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加深,由此,世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公民素质的要求逐步增强,公民地位也随之上升。公民教育逐渐被各国所接受和认同,并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相应的,公民教育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支持。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建立,同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交往的不断加深,我国学者们也认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表现为:展开了对公民、公民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探讨;对我国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共识;涌现了大量介绍国外实施公民教育成功经验的著述。但是,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我国学校如何实施公民教育这两个问题上研究还不够。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对其本质的清晰认识就十分必要了。本文从对公民、公民教育概念的梳理和理解入手,通过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反思,指出学校公民教育是学校德育转型的指向,力图借鉴国外公民教育开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本国特色的学校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等。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三个部分阐述了……第一部分从界定公民、公民教育的内涵着手,对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的发展做了历史梳理,区分了与公民概念相关的臣民、国民、人民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公民教育与广狭义学校德育的异同,对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公民教育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和现状——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并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未真正发展起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对我国学校德育进行了反思,我国的学校德育实效性低,正面临着自身的困境,进而指出学校公民教育是我国学校德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指向,这种转型的标志在于:公民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尤其是美国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阐述了自己对我国实施学校公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建议:开设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借鉴国外经验必须切合中国实际;公民教育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设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公民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师质量是公民教育的关键等。本文试图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并在实施途径上做出有针对性和独到性的思考。尽管笔者的研究未免稚嫩,但笔者愿意竭尽全力尝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公民与公民教育
  • (一) 公民概念的历史梳理
  • 1. 西方公民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 2. 中国语境中的“公民”概念
  • 3. 公民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
  • (二) 公民教育
  • 1. 公民教育的内涵
  • 2. 学校公民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3. 学校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
  • 4. 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 5. 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公民教育理论
  • 三、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施
  • (一)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
  • 1.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
  • 2.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 (二) 学校公民教育——学校德育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 1. 学校德育的反思
  • 2. 学校公民教育是学校德育转型的指向
  • 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 (一)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 1. 政治教育
  • 2. 法律教育
  • 3. 道德教育
  • 4. 经济教育
  • 5. 国际教育
  • (二)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途径选择
  • 1. 开设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
  • 2. 公民教育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 3. 创设有利于开展学校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 5.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对公民教育的认识水平
  • 6. 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 (三)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方法思考
  • 1. 对美国独特的公民教育方法的借鉴
  • 2.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方法思考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