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发达国家工业化步入重工业发展时期后,进入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逐渐增多。尤其是东西方冷战后,随着世界大国核设施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个敏感而又持久的后果,那就是核污染。北极,一度被人们视为远离喧嚣、纯净圣洁的“净土”,渐渐被核污染的阴霾笼罩。放射性污染物管理的疏忽懈怠已经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乃至科技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北冰洋核污染由一个局部性环境问题演化为全球共同面对的环境灾难。北冰洋核污染加速了海洋环境的恶化(这些放射性物质不仅对海洋生物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深海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由于缺乏充分的研究数据,对于北极核污染的科学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地理层面、地区还是区域政治层面,北极地区放射性污染物的治理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各国仍需加强关于北极核污染的信息收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开性。与此同时,国际组织也应在制度层面发挥其协调作用,制定相应的监督、执行机制,敦促各国削减军事领域的核武器使用、民用领域实现核能安全化,使北冰洋核污染治理的举措落实到实践中。在北极核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伦敦公约》和“摩尔曼斯克倡议”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北极利益争夺的“白热化”,北极核污染治理在制度层面上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管理“失灵”和制度“空白”。针对这些缺陷和不足,北极核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亟需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北极利益争夺现状。美国与俄罗斯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同时也是环北极八国中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们在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两国在不同的利益问题上所坚持的立场和实施的政策各不相同,这是北极核污染治理面临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这一障碍也为两国点明了今后需要突破和发展的方向。近几年,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不断恶化的北极放射性污染问题,世界核大国及各种国际北极环境保护组织积极参与和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不断增强对北极环境安全观的认识和加深北极环境保护意识。但是,由于北极地区在地球环境和国际战略格局中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北极放射性核污染治理工作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北极环境保护与环北极国家北极权益争夺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协调各国北极权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北极生态环境及全球环境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