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大约有5000万人在睡眠中会发生呼吸暂停,有近3亿人有失眠问题。而我国睡眠医学却起步较晚。据2002年调查,我国42.7%的人有睡眠障碍,却没有一家医院开设睡眠疾病专科,睡眠呼吸监测中心仅有300余家。在普通神经科门诊中,失眠占有不小的比例。然而失眠作为一个症状,通常不会引起医生的注意。现代医学用还原分析的方法研究睡眠,忽略了人的整体性特点。治疗失眠的药物,往往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镇静催眠,效果不理想还伴随有很多副作用。《黄帝内经》对睡眠生理进行阐发,认为卫气按照既定规律循行于跷脉是日寤夜寐的基础;打破阴阳的平衡关系,破坏了睡眠的周期性规律,阳不入阴就会出现“夜不寐”。后世医家分别从阴阳营卫、伤寒六经、邪正虚实、脏腑、痰火与瘀血等不同角度对失眠进行阐释,治疗方面的药物以补虚药与安神药为主,主归心脾二经。思虑过度损伤神明,五神脏受损,神无所依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包括了躯体病症和精神病症。七情并非人身所固有的,是心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应答,属正常生理范围。但当这种精神过激,机体运行失调就会损害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出现气血生化或运行障碍。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仍应责之于阴阳气血的偏颇。治疗重点在脾胃。脾胃关系体现在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三方面。脾胃性异,脾为柔脏,恶湿喜温燥。胃为刚腑,恶燥喜用柔药。用药当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同时考虑到药物之间七情合和,十八反十九畏及上述刚柔药物之用,动静结合,以收相反相成之功。同时注重养生调摄的保健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参照古代儒家、道家相关内容,结合现代心理学、精神病学、信息学等知识对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对失眠、思虑过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从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角度阐释了失眠症与思虑过度的关系;对历代医家、药家诊治不寐证的著作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找出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的相关药物、针灸及其他治疗手段,结合现代临床分析和评价失眠症患者群体思虑过度状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