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王莉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重庆400038)
【摘要】本文基于“7S”管理理念,浅析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及素养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明确“7S”管理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这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7S管理法;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41-02
手术室是外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否安全、舒适和有效,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人文关怀感受息息相关。随着手术室各类仪器设备、器材的不断更新完善,手术数量、难度的不断加大,护理工作的难度、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持续增加。因此,本文基于“7S”管理理念,探讨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7S管理内涵
7S管理是基于传统5S管理而提出的,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F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由于他们首写字母均是“S”,故简称为7S。
2.7S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有
7S管理法的运用,就是通过对手术室日常事务的整理、整顿、清扫,促进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提高手术室的安全作业水平和护理人员的节约意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自律精神,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2.1整理
手术室只允许必要的物品存在,确保工作场所井然有序。这一阶段,首先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标准,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其次,把要的必需品放置于工作场所附近,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依次分类放置;最后,把不要的非必需品清除工作场所。通过定期整理,有助于手术室节约空间,避免工作场所凌乱。
2.2整顿
在整顿阶段要“明确3要素,坚持3原则”,对工作场所采用定置管理,确保手术室工作的准确、快速。[1]一方面,明确3要素,一是场所,在手术室工作区域,划定责任区,由专人负责,保证必需品在固定的场所;二是方法,对无菌用品、清洁物品、办公用品等采用分类放置,利于查找时省力;三是标识,对必需品与固定位置进行“一对一”标识,利于获取时准确省时。另一方面,坚持“定点、定容、定量”3原则,即对手术室物品进行“固定的放置位置、确定的存放容器和规定合适的用品数量”,使手术室工作区域布局合理,物品能够易于识别,并能避免各类物品的浪费使用。
2.3清扫
在清扫阶段,要做到“责任明确、方法得当、监督有力”,积极清除工作区域内的脏污,使手术室始终保持洁净状态。对地板、墙壁、器械放置区及手术工作区域等,要确定清扫责任区,由专职清扫人员负责;对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等的清扫,则由相应护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负责。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定时、定期按照清扫标准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达到及保持规定的层流条件。[2]
2.4清洁
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继续到底,以目视化管理为基础、定期检查为手段,对手术室现场进行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并形成制度化。首先,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公布,做到人人明白;其次,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进行标准化,让每位责任人知道;再次,管理者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手术间卫生、物品清洁维护、设备的清洁保养、无菌物品的填充等情况,对照标准进行检查;最后,将检查结果与薪金发放和职位升迁挂钩,实行奖优罚劣。
2.5安全
手术室护理风险贯穿于患者手术全过程,消除事故隐患,关注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保障手术正常进行,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应有责任。手术室护理风险主要存在接送病人、手术体位安置、器械及物品准备、手术器械清点、手术仪器使用、药物及血液制品使用等方面。因此,手术室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手术室一般管理制度》、《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器械使用清点制度》等;同时,护理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3]
2.6节约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养成节约意识,护理过程要有助于手术室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管理成本。节约主要体现在人、物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物品使用浪费,降低因护理失误而产生的损失;手术室需要加强对医疗用品的管理,做到“定人、定物、定量”,确保护理用品使用记录与药库发出数量及收费数量一致。
2.7素养
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按制度执行,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每位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与麻醉医生做好协作,为手术医生做好充分准备,为病人手术安全提供最可靠的保障;同时,护理人员要以“主人翁”态度,使规章制度的外在约束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工作习惯和自觉自愿的行为。
3.7S管理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7S管理法主要运用于现场管理,通过对工作区域、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和制度化管理,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和良好工作习惯的形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到:一是发挥领导的作用,由护士长主导推行7S管理法,建立护理骨干人员、组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制,持续改进现场管理,使工作区域时刻井然有序;二是需要全员参与,让每位护理人员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并认真执行手术室的各项工作规程,共同参与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工作质量标准》、《岗位职责》、《工作质量监督记录》、《手术间物品交接记录》、《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病历书写规范》等,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考核有标准可依;四是重视宣传和培训,促进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的提高;五是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所有工作在有要求、有标准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要验证、要评价,并与护理人员薪资水平、职称评定和职位升迁挂钩,积极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4.结语
7S管理法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对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及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手术室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有助于降低手术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对减少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广明.管理“五常法”[M].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166-168.
[2]宋巨庆.五常法在病区管理中的实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05).
[3]丁荣英.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J].天津护理,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