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瘿木自身形成的特殊过程,使之数量很少,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瘿木的人工栽培,所以造成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进行瘿木的基础性研究,为瘿木的商业化栽培、改变原材料的短缺现象,提供有力保障。本研究以毛白杨为实验材料,以天然高毒根癌农杆菌为病原,使之侵染毛白杨,探索寄主树木发病后酶活性、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释放量、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等的含量动态变化,阐明毛白杨对根癌农杆菌侵染后的病害生理响应,揭示瘿木形成的过程和生理生化机理,为人工调控瘿瘤和树体生长,初步探索培育瘿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酶活性分析表明,接种根癌农杆菌后,SOD(超氧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幅度提高,清除了侵染时植株体内产生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减弱活性氧对寄主的危害,同时毛白杨为了抑制根癌农杆菌进一步侵染,激发PPO(多酚氧化酶)活性,氧化酚类物质形成大量的醌和木质素,沉积在细胞壁周围,将病原菌限制在接种点部位。但是,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幅度比较小,基本保持在对照水平,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PAL对病原物的侵染不是很敏感。总体来说,SOD和CAT对根癌农杆菌最敏感,POD和PPO次之,PAL敏感性最差。激素分析表明,接种根癌农杆菌后,T-DNA序列中的生长素合成酶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开始表达,接种处细胞无限制分裂和生长,形成肿瘤,肿瘤成为整个树体的生长中心,也成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场所,导致接种部位和瘤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最高。两种激素向下运输到接种下方韧皮部的比较多,向上运输到接种上韧皮部和叶片中的比较少,所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树体内的分布分别是接种处>瘤>接种下方>根>叶>接种上方,接种下方和接种处>瘤>接种上方>叶>根。由于瘤中合成较多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导致接种部位乙烯释放量增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各种激素共同作用影响寄主的生理活动。毛白杨接种根癌农杆菌后,对其它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树高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当年地茎的粗生长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较低,并且衰老的速率和程度都比对照高;根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根系活力显著低于对照。光合性能分析表明,接种根癌农杆菌后,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尤其是在早晚各环境因子都不利的情况下,光合性能表现得就更差;蒸腾速率和对照在数值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叶片内部细胞间隙面积、气孔开度、气孔频度可能受到影响,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反应迟钝,时期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