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分析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分析

论文摘要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全球碳平衡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碳循环与碳储量的计算方法上,材积源-生物量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并能满足估算精度要求,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优势树种(组)材积源-生物量关系进行碳储量估算,也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国家和区域碳计量计算较好方法。岷江上游是典型的亚高山区,该区域的森林碳储量大小、组成及动态变化状况具有北半球中高纬度和亚高山的森林特点,在地理区域和森林类型方面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域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的组成、动态变化及优势树种组(暗针叶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变化及老龄林生物量动态特征,分析了碳储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目的是揭示岷江上游亚高山区森林地上碳储量分配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可为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进行区域碳储量研究提供范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表明岷江上游现有森林面积8.39×105hm2,碳储量5.87×107Mg·C,其中针叶林碳储量占84.73%,阔叶林碳储量占15.27%,岷江上游森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69.97 Mg·C·hm-2,冷杉林所占面积和碳储量最高,碳密度最大。防护林面积和碳储量最大,特用林碳密度最高。人工林面积和碳储量分别占天然林面积和碳储量的20.3%、7.95%,人工林碳密度为天然林的37.80%。人工林面积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碳储量与碳密度却较小。岷江上游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成、过熟林当中,占林分总碳储量的72.21%,碳密度随龄组的增大而增加。岷江上游林业用地和有林面积所占比例较高,但各县分配不均,森林平均覆盖率为34.50%。(2)岷江上游森林在1992-2006年期间,碳储量增加了10.32×106Mg·C,平均年增长率为1.52%,年固碳量为0.12.0×106Mg·C·a-1,森林面积增加了38.82%,碳密度从80.06Mg·C·hm-2降低到69.97Mg·C·hm-2,平均年降低0.9%。冷杉面积和碳储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云杉面积和碳储量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用材林面积和碳储量减少,防护林面积和碳储量不断增加,特用林面积、碳储量及碳密度呈现增加,其他森林类型碳密度呈现下降。岷江上游碳储量在成、过熟林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所占比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目前仍然是成、过熟林碳储量所占比例高;中龄林和近熟林生物量碳密度呈现增加趋势,幼龄林、成、过熟林碳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在此期间林业用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不断增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9.66%。(3)岷江上游暗针叶林中的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较高,中龄林、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较低,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龄林和近熟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幼龄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中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大,为1.3%,其次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为0.8%,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小,为0.7%;海拔3600~3800 m的生物量碳密度最大,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段;海拔3000~3400m处的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高,为1.03%;半阴坡和半阳坡的生物量碳密度高且年增长率大,阳坡生物量碳密度低,年增长率小,阴坡界于两者之间;过去20多年,岷江上游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997-2002年,生物量碳密度年平均增长率为1.15%,高于其他调查期间碳密度年增长率。(4)1988-2002年期间,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密度净增量为27.311±15.58Mg·hm-2,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930±1.091Mg·hm-2·year-1 ,平均每年枯损率为2.271±1.424Mg·hm-2·year-1;地上生物量变化受各径级保留木生长量、枯损量及进界生长量影响,其中20~40cm径级保留木生长量与生物量净增量最大,>80cm径级生物量增量最小,40~60和60~80cm径级生物量在调查期间净增量出现负增长;岷江上游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具有时空间异质性,同一样地在不同调查间隔期或同一调查期间不同样地间生物量变化不同,不仅是增量数值大小差异,还表现为生物量增量的正负差异。(5)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子、海拔、人口、森林年龄、面积和碳密度等要素对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的影响。表明温度和降水与碳储量呈正向关系,降水影响更大,海拔与碳储量呈负向关系;人口密度与区域碳密度呈对数下降关系,随着人口密度增大碳密度呈下降趋势;森林年龄是影响碳储量的内在因子,区域整体各龄组碳储量增加而碳密度在幼龄林、成、过熟林呈现下降,固定连续调查样地各龄组碳储量与碳密度呈现增加;森林储量变化主要受森林面积和碳密度影响,岷江上游碳储量积累主要来自于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碳密度在研究后期呈现增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关系
  • 1.2.2 陆地生态系统与碳循环关系
  • 1.2.3 森林生态系统与碳循环关系
  • 1.2.4 国内外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及自然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植被
  • 2.3.1 常绿阔叶林
  • 2.3.2 常绿落叶阔叶林
  • 2.3.3 针阔混交林
  • 2.3.4 暗针叶林
  • 2.3.5 亚高山灌丛和草甸
  • 2.3.6 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
  • 2.4 土壤
  • 2.5 地质与地貌
  • 2.6 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分布格局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资料来源
  • 3.2.2 估算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森林生物量碳组成与分配
  • 3.3.2 不同林种碳储量分配
  • 3.3.3 不同地理区域碳密度分布格局
  • 3.3.4 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组成
  • 3.3.5 各龄组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配特征
  • 3.3.6 土地利用状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树种生物量碳分配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4.3.2 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碳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4.3.3 不同龄组森林生物量碳分配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4.3.4 人工林生物量碳变化特征
  • 4.3.5 森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亚高山区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材料来源与数据补充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龄组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
  • 5.3.2 不同海拔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
  • 5.3.3 不同坡向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亚高山区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生物量计算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
  • 6.3.2 地上生物量径级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 6.3.3 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 6.3.4 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7.2.2 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气候因子影响分析
  • 7.3.2 人口与碳密度关系
  • 7.3.3 年龄与森林碳密度的关系
  • 7.3.4 面积、碳密度与碳储量变化关系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存在问题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2)
    • [2].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估算分析——以镇沅县为例[J]. 绿色科技 2020(06)
    • [3].长江流域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4)
    • [4].1973~2013年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2)
    • [5].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分碳储量估算[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2)
    • [6].基于穆棱市下属林场的森林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的研究[J]. 森林工程 2019(05)
    • [7].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J]. 陕西气象 2018(03)
    • [8].近15年中国省域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4)
    • [9].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7(10)
    • [10].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经济视角[J]. 生态经济 2017(08)
    • [11].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2)
    • [12].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动态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1)
    • [13].虎榛子碳储量回归模型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7)
    • [14].松嫩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5)
    • [15].内蒙古东部山杏碳储量回归模型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6].6个时期盐城滨海湿地植物碳储量变化[J]. 湿地科学 2014(06)
    • [17].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森林碳储量估算——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7)
    • [18].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与发展展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0)
    • [19].封育对宁夏典型草原地下碳储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13(03)
    • [20].浙江省竹林地上碳储量的时空动态模拟及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 [21].基于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安徽森林碳储量特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 [22].中国湿地碳储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 [23].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结构多样性与碳储量的变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 [24].广东木荷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0)
    • [25].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26].广西不同林龄硬阔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生态学杂志 2017(06)
    • [27].不同林龄尾巨桉林植被碳储量分配格局[J]. 桉树科技 2017(02)
    • [28].火干扰强度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植被碳储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 [29].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现状研究[J]. 现代园艺 2016(15)
    • [30].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森林碳储量估计[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  ;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