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射频刀治疗子宫肌瘤54例分析
李晓光1王谷子2(1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即墨266200;2即墨市中医院山东即墨266200;)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17-02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波;多功能射频治疗仪;自凝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30岁以后的妇女,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取瘤体切除或子宫切除,对患者创伤较大。2003年6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5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病例均为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直径在1.5cm~5.0cm之间的女性患者,年龄31岁~48岁,平均(38±2.5)岁;其中壁间肌瘤46例,黏膜下肌瘤17例,浆膜下(不带蒂)肌瘤6例,宫颈肌瘤2例,多发肌瘤(2个~3个)12例,腺肌瘤2例;无生育史1例;肌瘤伴月经增多15例。全部病例均无凝血机制障碍、心脏病以及生殖道急性炎症等禁忌症。
2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仪器为BBT-RF-B型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配合专用(腺)肌瘤射频刀一套,专人使用);B超机(美国产GE2001B型超声波机,探头频率3.5MHz,专人操作)。所有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d~7d,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均正常。B超测量子宫肌瘤大小,子宫及其肌瘤的体积计算方法为(abm/6)cm3(其中a、b、m分别为子宫或肌瘤的3个径线值)。术前肌肉注射度冷丁50mg、654210mg、安定10mg,适度充盈膀胱,有节育环者术前需
取环。治疗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电极板置腰骶部,功率参数设置30w~40w。充分消毒外阴、阴道,在B超指示下探针探查肌瘤或瘤蒂附着部位及与子宫腔关系,并选择穿刺点及穿刺方向,若为带蒂黏膜下肌瘤,将治疗刀置蒂部近腔壁,绕蒂部凝切;如宽蒂黏膜下肌瘤、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将治疗刀插入肌瘤中心或一侧,B超纵切面和横切面观察确定刀在肌瘤内位置,刀尖端距浆膜层0.8cm~1.0cm,连接手柄,按压开关,自凝刀便在电脑控制下开始治疗,当阻抗百分比达100%时,治疗仪自动报警并停止治疗,将刀退出凝固好的部位,再次穿刺至肌瘤未凝固部分治疗。治疗过程分为气化期、凝固收缩期,治疗成功后在B超下肌瘤纵切面和横切面均显示为强回声的圆形光团。肌瘤小于3cm,可1次治疗2个~3个;大于3cm,1次最多只治疗2个肌瘤。术后可以不必住院,观察4h~6h即可离院。术后常规预防感染、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等治疗3d~5d。口服米非司酮12.5mg,3次/d,服用3个月;桂枝茯苓丸服用2个~3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了解临床症状并行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的大小变化等情况。
3结果
3.1疗效标准
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超复查结果及临床症状为
依据。治愈:肌瘤完全消除,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肌瘤体积缩小≥50%,临床症状好转;有效:肌瘤体积缩小20%~5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肌瘤体积缩小<20%或肌瘤增大,临床症状无改善。
3.2疗效观察
3.2.1术中情况5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min~51min,平均为(27±10.3)min,手术时间与穿刺难度、肌瘤大小、性质有关;术中反应有腹痛、出血、类人流综合征,其中腹痛多数为刀具穿刺时剧痛及治疗时下腹轻微胀痛(较穿刺痛轻),子宫腺肌瘤患者比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时腹痛重,其中1例改为异丙酚静脉麻醉;出血为3mL~50mL,平均(10.8±5.6)mL,出血量与穿刺次数成正相关。类人流综合征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缓慢、恶心呕吐等反应,经输液对症治疗好转。本组病例随访超过3个月者54例,超过6个月者49例。
3.2.2射频刀治疗前后子宫及其肌瘤体积变化射频刀治疗前子宫体积为(126.74±56.20)cm3,治疗后1个月为(113.26±48.33)cm3,治疗后3个月为(72.86±32.54)cm3,治疗后6个月为(63.58±29.45)cm3;射频刀治疗前肌瘤体积为(38.40±33.28)cm3,治疗后1个月为(24.35±16.75)cm3,治疗后3个月为(16.78±15.34)cm3,治疗后6个月为(13.65±12.78)cm3。射频刀治疗后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均进行性缩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3.2.3月经变化15例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的患者术后l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恢复正常者分别达到34.43%、81.97%、96.2%。月经正常者39例中有4例月经量轻度减少,1例明显减少,其余34例无变化。
3.2.454例患者治疗后疗效分析54例患者治疗后l个月、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30.14%,87.67%,96.97%;治疗后6个月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及直径<3cm的肌瘤治疗效果最佳,总有效率达100%;肌瘤治疗6个月后复查肌瘤缩小未超过50%者1例,第2次治疗3个月后缩小75%以上。
3.2.5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术后1个月阴道持续少许流血、或分泌物增多。宫颈黏连1例,无1例盆腔感染、子宫穿孔及损伤肠管或膀胱。
4讨论
目前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
手术治疗3种[1]。其中随访观察是指肌瘤小而无症状者,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减少体内雌、孕激素的产生或对抗雌、孕激素的作用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药物治疗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骨代谢等方面均有副作用,且疗程长、费用高、见效慢、停药后易复发。手术治疗适应症为肌瘤大于2.5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可行肌瘤切除或子宫切除术。开腹手术创伤大,子宫切除会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心理负担,可能致卵巢功能早衰和骨质疏松;腹腔镜及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其局限性,且手术复杂难以掌握、有一定的风险、治疗费用大、设备昂贵。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比较新的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但治疗费用大,医生和病人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之下,技术要求高,大多数医院不能开展,且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有导致卵巢早衰的危险[2]。射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毁损技术,国外用于治疗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已取得可喜疗效,它主要是利用射频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生的生物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发生脱水后凝固性坏死,然后逐渐吸收[3]。由于子宫肌瘤有病变相对局限和独立(有假包膜)、热耐受性差、超声影像清晰、经自然通道易于接触等特点,因此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技术易掌握,创伤微小,有着广阔的前景[4]。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方法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创伤小、可重复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兴微创技术,患者易接受,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6.
[2]姜陵.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33.
[3]MirzaAN,FornageBD,SneigeN,etal.Radiofrequencyablationofsolidtumors[J].CancerJ,2001,7(2):95.
[4]张晓群.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壁局限性收缩的诊断[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