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和“更”研究

“还”和“更”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前辈和当代学者研究基础上,主要从语法化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还”和“更”进行了系统性的描写,并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其独有的一些句法表现作出解释。主要涉及了“还”和“更”的语源义的认识与特点以及对语法化过程、结果的影响;探讨了“还”和“更”的语法化轨迹,勾勒了其语法化的线路图;提出其语法化的方法与手段;描写了“还”现代汉语里的十三个义项和“更”的三个义项,并初步揭示了“还”义项丰富和“更”义项丧失的原因;通过“还”和“更”形成的语法格式的比较,说明句法结构同样处在语法化的变化进程之中;以“还哥哥呢”“更绅士”探讨了现代汉语“副+名”现象的成因和走势;并在余论中就现代汉语同义词问题予以阐释。主要论点有:“还”的语源义是“转”而非前人论述的“延续”,“转”是源,“延续”是流,“还”的整个语法化的过程和结果都受“转”的影响,而“延续”本身也受“转”的影响而产生;虚化手段上“还”要远比“更”丰富,这也是“还”的语法化程度高、现代汉语中义项多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还”的义项丰富而“更”的义项大多消失的根本原因是词义,“更”的强烈的程度性使其义项的扩张受到了制约;从“还”和“更”的构式比较中得出现代汉语构式也一样存在语法化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使构式也处在一个语法化的连续统之中;有些“副+名”是汉语介词不足与表达需求的产物,它是介词结构的初始样态;英汉同义词差异的根源在于词族形成的不同。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析题
  • 1.1.2 研究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1.2.1 “语法化”研究
  • 1.2.2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还”的研究
  • 1.3.2 “更”的研究
  • 1.3.3 “还”和“更”的研究状况
  • 1.4 本文写作的基本目标
  • 1.5 理论与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还”和“更”的语法化
  • 2.1 “还”和“更”的语源义
  • 2.1.1 “还”的语源义
  • 2.1.2 “更”的语源义
  • 2.1.3 “还”和“更”的语源义特点
  • 2.2 “还”和“更”的语法化轨迹
  • 2.2.1 “还”的语法化
  • 2.2.2 “更”的语法化
  • 2.2.3 “还”和“更”的语义虚化轨迹图
  • 2.3 “还”和“更”的虚化手段
  • 2.3.1 句法位置
  • 2.3.2 隐喻机制
  • 2.3.3 重新分析
  • 2.3.4 推理机制
  • 2.3.5 吸收机制
  • 2.3.6 泛化机制
  • 2.3.7 语言系统的自身调节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还”和“更”的现代汉语义项与表现
  • 3.1 “还”的义项与表现
  • 11:“又”“再”'>3.1.1 还11:“又”“再”
  • 22:“仍然”'>3.1.2 还22:“仍然”
  • 32:“尚且”'>3.1.3 还32:“尚且”
  • 431:程度深'>3.1.4 还431:程度深
  • 532:程度(相对)浅'>3.1.5 还532:程度(相对)浅
  • 641:补充增量'>3.1.6 还641:补充增量
  • 742:元语增量'>3.1.7 还742:元语增量
  • 86:“反而”'>3.1.8 还86:“反而”
  • 971:“难道”'>3.1.9 还971:“难道”
  • 1072:“竟然”'>3.1.10 还1072:“竟然”
  • 1172:“副+名”'>3.1.11 还1172:“副+名”
  • 1281:“随即”“早已”'>3.1.12 还1281:“随即”“早已”
  • 1382:“确实”'>3.1.13 还1382:“确实”
  • 3.2 “更”的现代汉语义项与表现
  • 13:程度义'>3.2.1 更13:程度义
  • 23:增添量'>3.2.2 更23:增添量
  • 22:副+名'>3.2.3 更22:副+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还”和“更”的构式比较
  • 1'>4.1 基本类型:S1
  • 2'>4.2 含比较的框架S2
  • 4.2.1 “还”和“更”在此框架中的表现
  • 2中的比况句'>4.2.2 S2中的比况句
  • 4.2.3 关于“还”在句中“激活一个序列”
  • 4.2.4 关于比况句的夸张
  • 2的三种变体'>4.2.5 S2的三种变体
  • 3:“X 比Y()W 了”'>4.3 关于S3:“X 比Y()W 了”
  • 3中的“还”'>4.3.1 S3中的“还”
  • 3中的“更”'>4.3.2 S3中的“更”
  • 4.3.3 关于“X比Y()W了”的形式标志
  • 4'>4.4 关于S4
  • 4中的“更”和“还”'>4.4.1 S4中的“更”和“还”
  • 4中的“更”和“还”的几个特点'>4.4.2 S4中的“更”和“还”的几个特点
  • 5'>4.5 关于S5
  • 6'>4.6 关于S6
  • 7'>4.7 关于S7
  • 8'>4.8 关于S8
  • 4.9 小结
  • 第五章 从“还哥哥呢”、“更绅士”看“副+名”
  • 5.1 关于“副+名”
  • 5.1.1 不接受“副+名”的主要理由
  • 5.1.2 赞成“副+名”者的理由
  • 5.2 “副+名”的基本情况
  • 5.3 关于汉语的介词
  • 5.3.1 汉语介词发育的不完善
  • 5.3.2 汉语副词的负担过重
  • 5.3.3 英汉介词的作用及比较
  • 5.4 介词的产生依然是汉语表达的需求
  • 5.4.1 介词和副词的关系密切
  • 5.4.2 哪些副词容易“副+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和余论
  • 6.1 结语
  • 6.1.1 本文的工作和得出的结论
  • 6.1.2 本文未能涉及之处
  • 6.2 余论:“还”与“还要”、“更”与“更加”是否同义词?
  • 6.2.1 英汉同义词的差异
  • 6.2.2 汉语同族词与同义词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还”和“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