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628400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1.中职学生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战略的实施,高等院校目前都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就造成了中职院校只能一再降低入学门槛、录取分数线偏低、生源质量总体来说较差的尴尬局面,学生进入中职院校以后,由于本身学习基础就差,学习过程当中缺乏主动积极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导致中职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就比较薄弱,大多存在厌学情绪。另外这些中职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社会经历,导致这些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均,对计算机学习兴趣有较大差异,加之之前的中学学习对计算机认识重视程度本来就存在很大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2.中职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计算机教材是计算机教学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由于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飞速,其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特别高,而中职计算机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发行,这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教材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当今中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在中职学校里面学到的很多知识都跟社会市场需要产生脱节,导致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很难胜任当今的社会工作需求。口耳相传,导致毕业生经常会跟学弟学妹们解释说,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根本没用,这些学弟学妹们也就会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放松了对这些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
3.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太过陈旧。尽管目前的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将计算机教学环境由传统的黑板教学环境转变成了网络教室、多媒体课堂等环境,但是大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更不用提他们的主观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了。
4.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中职计算机课程不仅注重的是理论基础,更倾向于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实践动手能力,即计算机操作水平。但就目前的中职院校评价体系而言,依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无论是笔试还是机考方式,其考点依旧还是固定的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取向就是死记硬背那些书本知识要点就能考试拿高分,其动手能力无法全面考查。这样也就背离了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进步不能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体现出来,这样极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5.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产生脱节。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传统教育历来的诟病,虽经多次教育改革,但中职院校当中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仍无明显改善。相当多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对于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仍不够熟练,根本不能胜任实际工作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总结其原因,大致就是可分为3点:其一,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上机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高,上机实践课时安排偏少,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上机操作练习当中;其二,中职院校学生本身由于底子薄,学习态度本身就不够端正,心理上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三,由于教育经费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本身数量就有限,设备更新频率比较慢,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优化策略
1.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1)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主动积极性。(2)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分层学习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自信心的形成,培养其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努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根据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由于当前计算机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作为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把当前社会上常用的一些计算机操作、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加入到课堂教学资源当中,让学生能与时俱进地学习到计算机技术,让计算机课堂能延伸到当前社会需求当中去。同时还要努力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放弃传统观念上课堂主宰观,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不是以完成教学目标去死板地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彰显出学生个性。
3.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践教学。针对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太过单一的现状,应对其进行改革,努力实现计算机学习评价方式多元化。广泛收集学生综合信息,对学生做出全面的、科学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另外要结合计算机课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可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考核,注重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考核。在此过程当中,还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的全面复合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应加大硬件投入,给予学生更多的上机操作的机会,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充分结合,让学生在社会需求的指导下,不断地在学中做、做中学,对计算机知识融汇贯通,全面发展。
中职计算机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对当前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不断开拓创新,转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知识,大力促进其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当中的创新型思维,为社会输送更多全面复合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