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面超疏水及铝、铜合金基体超疏水、油表面的制备

植物表面超疏水及铝、铜合金基体超疏水、油表面的制备

论文摘要

本论文论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发现了十种新的自然界中的超疏水植物,测试了其润湿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对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合金基体采用化学刻蚀构法造粗糙表面,并进行化学修饰,成功地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超疏水和超双疏表面。采用含有盐酸、氢氟酸的水溶液刻蚀铝合金表面,在铝合金基体上得到了由六面体状的凸台和凹坑构成的深浅相间的结构,这些凸台与凹坑之间相互连通,在微米级的凸台上又分布有许多更细小的纳米级的凸台,具有了制备超疏水表面所需的微纳米相间的二级阶层结构,然后经乙基三氯硅烷修饰得到了具有良好超疏水性的表面。X-光电子能(XPS)显示所制超疏水表面有明显的C、Si、O元素的峰,水滴在该表面上的接触角达到了159°,滚动角<1°。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疏水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抗腐蚀性、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用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作为刻蚀剂,在铝合金基体上构筑了二元三维的微纳米结构,然后用棕榈酸-甲苯溶液对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得到了接触角157°,滚动角<3°的超疏水表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光电子能(XPS)对表面微细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上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微纳米结构,当水滴与表面接触时,在水滴和表面间可形成一层“气垫”。而且表面有一层低表面能的物质存在。运用Csssie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表面的抗粘附性、防结冰和防结霜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含有硫酸、磷酸、双氧水和水的混合液作为刻蚀剂处理铝合金和铜合金表面,用全氟辛酸-乙醇溶液进行表面修饰。在合金表面上产生了许多微纳米级相结合的不规则凹坑与凸起起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捕获”大量的空气,与低表面能物质相结合使铝合金和铜合金表面具有了优异的超双疏性能。水滴在所制铝合金和铜合金表面上的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57.6°和155.3°,滚动角都小于2°。油滴(机油)在铝合金和铜合金超双疏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3.5°和150.4°,滚动角都小于5°。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双疏性能的影响,对超双疏表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运用Cassie理论对表面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制备超双疏表面的抗酸碱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做了测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能的生物体
  • 1.1.1 荷叶
  • 1.1.2 水稻叶
  • 1.1.3 蝴蝶
  • 1.1.4 水黾
  • 1.1.5 蝉
  • 1.2 超疏水表面的基本理论
  • 1.2.1 表面自由能
  • 1.2.2 表面粗糙度
  • 1.3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1.3.1 自组装法
  • 1.3.2 等离子体处理法
  • 1.3.3 物理气相沉积法
  •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5 交替沉积法
  • 1.3.6 电化学法
  • 1.3.7 异相成核法
  • 1.3.8 刻蚀法
  • 1.3.9 溶胶-凝胶法
  • 1.3.10 模板法
  • 1.3.11 溶剂-非溶剂法
  • 1.3.12 直接成膜法
  • 1.3.13 电纺法
  • 1.3.14 其它方法
  • 1.4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自然界中几种超疏水植物新发现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操作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植物表面微观结构和超疏水性能
  • 2.3.2 植物表面成分
  • 2.4 结论
  • 第3章 铝合金基体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操作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乙基三氯硅烷修饰铝合金基体超疏水表面
  • 3.3.2 棕榈酸修饰铝合金基体超疏水表面
  • 3.4 结论
  • 第4章 铝合金和铜合金基体超双疏表面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操作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微纳米结构与超双疏性能
  • 4.3.2 表面成分分析
  • 4.3.3 制备条件对合金基体表面超双疏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pH值液滴对铝合金和铜合金基体超双疏性能的影响
  • 4.3.5 铝合金和铜合金基体超双疏表面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结论
  • 第5章 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聚苯乙烯多孔膜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2 实验操作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剂的影响
  • 5.3.2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5.3.3 溶液浓度的影响
  • 5.3.4 环境湿度的影响
  • 5.3.5 气流速率的影响
  • 5.3.6 所制聚合物多孔膜的SEM表征结果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度对化学镀镍磷合金基体上置换镀金过程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7)
    • [2].羟基磷灰石涂层及其热处理对TLM合金基体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09(22)
    • [3].钛合金基体上阻燃涂层的研究进展[J]. 钛工业进展 2008(06)
    • [4].叶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制备及其对叶片高温合金基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 热喷涂技术 2016(01)
    • [5].钛合金表面镀镍层的摩擦磨损特性[J]. 机械工程材料 2013(02)
    • [6].涂层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表面再结晶的影响研究[J]. 表面技术 2009(01)
    • [7].在Ni-Ti合金基体上形成低Ni多孔层[J]. 金属功能材料 2016(06)
    • [8].PVD表面处理对钛合金基体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2)
    • [9].Ti62421s钛合金基体/离子镀CrN涂层的微观表征与高温氧化行为[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0(04)
    • [10].反向法确定钨合金基体细观性能及其宏观验证[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9(05)
    • [11].第七讲──铜与铝[J]. 电镀与涂饰 2011(08)
    • [12].表面处理对铝合金健身器材抗腐蚀性能的影响[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9(02)
    • [13].TC4钛合金表面镀Cu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12)
    • [14].电流密度对V-4Cr-4Ti合金基体上电沉积W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3(06)
    • [15].钛合金防身求生挂件的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3(20)
    • [16].钛合金基体上TiN涂层的残余热应力分析[J]. 人工晶体学报 2009(01)
    • [17].高温注氢对钒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J]. 工程科学学报 2016(03)
    • [18].TiAl合金基体表面Ti薄膜在升温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11(08)
    • [19].碱预处理浓度对钛合金表面结构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7(10)
    • [2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合金中钨、铌、钽[J]. 化学分析计量 2013(06)
    • [21].高力学性能Mg基耐热复合材料[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2)
    • [22].不同合金基体Bi2223带材传输损耗的测量和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1)
    • [23].ICP-AES法测定钛合金中钼铌铝铁硅[J]. 分析仪器 2015(02)
    • [24].粒度对SiC_p/Al复合材料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3)
    • [25].Mg-30%Gd对Al-5Ti合金中TiAl_3粒子尺寸分布影响[J].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5(04)
    • [26].Al_2O_3/Ti-Al复合材料抗热震性研究[J]. 粉末冶金工业 2011(05)
    • [27].Nd对Mg-6Zn微观组织影响研究[J].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0(05)
    • [28].钛合金叶尖保护涂层的制备与表征[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02)
    • [29].高温合金强化工艺[J]. 金属热处理 2019(06)
    • [30].Mg-9Al-1Zn合金的表面化学镀与性能研究[J]. 铸造技术 2016(11)

    标签:;  ;  ;  ;  ;  

    植物表面超疏水及铝、铜合金基体超疏水、油表面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