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

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

论文摘要

19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和当时出版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1980年代出版界策划出版的“丛书”、“文库”对“文化热”、“方法论热”、“美学热”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著名的有“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学术文库”;“新知文库”等等。在文学艺术领域,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文艺探索书系”影响很大。1980年代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巨大变化。就文学艺术而言,1980年代文艺思潮波澜丛生,它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让我们想起这个世纪之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时代最为敏感的神经,文学艺术经历了198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天翻地覆的变革,自然有着自己的脉动。同时,1980年代的文学艺术也有着“超越”艺术自身的力量,那就是它被赋予变革社会的激情和能量。同1990年代的艺术相比,也许它显得不安分,甚至幼稚,但它那种清醒的变革意识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对民族对社会有所担当的道德激情和勇气与1990年代迥异。何况,并不能把1990年代与1980年代截然分开,19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在某种意义上的成熟同样与1980年代文艺实践密切相关。历史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回顾八十年代文艺思潮,是极有意义的。本文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即从“文艺探索书系”系列来探讨1980年代几种主要文艺思潮。1980年代文艺思潮作为一种“潮”,它不单单是指一种批评,一种艺术理论,或是某种流派的艺术创作而言。作为文学艺术之“潮”,它实际是理论、批评、创作和读者审美需求共同促成的某种社会潮流性力量,潮之所以为潮,是这些共同的合力,当然这合力又来自于更深层的某种变革的社会需求。从整体上来研究1980年代文艺思潮,有相当高的难度,构成文学思潮的因素复杂多变,每一思潮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的,同时涉及的材料也非常庞杂。本论文从“文艺探索书系”这一“窗口”着眼,有利于把握材料,尽可能从整体上来论述1980年代几种主要文艺思潮。“文艺探索书系”系列收入1980年代中期以来具有高度“探索”意味的理论、批评文字和艺术创作,有着站在“潮头”的自觉意识。书系的这种不以理论、批评或是创作分类,而只是唯“潮头”是瞻的选编原则,为我们今天以该书系研究1980年代文艺思潮提供了一个脏腑俱全的“麻雀”。书系不同系列表达的方式不一:文艺理论直接阐明,批评文字借助批评和研究对象来表达,艺术创作只是在作品的“背面”曲折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这些为我们完整地研究文艺思潮提供了可能。通过对书系系列中典型理论著作,批评文字和文学作品梳理分析,我们将发现恰恰就是它们共同的合力构成了1980年代那些大大小小的文学潮流。论文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书系产生的时代背景。1970年代末-1980年代早期文艺界要求变革的反映主要是在“思想解放”层面上。思想解放的第一步,最明显的就是反抗传统的方式仍然是凭借传统的方式。只是到了198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新潮”,这也就是新启蒙阶段的文艺状况。“文艺探索书系”正是敏感意识到了此一时期文艺的这种新的“探索”倾向而出现的。通过对书系出现的这一时代比较分析,指出书系本身就是时代潮流的产物,是1980年代文学潮流的产物。二是“文艺探索书系”的主要内容。书系选择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书系对自己编选的“代表性”是这样理解的:书系兼收创作和理论。创作部分除了按题材形式选编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外,还将出版个人的探索集和某一方面多人探索的作品集。理论部分均为组织撰写的专题论,包括文艺基础理论和作家作品研究。突出强调“探索”二字,选择一些探索色彩浓厚而又确实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突破和超越的作品。通过对书系内容的梳理和分类,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书系所包含的理论批评、作家作品研究和艺术创作这几个方面内容。第三部分是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所谓文艺思潮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艺术创作、理论、批评以及阅读鉴赏背后的起支配性作用的文艺观念。一方面是这种起支配性的共同观念促使创作、理论、批评和读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艺之“潮”,而同时这些创作、理论、批评等本身作为文艺观念的部分又参与和推动了文艺思潮发展。文艺探索书系系列本身就是1980年代文艺思潮的产物,同时它也是当时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结合书系具体作品来阐述主体性文艺思潮、本体论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需要作说明的是,一种类型的文艺思潮不能象逻辑学上的类别概念那样被规定,我们说书系主要反映这样几大思潮,并非说仅仅是只反映这样几种,也不是这样几种思潮只在书系中得到反映。只是表明这几种思潮在当代非常有代表性,而书系对此有着非常明确的表现。其他类型的文艺思潮也在书系中有反映,只是我们选择的角度不一样,就不作专门论述。一件作品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整体,不是一个类型的例证,作为抽象的文学思潮类型只是对具体历史作品的概括。这几种文艺思潮在1980年代影响很大,而书系所选系列作品则从理论到创作多个方面很好地反映了这些重要现象。比如主体论文艺思潮,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鲁枢元“文艺心理阐释”等,以文艺理论的方式从正面阐释文艺主体;赵园的“艰难的选择”,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分析研究来阐释艺术主体性;魏明伦的“苦吟成戏”,残雪的“突围表演”,则表现出作家艺术创作中对主体性的伸张。文艺探索书系既是1980年代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有力地推动了其时文艺思潮的发展,参与了“历史”的创造。有关主体性的论争,艺术真实的讨论,艺术与科学的问题等等,都曾引起文学界、知识界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对当时和其后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书系许多著作不仅在198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即使进入1990年代,仍有许多不同的出版社一版再版,其影响可见一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关于“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的有关研究概述(学术史综述)
  • 1、关于“文艺探索书系”的研究
  • 2、关于文艺思潮的研究
  • 一、“文艺探索书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期的文学艺术变革
  • 2、1980 年代中期文学艺术出现新的变化
  • 3、出版业与1980 年代文学艺术发展
  • 二、“文艺探索书系”的主要内容
  • 1、文艺理论的探索
  • 2、作家作品研究
  • 3、艺术创作领域的探索
  • 4、强烈的探索与实验精神
  • 三、“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
  • 1、“文艺探索书系”系列是当代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文艺思潮概说
  • (2) 书系系列所表现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
  • 2、“文艺探索书系”系列所反映的主要文艺思潮辨析
  • (1) 主体性文艺思潮
  • (2) 本体论文艺思潮
  • (3)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 (4)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 小结
  • 1、文艺探索书系与 1980 年代文艺思潮
  • 2、书系非常集中反映当代文艺思潮
  • 3、强烈的探索与实验精神
  • 4、客观历史地评价当代文艺思潮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文艺探索书系与当代文艺思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