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734500
语文是有生命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馨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情动情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学生营造自主的心理氛围,为学生们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追求的精神元素。
1.尊重学生需要,以兴趣激发情感。从学生的需要发出,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
2.充分利用教材来调动学生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一夜的工作》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作者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以情动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充分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二、改变学习方式,营造探索空间
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新的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引领孩子去读书,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合作、讨论,形成学生读、学生说、学生议、学生写的新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问者”、“论者”、“思者”,自主地去探索。师生之间,可以互指不足,互相评价;生生之间,可以互相考问,互相提醒,形成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三、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他们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境地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自由争论中学习、探索,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才是真正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