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发育,是中国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地区。前人对泥河湾地区古气候方面,尤其是对泥河湾地区晚上新世—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基本规律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但几乎所有关于气候条件的评估结论均是定性化的,尤其表现在对泥河湾地区古温度估算方面。在欧洲,Montuire等根据小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参数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学方法(最小二乘法),提出Arvicolinae种的数量与温度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关系关系,并应用此法对匈牙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上新世—第四纪的化石动物群中以进行古温度的定量化估算,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笔者对Montuire等的模式在泥河湾地区适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最初步的试验,而后将此模式应用于泥河湾地区的相对层位对应关系基本确立的几处典型剖面,通过各层位中Arvicolinae的统计,从而相对连续而准确地得到自晚上新世末期至早更新世以来泥河湾地区各个时期的温度的定量化结果以及更为直观的该地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经研究认为,将Montuire等所提出的模式应用于对泥河湾地区从晚上新世末期至早更新世各个时期的温度进行定量化估算,并以此为依据得出更为直观的该地区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是可行的。古温度定量化推算结果表明:泥河湾地区晚上新世末期年均温度大致保持在14℃左右,而到早更新世时温度则下降至8~9℃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大范围内温度下降趋势,但小范围内温度波动变化似乎并不太明显;在高斯/松山界线附近发生过大幅降温现象,降温幅度可能达14℃左右;在布容/松山界线附近亦发生较大规模降温事件,而与前者相比降温幅度似乎较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记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亚科(Arvicolinae)和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五新种(英文)[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