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现行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以政府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服务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重要阵地,在农业科技服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是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体系的创新研究,对于加快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健全完善与“三农”需求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并指出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之不足,并从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与先天优势出发,对高等农业院校在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作为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五所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校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通过服务体系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个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以农民为中心、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构筑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信息“四位一体”的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这种新型服务体系将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信息资源比较富集的高等农业院校和周边地区将逐步取代政府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该区域内农村科技服务的主导体系,使高等农业院校成为四大资源富集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心,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入户率。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仅受到科学文化、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外部环境的制约,也要受到成果产出系统、成果扩散系统和成果的采纳系统等内部环境的制约。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完成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除了其自身的内在机制的完善,也同样需要外部环境即社会为它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它的作用发挥需要遵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规律与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机联系、协调配套的技术和社会支持系统。其中,服务体系是核心,服务源动力是灵魂,政府推动力是保障,市场引导力是杠杆,科技扩散力是通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 本文研究的问题
  •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
  • 2.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3. 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3. 对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方案
  • 1. 研究路线与目的
  • 2. 方法选用
  • 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诉求──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生成基础
  • 一、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生成应然性
  • 1. 转识成智:三农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呼唤
  • 2. 无裨实用: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之“不足”
  • 3. 责无旁贷: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与抉择
  • 二、实然性:高等农业院校在科技服务中的“先天之本”
  • 1. 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源”
  • 2. 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
  • 3. 农业科技人才的“输送源”
  • 4. 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源”
  • 三、发展之应然与优势之实然合而趋之必然
  • 第三章 实证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一、国际借鉴
  • 1. 世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分类
  • 2. 美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借鉴
  • 二、国内探索
  • 三、讨论和结论
  • 第四章 体系构建──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 一、指导思想
  • 二、总体目标
  • 三、功能定位
  • 四、管理体制
  • 1. 宏观管理体制
  • 2. 微观管理体制
  • 五、服务平台
  • 1. 科技创新平台
  • 2. 成果转化平台
  • 3. 教育培训平台
  • 4. 信息服务平台
  • 第五章 环境控制──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条件
  • 一、服务源动力: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 1. 提高技术受体农民的科技素质
  • 2. 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
  • 3. 建立有效的科技风险保障机制
  • 4. 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
  • 5. 建立制度化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 二、政府推动力:政策扶持与行政驱动
  • 1. 建立协调有序的科技管理体系
  • 2. 建立高效的公共财政支持框架
  • 3. 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政策环境
  • 三、市场引导力: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
  • 1. 创新市场化的科研与转化机制
  • 2. 建立规范的农业技术市场体系
  • 四、科技扩散力:多元化服务主体整合
  • 1. 农科教合作运行机制
  • 2. 多元化服务主体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概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市召开加强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现场会[J]. 泰州科技 2012(07)
    • [2].“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4家分店、10家便利店落户我市[J]. 泰州科技 2011(01)
    • [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量化评价[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8)
    • [4].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研究——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 [5].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 农家参谋 2018(03)
    • [6].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及路径[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3)
    • [7].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9)
    • [8].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创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 [9].无锡市科技局一行来我市参观考察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便利店[J]. 泰州科技 2012(12)
    • [10].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10)
    • [11].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2].基层农村科技服务者信息行为与需求的分析——基于来自14个省级地区的问卷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8)
    • [13].国外农村科技服务典型模式述评与借鉴[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03)
    • [14].《蔬菜》杂志携手“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助农解决实际问题[J]. 蔬菜 2011(06)
    • [15].职教集团图书馆为农村科技服务的思考[J]. 农业网络信息 2011(08)
    • [16].浅论公共图书馆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J]. 现代交际 2011(09)
    • [1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 中国农村科技 2011(11)
    • [18].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模式构建及对策措施[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12)
    • [19].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学科定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0].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及创新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5)
    • [21].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运行情况调研报告[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4)
    • [22].铜鼓县农村科技服务事业问题调查[J]. 宜春学院学报 2010(01)
    • [23].“复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农村科技服务视角[J]. 农村经济 2010(10)
    • [24].“供求均衡”:农村科技服务的逻辑起点[J]. 农村经济 2009(06)
    • [25].加强农村科技服务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09)
    • [26].实施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工程 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大体系[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09)
    • [27].图书馆对于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重要性[J]. 科技传播 2013(13)
    • [28].河南省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构建路径[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01)
    • [29].图书馆为新农村科技服务的拓展[J]. 图书馆学刊 2010(10)
    • [30].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J]. 新长征 2009(01)

    标签:;  ;  ;  ;  ;  ;  

    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