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玲逄瑞莲王存玉(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中图分类号】R245.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98-01
痛经是指行经前或行经期出现下腹疼痛而影响生活及劳动者称痛经。多因血瘀或寒凝致气机运行不畅,脉络阻滞不通引起,其中实症者经前或经期下腹疼痛、拒按、行径不畅、经色紫暗、带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而虚症者经后疼痛,得温或按之则舒,经色淡而量少,常伴有疲倦、头晕、纳少、心悸等症状。以上之经痛之症在依照个人的经痛确切时间之前施灸预防痛经,经期施灸治疗痛经均有效之。现总结如下:
1方法
首先了解患者每月痛经发生的准确时间,若经前痛经则在经前三天,每日一次艾灸防之;如果月经来潮后痛经,则待来潮后立即灸之,每日一次至不痛为止。具体做法:在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选“中极穴”,以其为圆心、1.5cm为半径画圆形面积,在其内由圆心逐渐向外的该圆中旋转艾灸。点燃艾条前先在艾条离顶端一寸处作标记,点燃艾条后先对准中极穴艾灸,距离以感温热但不烫为度,由中心向外旋转灸之,待病人感温热舒适时,便可反复旋行,如果过烫可调灸距,艾灸燃至标记处停灸。再在灸区贴麝香止痛膏,并用手掌按实,使之充分贴合。每日一贴至效之。
2效果
一般灸20次可以止痛达治疗目的;灸6次达预防目的。有效率达90%,无不良反应。
3讨论
艾灸可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止痛目的[1];热作用系借热传导使盆腔的卵巢动脉(腹主动脉分支)、子宫动脉(腹下动脉分支)及其在盆腔内的分支区内血循环改善而解除局部血液淤积,达活血化瘀而止痛目的[2];所用的止痛膏中的麝香芳香走窜,为良好的芳香开窍药[3],与乳香配伍有化瘀止痛作用。乳香为活血化瘀要药,通利血脉、消散淤血、促进血行、活血止痛[4]。干姜为温里药,有温中散寒作用,利于通经活络而止痛[5],由于所采取的中极穴及该穴上一寸处的关元穴均为治疗痛经的要穴,主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故该方若在确切时间内以上方为手段防治痛经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俞大祥.《中医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⑴出版P326[1]P125[4]P147[3]P97[5].
[2]姚珍恺.妇产科学及护理.安徽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2)出版P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