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预后甚差。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在多使用微血管密度(MVD)来评价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MVD与肿瘤的侵袭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都依其组织病理学为基础,并由肿瘤生物学特性所决定,多层螺旋CT(SCT)的应用为H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将SCT征象通过病理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照分析,探讨影像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HCC的VEGF、PLGF表达及MVD与螺旋CT增强征象之间的关系,探讨CT估计HCC新生血管状态、侵袭转移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加深对其CT影像病理基础的认识,对提高肝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HCC标本39例进行分析,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其中男30例,女9例,年龄32—81岁。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氧化物酶连接法(SP)按常规步骤进行,检测瘤内VEGF、PLGF及MVD的表达,采用在400倍视野下分别计数,判断病理分级,统计VEGF、PLGF及MVD之间阳性表达关系。使用GE LIGHT SPEED 16螺旋CT机,先平扫后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碘对比剂欧乃派克80—1 00mL.注射速度为3.0-4.0mL/s。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50-60S)和实质期(90-1 20S)三期扫描,扫描参数均为1 30KV,250—300mA,层厚、间隔为5—10mm,螺距为1.0,必要时采用3-5mm层厚。分析术前CT征象,包括肿瘤的大小、边缘(有无假包膜形成)、侵袭转移性及增强类型(动脉血供型、动静脉双重血供型、少血供型)等。并统计各CT征象与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的关系。应用SPSS 13.0版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EGF、PLGF、MVD在HCC中的表达及关系39例HCC中VEGF阳性表达33例,阳性率为84.62%;PLGF阳性表达30例,阳性率为76.92%;MVD的变化范围为16—59,平均值(x)为32.79,标准差(s)为14.25。VEGF与PLGF在HCC中的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x2=7.59,P=0.018)。肿瘤组织VE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值分别为35.67±13.63和17.0±1.41,差异明显(P=0.002);PLGF阳性、阴性表达时MVD平均值分别为35.46±14.02和23.89±11.69,也同样存在差异(P=0.031)。HCC中PLGF的表达及MVD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34)。2.HCC的SCT诊断结果39例HCC中,肝动脉供血型26例,占66.67%,其次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10例,占25.64%,少血供型3例,占7.69%。肿瘤直径>5 cm者18例,≤5cm者21例;有较完整假包膜者11例,28例见不完整包膜或无假包膜。在13例高危组病例中,有4例在肝内见子灶形成,2例同时并有门静脉瘤栓和肝门淋巴结转移,5例见门静脉瘤栓形成,2例有腹膜后淋巴结及肾上腺转移。3.肝细胞性肝癌CT增强特征与VEGF、PLGF表达及MVD之间的关系3.1动脉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3、0.022、0.001);动脉供血型与双重供血型之间PLGF、MVD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 1、0.004)、二者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465);双重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33、0.500、0.138)。3.2HCC无假包膜组或包膜欠完整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有假包膜组(P=0.004);PLGF、MVD阳性表达与假包膜的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94、0.20)。3.3VEGF的表达与HCC有无浸润转移无相关性(P=0.333),HCC有浸润转移组的PLGF、MVD均高于无转移组(P值分别为0.0 15、0.003)。3.4VEGF、PLGF表达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590、0.312);MVD随HCC肿瘤大小不同而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VEGF与PLGF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阳、阴性表达组MVD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VEGF、PLGF作为相关调控因子有促进HCC微血管形成的作用。2、PLGF表达及MVD与HCC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病理分级越高,PLGF、MVD阳性表达率越大,说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也快,需要更多的微血管,PLGF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分化程度,血管生成可能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3、HCC的CT增强征象(假包膜的形成、有无浸润转移及血供分型等)与VEGF、PLGF表达及MVD密切相关,表明肿瘤新生血管是HCC生长、发展、转移的形态学基础,VEGF、PLGF的表达及MVD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血供特点。4、HCC的CT表现特征受血管生成、VEGF、PLGF表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分析HCC螺旋CT增强征象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认识HCC的CT征象的意义,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的侵袭、转移及血供特点,从而为HCC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估计提供更多的帮助。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肝细胞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03)
- [2].原发肝细胞性肝癌肝叶切除患者术后短期内生存质量及应对策略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04)
- [3].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细胞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影响[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0)
- [4].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凝血酶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 广西医学 2014(10)
- [5].用先进理念引领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 2008(12)
- [6].肝细胞性结节与小肝细胞性肝癌I——病理学名称演变[J]. 癌症进展 2012(05)
- [7].钇-90微球放射栓塞与传统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手术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的系统性评价及荟萃分析——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六)[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9)
- [8].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型与分布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15(11)
- [9].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预后因素的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09)
- [10].肝尾状叶肝细胞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手术配合[J]. 护理与康复 2015(05)
- [11].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8(05)
- [12].肝细胞性肝癌合并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06)
- [13].肝细胞性肝癌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03)
- [14].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术后复发灶远期疗效评估[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05)
- [15].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扶正汤治疗中晚期高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疗效[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 [16].索拉非尼+TACE治疗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3)
- [17].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03)
- [18].α-干扰素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性肝癌[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03)
- [19].肝细胞性肝癌伴癌综合征临床研究[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9(01)
- [20].VEGF和p53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预后的关系[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3)
- [21].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背景下鉴别增生性结节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应用价值[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11)
- [22].外生性肝细胞性肝癌一例[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8(01)
- [23].索拉非尼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01)
- [24].小肝细胞性肝癌多次射频治疗与手术切除的疗效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 2013(06)
- [25].长链非编码RNA GAS5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03)
- [26].miR-12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J]. 现代医学 2018(06)
- [27].CYFIP1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04)
- [28].肝切除术治疗BCLC-B期/C期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获益较佳[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3(04)
- [29].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05)
- [30].肝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Syk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