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模态技术的结构损伤诊断直接指标法研究

基于应变模态技术的结构损伤诊断直接指标法研究

论文摘要

本项研究采用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案。通过开展不同尺寸简支梁损伤系列试验、数值仿真研究,得出损伤位置、程度对模态参数的一般影响规律,提出应用固有频率、应变模态等综合参数识别简支梁损伤位置与程度的间接诊断方法,并获得合理布置测点的规律。提出并建立了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局域应变模态面积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对渡槽结构进行系列数值仿真分析,并结合损伤直接指标法进行验证。提出一套基于应变模态的结构损伤位置与程度综合诊断方法。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四方面工作: (1)间接损伤诊断系列试验、数值仿真研究。包括简支梁与渡槽结构,得出损伤位置、程度对模态参数一般影响规律。损伤对固有频率、位移模态影响不大;频率、位移模态及应变模态不适合诊断模态节点损伤;应变模态对非模态节点损伤非常敏感,尤其是对位于某阶位移模态峰值区附近的损伤;在损伤附近应变模态发生突变,突变区范围随损伤量增加而增大,一般为梁长的6.9%~12.5%;渡槽结构固有频率、位移模态对底板损伤尤为不敏感,低阶模态突变区影响范围大于高阶模态。 (2)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ISMSD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研究。建立了基于等间距、不等间距差分格式的损伤应变模态差分数学模型及其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提出了损伤位置判定准则、判定步骤及损伤影响区确定方法。应用直接定位指标对混凝土梁出现宏观裂缝前的早期损伤进行了诊断,早期损伤处应变模态可能不出现极值点,差分曲线在损伤处发生剧烈变化,与宏观裂缝结构相比,相当于差分曲线横向坐标轴发生平移。 (3)基于局域应变模态面积的ILSMSA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研究。利用损伤应变模态非影响区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完好应变模态,得到了符合前二阶应变模态曲线特征的最优多项式拟合次数;推导了局域应变模态面积数学表达式,建立了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归纳了简支梁损伤程度直接指标具有的四个特点,得到了简支梁、渡槽损伤程度直接指标值与损伤量的拟合曲线。 (4)提出一套基于应变模态的结构损伤位置与程度综合诊断方法。根据简支梁、渡槽损伤规律,提出损伤位置与程度的间接、直接损伤诊断方法,总结了损伤诊断应用步骤。

论文目录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动向
  • 1.2.1 应变模态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损伤指标研究进展
  • 1.2.3 尚待研究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简支梁损伤位移模态与应变模态试验研究
  • 2.1 模型设计与试验原理方法
  • 2.1.1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1.2 试验模态分析原理
  • 2.1.3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3 结果分析
  • 2.3.1 频率
  • 2.3.2 位移模态
  • 2.3.3 应变模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支梁损伤位移模态与应变模态数值仿真分析
  • 3.1 数值仿真模型
  • 3.2 计算结果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1 频率
  • 3.3.2 位移模态
  • 3.3.3 应变模态
  • 3.4 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比较
  • 3.4.1 频率
  • 3.4.2 位移模态
  • 3.4.3 应变模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
  • 4.1 基于损伤应变模态的差分数学模型
  • 4.1.1 导数与差分概念
  • 4.1.2 等间距差分格式
  • 4.1.3 不等间距差分格式
  • 4.2 差分曲线零值点确定方法
  • 4.2.1 插值法概述
  • 4.2.2 三次样条插值
  • 4.3 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
  • 4.3.1 损伤应变模态差分曲线
  • 4.3.2 损伤指标的建立
  • 4.3.3 算例
  • 4.3.4 损伤位置的判定
  • 4.4 混凝土梁早期损伤定位数值仿真计算分析
  • 4.4.1 概述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局域应变模态面积的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
  • 5.1 完好应变模态曲线拟合
  • 5.1.1 最小二乘拟合法
  • 5.1.2 计算分析比较
  • 5.2 局域应变模态面积损伤程度数学模型
  • 5.2.1 局域应变模态面积损伤程度概念
  • 5.2.2 仿真分析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损伤指标在渡槽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6.1 数值仿真模型
  • 6.2 数值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6.2.1 计算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SMSD指标诊断损伤位置'>6.3 应用ISMSD指标诊断损伤位置
  • LSMSA指标诊断损伤程度'>6.4 应用ILSMSA指标诊断损伤程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构损伤诊断应用方法
  • 7.1 间接损伤诊断应用方法
  • 7.1.1 简支梁
  • 7.1.2 渡槽
  • 7.2 直接损伤诊断应用方法
  • 7.3 应用步骤
  • 7.3.1 试验准备
  • 7.3.2 现场试验
  • 7.3.3 资料分析处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2)
    • [2].一种两阶段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 铁道工程学报 2016(05)
    • [3].结构损伤诊断不确定性方法研究进展[J]. 振动与冲击 2014(18)
    • [4].钢结构损伤诊断新技术综述[J]. 门窗 2012(10)
    • [5].分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06)
    • [6].建筑物结构损伤诊断技术现状与展望[J]. 价值工程 2010(27)
    • [7].遗传算法在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18)
    • [8].桥梁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广东建材 2009(08)
    • [9].结构损伤诊断与系统时域辨识研究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6)
    • [10].无线振动检测与结构损伤诊断在海洋平台的工程应用[J]. 中国海洋平台 2016(05)
    • [11].基于静力应变的新型空间结构损伤诊断数值研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2)
    • [12].梁式结构损伤诊断应变模态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13].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综述[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5)
    • [14].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方法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07)
    • [15].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桥梁结构损伤诊断与建模[J]. 山西建筑 2013(23)
    • [16].几种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对比研究及实验验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4)
    • [17].浅谈建筑结构损伤诊断[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9)
    • [18].结构损伤诊断的改进静力方法[J]. 机械强度 2012(02)
    • [19].应用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筒仓结构损伤诊断[J]. 山西建筑 2020(14)
    • [20].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诊断模态指标敏感性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8(06)
    • [21].基于小波包和支持向量机的塔机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2(06)
    • [22].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07)
    • [23].基于多尺度小波分析的在线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11)
    • [24].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J]. 居舍 2017(30)
    • [25].基于振型拟合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3(02)
    • [26].基于多尺度小波分析的在线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 国外建材科技 2008(01)
    • [27].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J]. 商业故事 2017(12)
    • [28].基于Lamb波结构损伤诊断的边界反射效应控制方法[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02)
    • [29].浅析动载测试与小波分析在桥梁结构损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J]. 科技资讯 2014(26)
    • [30].用MATLAB模拟盲源分离在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13(04)

    标签:;  ;  ;  ;  ;  ;  ;  

    基于应变模态技术的结构损伤诊断直接指标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