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绥远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绥远地区,社会文化,游记
绥远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颖[1](2019)在《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绥远地区社会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游记是旅人对旅途经历和见闻的记述,也是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随着绥远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西北开发”呼声的不断高涨、时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绥远成为国防前线的危机,一时间,政府官员、学者、新闻、海外华侨、技术专家、社会团体等纷纷赶赴绥远,以绥远为讨论对象的各类游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出。这些游记文献为时人展示了当时绥远地区的风土民情、方物特产、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本文对这些旅绥游记进行了梳理、分析,首先,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入绥人员游历绥远地区的主要目的有旅行、实业考察、新闻报道等,此时的游记按照旅人着述目的可以划分为游记类、调查报告类、新闻通讯类。二十年代游记主要以调查报告类为主,叁十年代游记主要以游记类和新闻通讯类为主。其次,游记中的内容涉及绥远地区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其中最为集中地反映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服饰、饮食、居所、出行方式、宗教信仰、礼俗等。再次,绥远地区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既体现了历史的承袭,又展现了近代化的发展;既有边疆地区的落后性,又有时人紧随时代步伐求得发展的进步性。虽然绥远地区在旅人的笔下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绥远正迈着近代化的步伐,向前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3)
陈慧,马晓玲[2](2019)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绥远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适当融入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来增强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项浩男[3](2019)在《1912-1937年绥远地区军阀政治与鸦片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绥远一直是鸦片泛滥非常严重的地区。政府愈是明令禁烟,鸦片的种植、吸食和贩卖就愈发蔓延。究其原因,是由军阀政治的本质决定的。为了支付不断上涨的军费、填补金融漏洞、稳固统治,绥远历任主政者采用"寓禁于征"的方式,从鸦片上攫取大量财富,鸦片收益成为绥远财政收入的支柱,军阀政治的经济基础。军阀对鸦片的依赖不可能禁种,农民种鸦片也是图"利",矛盾尖锐时农民以禁烟为由反抗。绥远地区的鸦片经济网络导致整个社会都无法摆脱鸦片的阴影。军阀政治滋生、滋润着鸦片经济禁而不衰。(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鲁楠[4](2018)在《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发展林业的举措——基于对植树造林活动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绥远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在民国时期得到重视,成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最主要措施。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宣传和规划,使植树造林成为全民性活动。由于各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异性,植树造林的成效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对绥远政府的积极宣传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对林业人才的培养等行为给予肯定。(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萨矗荣贵,阿茹罕[5](2018)在《民国时期绥远土默特地区蒙汉摊派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论述这一时期在土默特地区实行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即蒙汉摊派制度。蒙汉摊派制度的基础是由于清代开始在土默特地区设立厅,并在蒙古地区形成了"旗厅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到民国时期政府将厅的行政建制改为县,这样在土默特变成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蒙汉民族分治的情况下,一直都是蒙汉各支各差,并不牵混。民国以来却因摊派问题,蒙民苦不堪言,承受双重负担,"一羊而二皮",应付摊派也成为旗署要务。这问题也成为近现代塞外地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于冠中[6](2018)在《民国时期绥远地区保卫团史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卫团作为民国时期基层治安的重要武装力量,起源于清朝时期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在清后期因为绥远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加大而被废止。后因库伦蒙兵南侵与天灾导致匪患迭起,严重影响到绥远地区基层发展。乡绅为保护人身安全依照保甲制度开始建立民警制度,经过卢占魁等匪股的不断劫掠,民警制度被废止。为了更好地抵御匪患,保卫团应运而生,经过马福祥与吉鸿昌的改革,最终成为绥远政府倚重的基层防卫力量。(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8年09期)
费梦晗[7](2018)在《1928-1937年绥远地区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普是民国时期的科教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民国史的研究中,科普也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绥远地区在开发西北的浪潮中成为了有识之士的重要关注对象,因此对该地区科普活动的考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绥远地区的科普工作在自然灾害的背景下逐步开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当地主要产业为农业,但其生产方式极为粗放,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民众主要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生产,而对于科学生产知识与方法的储备较少,因此在气候条件较差时,容易发生灾祸。1928-1929年绥远地区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大约占到总人口的80%,受灾面积几乎涵盖全省,而这次灾害也催化了绥远地区科普的发展,在此之后绥远地区出现了专门的科普机构,来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农业科技方面,以此来提高民众的防灾抗灾能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普角度展开研究,对绥远地区的农业科普活动进行梳理,探析绥远地区在自然灾害背景下开展的农业科普活动特点。本文以1928-1937年绥远地区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农业科普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绥远地区开展农业科普的背景,探究绥远地区科普的展开与自然灾害及农业的关系。该地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基本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受自然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仍,赈灾主要采用应急机制,灾后的防治工作较少。其中对1928-1929年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出现,促使了该地专门科普机构的出现,其内容也主要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其次梳理了绥远地区农业科普活动,选取绥远农业学会做个案分析,探析绥远农业学会的科普活动。在梳理绥远农业学会历史沿革、学会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的基础上,探析该会的科普活动,以此来窥探绥远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史料整理分析,发现绥远农业学会在成立期间主要进行了叁项科普活动,出版科普刊物,进行科学调查及采集与整理标本。通过这些活动反映出绥远农业学会的科普状况,也间接的映射出绥远地区的农业科普状况。再次以绥远农业学会出版的科普刊物《绥远农业学会会刊》、《寒圃》、《绥农》为基础,重点分析《寒圃》中的造林专号,以此为例来探究绥远农业学会科普文本的特点。该专号中的科普文本引用的大量的科研成果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并且通过数据的对比更为直观的阐明科学道理,另外结合绥远的实际情况进行科普,将普遍的科学道理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具针对性。这些文章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大众化,对于提高民众的农业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其抗灾减灾能力也有积极作用。通过对造林专号科普文本的分析,从细节上反映出绥远农业学会的科普面貌。在对上述内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1928-1937年绥远地区的农业科普内容实用性较强。绥远地区科普在自然灾害的背景下产生,针对自然灾害普及科学知识,注重实用性,有利于提高民众抗灾减灾能力,这也为当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借鉴。另外该地的农业科普将农业科技知识本地化。绥远农业学会通过其科普刊物进行农学知识的普及,并将知识结合本地实际加以阐释,是将农业知识本地化的过程,这对当下的科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25)
