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开展表面微观几何结构的制备技术研究,对于有效地控制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光表面加工相较于其他表面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污染,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常用于固体表面微观几何结构的制备。常规的激光刻蚀系统采用曲率半径较大的聚焦镜,在微尺度加工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聚焦的激光表面织构加工方法,并研制了一套包括聚焦系统,调焦系统及传感器的加工装置。通过大量的实验对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在Si及Cr12Mo1V1表面分别加工出了最小线宽为2.30μm和3.14μm的表面微观织构。利用三维形貌仪和电镜对加工表面进行了观察,分别研究了激光能量、脉冲次数、聚焦位置、光纤直径、刻蚀环境及后期处理对单线刻蚀的几何结构尺寸的影响。借助三维工作台进行了间距为20μm-100μm不等的平行沟槽和网格织构的加工。用接触角测量仪JC2000A测量了去离子水和激光织构表面的接触角并和原始表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织构能明显增加液固体表面的接触角,且接触角增加的幅度随织构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可以通过表面织构的方式调控液固表面的润湿行为。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干摩擦、水润滑及油润滑条件下测试了激光织构表面的摩擦系数并和原始表面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微观织构可以有效的改善材料表面的摩擦性能。尤其在干摩擦条件下,20μm条纹织构使Si表面和Cr12Mo1V1表面的摩擦系数由无织构时的0.4降到0.1左右,磨斑区域也变得平滑且尺寸较无织构区明显减小。即微观织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表面织构改善摩擦特性的研究进展[J]. 工具技术 2018(04)
- [2].表面织构改善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08)
- [3].激光表面织构对磨角度对40Cr干摩擦特性的影响[J]. 应用激光 2019(06)
- [4].仿生表面织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气装备领域的应用前景[J]. 表面技术 2018(08)
- [5].40Cr圆形表面织构低温回火形变影响分析[J]. 机电技术 2013(05)
- [6].基于摩擦学的表面织构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工具技术 2011(12)
- [7].表面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研究进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8].浮法玻璃的铝诱导表面织构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8(05)
- [9].脂润滑下表面织构对摩擦特性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6(16)
- [10].表面织构化径向轴承的弹流润滑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1].铟强化椭圆复合表面织构润滑计算[J]. 机电技术 2012(06)
- [12].摩擦联结织构化处理的压力偏置及应力集中研究[J]. 重型机械 2020(05)
- [13].纳秒脉冲激光参数及激光路径填充方式对表面织构平坦化的影响[J]. 表面技术 2019(08)
- [14].基于表面织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舵翼热防护技术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07)
- [15].激光表面织构在摩擦学中的应用[J]. 材料保护 2012(05)
- [16].表面织构对椭球体-平面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 2014(12)
- [17].沟槽型表面织构对结合面刚度的影响[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8(06)
- [18].表面织构布置方式对高分子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 2018(02)
- [19].表面织构化对活塞环-缸套滑动副摩擦系数的影响[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07)
- [20].激光表面织构化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7(17)
- [21].表面织构在滚动轴承系统中的摩擦学分析[J]. 轴承 2019(03)
- [22].不同密度的微凹波纹表面织构的摩擦特性[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3].“表面织构技术研究”专题序言[J]. 表面技术 2016(09)
- [24].激光表面织构对不同材料干摩擦特性的影响[J]. 摩擦学学报 2014(04)
- [25].表面织构对含氟化物碳烟颗粒干摩擦性能影响[J]. 广州化工 2019(17)
- [26].表面织构激光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 工具技术 2018(11)
- [27].表面织构参数对液压马达滑靴副的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04)
- [28].仿生织构表面减阻的研究进展[J]. 冶金与材料 2017(06)
- [29].表面织构对界面接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实验力学 2013(04)
- [30].激光表面织构形状参数对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