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青年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多组结构方程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压力反应和应对风格的现状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应对风格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中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结论是:1、大学生整体的压力感并不是很严重,大学生压力感排在前五位的是择业压力、情绪压力、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压力;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城市、乡村)、是否独生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的整体压力感以及各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大学生整体的压力反应不是很严重,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城市、乡村)、是否独生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的整体压力反应以及各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大学生的应对风格以问题应对、情绪应对为主,采取灵活应对、异常应对的学生较少;大学生的应对风格在性别、年级、家庭来源以及是否为独生上存在差异。4、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的直接相关,其中对大学生压力反应影响较大的是情绪、人际、挫折、健康与学业此五方面的压力感。5、不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情绪应对风格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压力反应显著高于灵活应对风格、问题应对风格的大学生。6、大学生的应对风格在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
  • 1.2.2 应对及应对风格的研究现状
  • 1.2.3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风格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路线
  • 2.1 研究假设
  • 2.2 研究方法
  • 2.2.1 被试
  • 2.2.2 研究工具
  • 2.2.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3.2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特点
  • 3.2.1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一般状况
  • 3.2.2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差异
  • 3.2.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性别差异
  • 3.2.4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城乡差异
  • 3.2.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
  • 3.3 大学生压力反应的特点
  • 3.3.1 大学生压力反应的一般状况
  • 3.3.2 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年级差异
  • 3.3.3 大学生压力反应的性别差异
  • 3.3.4 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城乡差异
  • 3.3.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差异
  • 3.4 大学生应对风格的描述统计量
  • 3.5 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
  • 3.5.1 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相关分析
  • 3.5.2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对总体压力反应的回归分析
  • 3.5.3 不同应对风格对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影响
  • 3.5.4 不同应对风格下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分析
  • 3.5.5 应对风格在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3.5.6 不同应对风格下总体心理压力感与总压力反应间的回归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讨论
  • 4.1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分析
  • 4.1.1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分析
  • 4.1.2 关于大学生压力反应状况的分析
  • 4.2 关于大学生应对风格状况的分析
  • 4.3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风格的关系研究结果分析
  • 4.3.1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关系的研究结果分析
  • 4.3.2 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分析
  • 4.3.3 应对风格在心理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1.1 以应对风格为研究对象
  • 5.1.2 将心理压力细化成压力感与压力反应两个部分
  • 5.1.3 探讨了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的关系
  • 5.1.4 对于应对风格调节效应的统计分析
  • 5.2 本研究的局限
  • 5.2.1 取样不够全面
  • 5.2.2 无法完成对于应对中介效应的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公交司机压力感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7)
    • [2].从学生压力谈教育的本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0)
    • [3].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现状调查研究[J]. 重庆医学 2015(04)
    • [4].幼儿在“生活场”中的体验与成长——以“好书交换站”生活实践为例[J]. 福建教育 2017(Z3)
    • [5].资讯[J]. 家庭生活指南 2017(04)
    • [6].影拓压感触控笔提供2048级压力感应[J].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3(04)
    • [7].和压力做朋友[J]. 少年心世界 2014(02)
    • [8].绩效薪酬对工作压力感的影响研究综述[J]. 商场现代化 2014(33)
    • [9].汽车前风挡能支持压力感应的用处[J].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02)
    • [10].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特点的实证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04)
    • [11].孔雀心理是否给你带来压力感?[J]. 新教育 2020(06)
    • [12].师范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7)
    • [13].西安市某985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4)
    • [14].浅谈三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及调试[J]. 大家 2012(12)
    • [15].快速减缓压力的六种方法[J]. 英语世界 2017(12)
    • [16].绩效薪酬对工作压力感的影响研究综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14)
    • [17].初中生学校压力感、情绪反应和非情绪反应相关性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8].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差异的比较[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19].大学生学业压力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语文学刊 2014(02)
    • [20].两性问答[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1(09)
    • [21].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调查[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04)
    • [22].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感调查——以黄石地区为例[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影响的调查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2013(02)
    • [24].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的实证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02)
    • [25].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及相关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11(10)
    • [26].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特点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
    • [27].当“坏情绪”突然来临[J]. 心理与健康 2009(08)
    • [28].奔四男士最郁闷 小动作来减压[J]. 医药与保健 2011(06)
    • [29].职业经理人工作压力感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9(26)
    • [30].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特点的实证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1)

    标签:;  ;  ;  ;  

    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