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B区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肝胆结石病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果各项指标、生活质量评分、SAS以及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相较于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效果
目前,肝胆结石病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因结石位置的不同,含有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等[1]。肝胆结石疾病比较复杂,病变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泛,这无疑给患者治疗增加难度。若是治疗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患者机体的不良反应,并且复发的隐患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有影响,其生理、心理也会有所威胁。此项研究通过对肝胆结石病患者治疗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肝胆结石病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从33岁至65岁,平均年龄(48.12±2.59)岁,肝总管7例、胆总管29例,胆囊4例;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从34岁至69岁,平均年龄(46.98±2.71)岁,肝总管5例、胆总管26例,胆囊9例。此项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行CT、彩超等基础检查,医护人员根据结果对结石的位置以及数量进行记录,做好禁食工作,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取患者平卧位,于肋缘使用手术刀切口,暴露胆总管,根据检查的部位取出结石,针对胆囊结石数量较多的情况,切除胆囊,利用胆道造影观察结石是否完全取出,给予相应的病灶清理,放置引流管,给予抗生素。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治疗。给予患者二氧化碳气腹,确定穿孔位置,从腹腔进入,将胆囊动脉予以切开,分离胆囊,于患者胆囊管部位防治吸收夹,找准位置予以切口操作,经过剑突下穿孔,利用纤维胆道镜取出结石。使用医学溶血对胆道进行清洗,留置引流管。手术后,给予两组患者营养液、抗生素等。手术后第三天将引流管取出。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结果,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对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疼痛、切口感染、脏器损伤、结石残留等[2]。评估生活质量评分,有心理、社会、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肝胆结石病患者,其肝胆组织出现结石便是主要症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到寄生虫感染、胆汁滞留等因素的影响。肝胆结石病患者会有肝区疼痛、发热等表现。这无疑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对其生理以及心理都有危害,若是病情严重不予以控制,会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肝胆结石由影像学CT、彩超等进行诊断,对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实施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患者会有明显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出现,应该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睡眠质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掌握疾病发展情况,及时就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使医生手术视野更加开阔,并且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治疗效果明显。但是针对急性胰腺炎等患者应该予以开腹术治疗。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向华,黄攀科,杨军,等.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1):1119-1122.
[2]石建伟,姜振国.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