安若玲[8](2018)在《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所属县保卫团问题研究(1916-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以来,匪患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由于清除匪患、清查户口的需要,北洋政府开始着手建立保卫团。南京政府之后也继续沿袭这样一项政策。本文利用多种民国档案和报刊资料,结合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以基层社会的民兵武装——绥远地区所属县保卫团为研究视角,对其历史背景、发展概况、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共叁章),结语、参考文献等四部分组成。前言简述了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前人研究概况、所用资料及创新之处等。本文第一章是保卫团设立的背景性探讨。主要介绍近代绥远地区各县的历史概况与匪患问题。第二章属于对各县保卫团发展状况的分析,包括保卫团的建立、改编、人员结构、军事训练、经费、配置等方面。第叁章属于对保卫团作用与局限的探讨,分别从社会治安、地方士绅把控下的保卫团等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还简要叙述了除保卫团以外的其他防匪组织以及保卫团最后的走向。结语部分总结了笔者对绥远地区各县保卫团发展的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8)
马秀敏[9](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役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政权统治,应对战时需要,国民政府在完善兵役制度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兵役法》,并多次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颁行了一系列的兵役法规,就军队建设、兵员增补、士兵服役、国民兵组织管理、士兵优待及奖惩、军人管理等诸多兵役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兵役制度。绥远省政府依据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的规定,结合战时作战需要和绥远地区的社会状况,也颁行了一系列兵役条例,开展征兵训练等项工作。同时,绥远省政府依据国民政府的相关规定,采取了强化基层保甲组织,落实户籍工作,办理通行证件等一系列举措,以确保兵役工作的顺利开展。绥远地区兵役政策的颁行和兵役工作的开展,对于军队建设和社会治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受训兵员以军队补给或正式组编成军的方式参与战斗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战事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的落实和兵役工作的开展效果有限。随着战事的告急,其弊端日益凸显。以绥远地区为例,基层役政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逃兵不断、抓丁普遍,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等弊政问题十分普遍,对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2)
王明亮[10](2018)在《民国绥远地区旅外学生研究(1912-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绥远地区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旅外学生开始出现,并且人数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由于绥远地处边陲,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绥远地区的旅外学生出现晚并且数量也不多,因而绥远地区的旅外学生群体往往被忽视了,或者只限于其中个别学生的研究。该群体为绥远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全面地认识绥远地区的近代化及旅外学生对之所做的贡献。本文以民国时期(1912-1937)绥远地区的旅外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全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五部分组成。绪论简述了选题缘由、研究资料、现状、方法等内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政治、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了清末民初绥远地区旅外学生群体形成的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他们的来源和构成、旅外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群体组织等情况,旨在对绥区旅外学生群体做一系统的分析,以期对其有个系统的认识;第叁章以旅外学生创办的报刊入手,通过对《绥远旅平学会学刊》的个案研究,分析所办刊物的宗旨、内容等,探究他们与家乡之间的互动;第四章从教育、社会风气、经济、政治这几方面论述了旅外学生给绥远社会带来的影响。结语简要评述了全文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负笈旅外求学到学成返乡,绥远旅外学生对地方的关注未曾间断,他们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通过组织学社、创办报刊、兴办教育等活动促进了绥远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兴办工厂、参政议政等活动促进了绥远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概言之,绥远旅外学生对绥远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推动了绥远地区的近代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1)
绥远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适当融入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来增强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绥远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颖.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绥远地区社会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2].陈慧,马晓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绥远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3].项浩男.1912-1937年绥远地区军阀政治与鸦片经济[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
[4].鲁楠.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发展林业的举措——基于对植树造林活动的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萨矗荣贵,阿茹罕.民国时期绥远土默特地区蒙汉摊派制度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于冠中.民国时期绥远地区保卫团史略[J].北极光.2018
[7].费梦晗.1928-1937年绥远地区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安若玲.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所属县保卫团问题研究(1916-1937)[D].内蒙古大学.2018
[9].马秀敏.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役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8
[10].王明亮.民国绥远地区旅外学生研究(1912-1937)[D].内蒙古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