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丙烯多孔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多孔膜,油水分离,膜污染
聚丙烯多孔膜论文文献综述
叶远松,李冰,黄健,王晓琳[1](2016)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多孔膜的油水分离及易清洗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等离子体引发方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接枝的聚丙烯(PP)多孔膜。在考察改性膜表面润湿及水通量温敏性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改性膜在处理乳化油废水时的油水分离及变温清洗性能。结果表明:因表面亲水性改善,改性膜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以下油水分离时的通量衰减明显减缓,在LCST以上的稳定通量明显增大,油截留率超过了99%。经简单的变温(35℃/25℃)水清洗,污染膜的水通量恢复率达89.7%。PNIPAAm的体积相转变是改性膜表面易清洗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叶远松,常孟,黄健,王晓琳[2](2016)在《P(NIPAAm-PEGMA)接枝聚丙烯多孔膜表面的抗污染及自清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等离子体引发方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NIPAAm-PEGMA))接枝的聚丙烯(PP)多孔膜。考察了改性膜水通量及表面润湿的温敏性质,并研究了其表面抗牛血清白蛋白(BSA)污染及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侧链引入后,P(NIPAAm-PEGMA)保留了体积相转变性质,并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上下均能展现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得益于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改性膜在过滤BSA溶液时的通量衰减率降低至18.8%。经简单的变温水清洗,BSA污染膜的水通量恢复率可达98.2%,且表面甚少污染物残留。P(NIPAAm-PEGMA)接枝链的亲水性及体积相转变是实现改性膜表面自清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孔祥森,马胜义,杨振生,王志英,李亮[3](2013)在《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多孔膜及其水解后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丙烯酰胺接枝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接枝时间以及水解时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随硝酸浓度增加,接枝度先增后降,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随接枝时间延长,接枝度先增加后几乎不变,水接触角先减小后趋于恒定;随水解时间延长,接枝度几乎不变,而水接触角先减小后趋于恒定。优选的亲水化改性条件下,PP多孔膜的接枝度为1 147μg/cm2,水接触角由124°降至47°。过膜压差为0.5MPa时,聚酰亚胺/PP纳滤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和对1 g/L的Na2SO4溶液的截留率分别可达11.89 L/(m2·h)和92.86%。(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3年05期)
严绘,董入贵,黄健,王晓琳[4](2013)在《低功率Ar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 W功率的Ar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多孔膜作了表面处理,通过失量法和扫描电镜(SEM)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的气氛压力和处理时间的表面刻蚀作用,并以水通量法评价了PP膜多孔隙内部的改性状况。结果表明,表面刻蚀作用随着等离子体气氛压力的降低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中等气氛压力(18 Pa或30 Pa)的等离子体处理可使PP膜均匀通水,表明具有适中能量水平以及活性粒子密度的等离子体气氛是实现多孔膜多孔隙内部均匀改性的重要因素。为实现PP膜多孔隙内部的均匀处理同时降低表面刻蚀作用,10min、18Pa的等离子体处理条件较为合适。处理表面产生的羧基改善了表面亲水性,但表面接触角在5 d内由44.2°急剧上升到了66.0°,之后1 a内变化平稳。(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3年07期)
黄杰,汪思孝,黄健,王晓琳[5](2013)在《等离子体引发HEMA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接枝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作了亲水改性。研究了接枝聚合动力学,并以FT-IR、SEM、压汞、水通量等方法研究了改性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及孔结构。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速率显着低于普通等离子体引发的接枝聚合速率。表面接枝率随着接枝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长趋势,同时改性膜的孔径和水通量随之减小。(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周月,汪思孝,黄健,王晓琳[6](2012)在《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对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以二硫代苯甲酸-2-腈基异丙酯(CPDB)为RAFT链转移剂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在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RAFT聚合动力学特征,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引发RAFT自由基聚合。以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水通量等方法,研究了改性多孔膜的表面化学与形态结构及孔结构特征。改性多孔膜表面的接枝率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呈线性增长,表面亲水性得到显着改善,同时膜孔径及水通量随接枝聚合时间的提高持续减小。其趋势符合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机制,实现了多孔膜膜孔径控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杨振生,张艳菊,王志英,崔东胜[7](2011)在《聚丙烯MI及成核剂添加量对TIPS法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成核剂TM-1体系的热致相分离(TIPS)行为,采用熔融指数(MI)较低的聚丙烯T30S与MI较高的F401作对比研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效应,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iPP成核与晶粒生长.