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性研究

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性研究

论文摘要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和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白实施以来,一直备受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当前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适应存在着不少问题。本研究以湖北省大学生“村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化相关理论,从先赋性特征、人力资本、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一般。具体表现为,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工作技能适应水平较低;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心理层面,大学生“村官”普遍没有很好适应村官工作,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同度不高。第二,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的先赋性特征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对其工作适应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先赋性特征方面,家庭所在地对其工作适应水平产生影响。在人力资本因素方面,大学生“村官”的文化程度和全职工作经历对其工作适应水平产生影响。第三,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的再社会化环境因素对其工作适应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父母的态度、大学生“村官”获得的工作培训、上级组织对村官工作的重视度、大学生“村官”与基层干部的交流程度以及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都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从社会化理论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既受到初次社会化结果的影响,而且受到其再社会化环境因素的制约。论文最后就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研究
  • 1.3.1.1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 1.3.1.2 关于大学生"村官"产生背景的研究
  • 1.3.1.3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的研究
  • 1.3.1.4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关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
  • 1.3.2.1 职业适应性的概念
  • 1.3.2.2 国外学者对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
  • 1.3.2.3 国内学者对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
  • 1.3.3 简要评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理论依据
  • 2.1.1 社会适应理论
  • 2.1.2 社会化理论
  • 2.2 核心概念
  • 2.3 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及分析框架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假设
  • 2.3.2.1 先赋性特征因素假设
  • 2.3.2.2 人力资本因素假设
  • 2.3.2.3 社会支持因素假设
  • 2.3.3 分析框架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方法
  • 2.4.2 资料分析方法
  • 2.5 研究的创新点
  • 2.6 调查地点及样本基本情况
  • 2.6.1 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 2.6.2 调查地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
  • 2.6.3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3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现状
  • 3.1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技能适应现状
  • 3.2 大学生"村官"的人际关系适应现状
  • 3.3 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适应现状
  • 3.4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总体水平
  • 4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先赋性特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
  • 4.1.1 性别
  • 4.1.2 是否独生子女
  • 4.1.3 家庭所在地
  • 4.1.4 小结
  • 4.2 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
  • 4.2.1 政治面貌(是否党员)
  • 4.2.2 文化程度
  • 4.2.3 工作经历
  • 4.2.4 小结
  • 4.3 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的影响
  • 4.3.1 家庭支持
  • 4.3.2 工作环境支持
  • 4.3.2.1 培训状况
  • 4.3.2.2 上级组织的重视情况
  • 4.3.2.3 与基层干部的交流情况
  • 4.3.3 社会舆论支持(职业声望)
  • 4.3.4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基本结论
  • 5.2 相关讨论
  • 5.3 相关建议
  • 5.4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年轻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护理 2020(01)
    • [2].癌症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04)
    • [3].应对方式对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06)
    • [4].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皮肤并发症及适应水平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09)
    • [5].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天津护理 2016(02)
    • [6].贵州省在校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现状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09)
    • [7].告知策略对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13(12)
    • [8].院外延续强化教育对肠造口病人适应水平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4(09)
    • [9].癌症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07)
    • [1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 [11].大学新生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05)
    • [12].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水平的评价问题研究——基于能力视角[J]. 未来与发展 2013(10)
    • [13].肠造口患者的适应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09(22)
    • [14].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医学与社会 2020(07)
    • [15].基于适应水平理论视角的办公家具设计区隔性与联络性分析[J]. 包装工程 2018(06)
    • [16].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对农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08)
    • [17].“开放型”美术习作练习的设计[J]. 新课程(教师) 2009(02)
    • [18].53例结肠造口病人适应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 护理研究 2016(08)
    • [19].造口患者适应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5(01)
    • [20].幼专生分离——个体化水平与学校适应水平的关系研究[J]. 高考(综合版) 2015(04)
    • [21].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滑坡现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6)
    • [22].乐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述评[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6)
    • [23].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术后适应水平的影响[J]. 现代医学 2019(03)
    • [24].公共休闲供给的参考价格运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6)
    • [25].企业新员工人格特征对工作适应的影响——以政治技能为中介[J]. 生产力研究 2020(04)
    • [26].学前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课堂适应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16(04)
    • [27].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的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05)
    • [28].不同跨文化适应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元话语使用倾向[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0)
    • [29].驻疆某部新兵新训前后适应不良情况比较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2)
    • [30].高等职业院校护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18)

    标签:;  ;  ;  

    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