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高兴元(新疆喀什岳普湖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疆喀什844400)
摘要:德育渗透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作,而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生源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德育问题相当突出。本文就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成因,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问题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技能型人才却是求贤若渴。社会技术层的人员主要是集中在中职院校中,但是这些院校普遍只追求学生的技术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社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生产人员自身的素质是有一定要求的,也只有高素质的技术型劳动者才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重对学生进行各种公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1.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对现代中职课堂的影响是学生几乎人人带着手机来上课,很多中职教师都曾发现,有学生上课接打电话、发短信、玩手机游戏等无视课堂的行为。而现代社会通信方式不断丰富,如QQ、微信、社交网站、米聊等等各种联系方式在不断普及,无疑会对学生德育产生影响。另外,非理性的追星消费、攀比心理作祟,导致对名牌和财富的盲目追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甚至包括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对爱情的懵懂追寻。这些都会导致广大学生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减少,学习中不用心,考试靠作弊,这些都是目前职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2.职校德育工作面临困境。中职学生是初中毕业之后来职校进行学习的,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心理发展阶段论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容易有叛逆意识。而这一阶段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不断树立“三观”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追求所谓的个性和英雄主义。
3.职业教育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现阶段职校德育课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教材陈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很多学校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来看,来职校学习的学生以追求获得技能为主要目的,偏理论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不受欢迎。这些无疑会降低职业教育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1.正确认识“学好专业技能”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之间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地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个人信念、对人对事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技能轻德育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真正能做到全面发展。
2.给德育工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当前社会变化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技术支持下的个性过分张扬等。面对这些问题,教育者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是职教性的体现。
3.加强对德育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德育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德育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德育课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德育课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德育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首先,德育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学会甄别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提高他们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提高中职生的做人原则及做人的标准,以切实提高其整体素质。其次,要把品德修养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德育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学校应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德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新的方法和途径,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