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系统探讨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R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试验组给予和胃降逆汤水煎剂,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T)+多潘立酮片(T),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试验组临床综合疗效痊愈率+显效率为76.67%,胃镜疗效痊愈率+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痊愈率+显效率为43.33%,胃镜疗效痊愈率+显效率为63.33%。两组疗效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能明显消除或改善嗳气、脘胁胀满、咽下疼痛、口干口苦等症状,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在泛酸、烧心症状上,其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和胃降逆汤是治疗RE的安全有效的方药,机理可能与改善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以及修复食管黏膜等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6)
- [2].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胃肠动力学机制研究[J]. 四川中医 2020(06)
- [3].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15(19)
- [4].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 现代养生 2015(24)
- [5].耳鼻喉科和胃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临床分析[J]. 健康之路 2016(05)
- [6].和胃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7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5(12)
- [7].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5(07)
- [8].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及内镜分级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3)
- [9].和胃降逆汤治疗妊娠恶阻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 [10].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9)
- [11].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7)
- [12].和胃降逆法治疗小儿呕吐50例[J]. 四川中医 2010(04)
- [13].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7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2)
- [14].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7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6)
- [15].和胃降逆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3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S1)
- [16].理脾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2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08)
- [17].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5)
- [18].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4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12)
- [19].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1)
- [20].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0)
- [21].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09(07)
- [22].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8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8)
- [23].和胃降逆颗粒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09)
- [24].理脾和胃降逆汤[J]. 江苏中医药 2015(09)
- [25].舒胆片与和胃降逆胶囊联合应用治疗食欲不振临床治疗与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2)
- [26].和胃降逆分煎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 2008(04)
- [27].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 人人健康 2019(24)
- [28].和胃降逆法治疗急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 2013(11)
- [29].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5)
- [30].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16例[J]. 陕西中医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