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度敏感型磁流体,热磁对流,PIV,数值模拟
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论文文献综述
连文磊,李强,宣益民[1](2009)在《温度敏感型磁流体热磁对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描述外磁场作用下温度敏感型磁流体热磁对流特性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回路中热磁对流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搭建了磁流体热磁对流回路装置,采用粒子示踪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磁流体的流速,用热电偶测量了磁流体的温度分布。通过实验值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磁场大小、不同热负荷,以及不同冷却温度下回路的运行特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连文磊,李强,宣益民[2](2009)在《基于PIV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磁流体无泵流回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无泵流冷却回路实验系统,采用粒子示踪测速技术(PIV)对整个回路中的流场进行了测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冷却功率下回路的流动传热性能,分析了磁场及温度场的协同作用对回路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在外加适当磁场及温差时可以持续流动,将热量从热端传递到冷端并循环工作;系统冷却性能受到磁场及温度场的协同作用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连文磊,孙慧,李强,宣益民[3](2008)在《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冷却回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自动冷却回路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功率、冷却温度、加热位置及磁场分布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在外加磁场及温差时可以持续稳定地流动,无须机械泵的驱动而实现热量的传输.流动速度及冷却性能受磁场与温度场协同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孙慧[4](2006)在《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自动冷却回路的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具有普通磁流体的磁性、流动性及其它许多特殊性质,而且与普通磁流体不同的是由于其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很大,因此很小的温度变化即可使其磁化强度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得到很大的驱动力推动磁流体流动。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自动冷却回路就是采用某些居里温度较低的温度敏感型磁流体作为流动介质,利用磁流体的温度特性、磁热效应等性质,不需要外加泵,只在外加磁场和温度场的作用下使其循环流动,实现能量的自主传输。 论文建立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在自动冷却回路中的流动与能量传输的宏观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回路中的磁流体在有无磁场作用时的流动情况,分析了不同体积浓度的磁流体、不同的磁场性质、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大小、方向、加热冷却功率以及加热相对位置等因素对自动冷却回路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6-06-01)
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温度敏感型磁流体无泵流冷却回路实验系统,采用粒子示踪测速技术(PIV)对整个回路中的流场进行了测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冷却功率下回路的流动传热性能,分析了磁场及温度场的协同作用对回路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在外加适当磁场及温差时可以持续流动,将热量从热端传递到冷端并循环工作;系统冷却性能受到磁场及温度场的协同作用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论文参考文献
[1].连文磊,李强,宣益民.温度敏感型磁流体热磁对流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
[2].连文磊,李强,宣益民.基于PIV技术的温度敏感型磁流体无泵流回路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
[3].连文磊,孙慧,李强,宣益民.温度敏感型磁流体冷却回路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4].孙慧.温度敏感型磁流体自动冷却回路的传热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