠床,无投诉事件发生,仅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13%,远低于治疗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情危重的患儿一般都是集中在儿科重症监护病史进行救治与护理,由于患儿这一特殊的人群,护理过程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要求均很高,不单单是要求病房护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每个管床护理人员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耐心。重症监护病房,每时每刻都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高度集中,工作压力较大,大多数护理人员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节问题的忽视,从而导致护理差错,由于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压力,导致护理人员的情绪和服务太多的消极,引发护理纠纷。相关报道指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的高发场所,而护理安全因素的忽视,是引发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2]。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高低,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程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护理管理机制是否健全,护理排班是否合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我们在儿科重症监护的过程中,需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讨论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照组中,由于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延误,病情较重,入院后监护3天死亡;治疗组无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患儿坠床,1例患儿发生感染,因沟通方式不对遭患儿家属投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无患儿坠床,无投诉事件发生,仅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13%,远低于治疗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美琴,连少蓉.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1-113.

[2]花芸,胡晓燕.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3-15.

[3]唐晶,周艳,张毓等.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4,28(2):139-140.

标签:;  ;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预防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