经过加热模压并控制冷却速率制备iPP多孔膜,对膜结构及其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F401/DBP/DOP体系,TM-1对T30S/DBP/DOP体系表现出更强的成核效应;不同MI聚丙烯制备的多孔膜结构明显不同,加入成核剂后,T30S型iPP多孔膜结构由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转变为晶粒组成胞腔壁、相对开放的胞腔孔结构,而F401型iPP多孔膜的结构仍为紧密融合、内含胞腔孔的球晶结构,只球晶尺寸变小;相同成核剂添加量下,用T30S制备的多孔膜透过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王志英,孟朋艳,杨振生[8](2010)在《冷却速率对TIPS法聚丙烯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等规聚丙烯多孔膜,制膜体系为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OP)/TM-1.研究了冷却速率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冷却速率下,球晶尺寸随TM-1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高冷却速率下,球晶尺寸随TM-1添加量的增加略有增大;在TM-1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冷却速率提高,胞腔尺寸变小,膜表面变致密;纯水通量随TM-1添加量的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但在高冷却速率下其最大值出现较早,整体上,低冷却速率下的纯水通量较高.实验还发现,提高冷却速率削弱了成核剂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马骏,王伟,黄健,王晓琳[9](2009)在《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对聚丙烯(PP)多孔膜的表面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以双键聚合,同时伴随着酸酐的开环。低处理功率时以表面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破坏较轻,延长聚合时间可以提高聚合量;高处理功率时以气相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的破坏加剧,易产生交联结构。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水解后可产生羧基,但水解作用并不完全,膜表面的亲水性与等离子体聚合条件及聚合物结构紧密相关。(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杨振生,崔东胜,孟朋艳,李凭力[10](2008)在《成核剂对热致相分离法聚丙烯多孔膜结构及透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等规聚丙烯i(P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成核剂体系的热致相分离行为,成核剂为TM-I或己二酸.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测定试样的液-液相分离温度,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成核剂的成核效应.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加热模压制备iPP多孔膜,并对膜结构与透过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当共溶剂组成和铸膜液固含量恒定时,加入少量成核剂,不影响体系液-液相分离温度,但动态结晶温度、晶粒尺寸、结晶速率、结晶范围、结晶度等结晶学参数发生变化;发现成核剂能改变多孔膜结构,并明显影响多孔膜的透过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聚丙烯多孔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等离子体引发方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NIPAAm-PEGMA))接枝的聚丙烯(PP)多孔膜。考察了改性膜水通量及表面润湿的温敏性质,并研究了其表面抗牛血清白蛋白(BSA)污染及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侧链引入后,P(NIPAAm-PEGMA)保留了体积相转变性质,并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上下均能展现良好的表面亲水性。得益于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改性膜在过滤BSA溶液时的通量衰减率降低至18.8%。经简单的变温水清洗,BSA污染膜的水通量恢复率可达98.2%,且表面甚少污染物残留。P(NIPAAm-PEGMA)接枝链的亲水性及体积相转变是实现改性膜表面自清洁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丙烯多孔膜论文参考文献
[1].叶远松,李冰,黄健,王晓琳.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多孔膜的油水分离及易清洗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叶远松,常孟,黄健,王晓琳.P(NIPAAm-PEGMA)接枝聚丙烯多孔膜表面的抗污染及自清洁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3].孔祥森,马胜义,杨振生,王志英,李亮.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多孔膜及其水解后的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3
[4].严绘,董入贵,黄健,王晓琳.低功率Ar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处理[J].水处理技术.2013
[5].黄杰,汪思孝,黄健,王晓琳.等离子体引发HEMA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3
[6].周月,汪思孝,黄健,王晓琳.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对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改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杨振生,张艳菊,王志英,崔东胜.聚丙烯MI及成核剂添加量对TIPS法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
[8].王志英,孟朋艳,杨振生.冷却速率对TIPS法聚丙烯多孔膜结构与透过性能的影响[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
[9].马骏,王伟,黄健,王晓琳.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
[10].杨振生,崔东胜,孟朋艳,李凭力.成核剂对热致相分离法聚丙烯多孔膜结构及透过性能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
标签: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丙烯多孔膜; 油水分离; 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