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聚酸酐共聚物的制备及药物控制释放性能研究

聚乙二醇/聚酸酐共聚物的制备及药物控制释放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癸二酸(SA)、十八烷二酸(OA)、蓖麻油酸(RA)、D,L-乳酸(DLL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多种共聚物:共聚酸酐P(SA-OA),聚乙二醇单甲醚/聚酸酐三嵌段共聚物mPEG-b-PSA-b-mPEG和mPEG-b-POA-b-mPEG,聚乙二醇单甲醚/聚酯酸酐三嵌段共聚物mPEG-b- P(SA-DLLA)-b-mPEG、mPEG-b-P(SA-RA)-b-mPEG和mPEG-b-P(OA-DLLA)-b- mPEG。采用红外光谱、1H-NMR、DSC、XR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RA和低聚DLLA的加入明显的降低了聚酸酐的结晶性。本文还考察了P(SA-OA)的降解和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共聚酸酐P(SA-OA)的降解速率随O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P(SA-OA)对紫杉醇和水杨酸具有控释作用。研究了mPEG-b-P(SA-RA)-b-mPEG、mPEG-b-POA-b-mPEG和mPEG-b-P(OA-DLLA)-b-mPEG作为纳米药物控释系统的性质。激光粒度仪、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的纳米粒粒径约200 nm,随酸酐分子链结晶性的降低而减小;随聚合物的疏水段比例和分散液的固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聚合物纳米粒对紫杉醇具有较好的控制释放能力,随着酸酐分子链结晶性的降低或载药量的增大,药物的释放速率增大;随着聚合物疏水段的增大,药物的释放速率减小。研究发现mPEG-b-POA-b-mPEG具有Gel-Sol相转变性质,而mPEG-b-P(SA- DLLA)-b-mPEG和mPEG-b-P(OA-DLLA)-b-mPEG具有Sol-Gel-Sol相转变性质。随着聚合物疏水段比例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Sol-Gel相转变温度减小,Gel-Sol相转变温度增大。以5-氟尿嘧啶、紫杉醇和牛血清蛋白为模型药物,分别考察了三种聚合物作为原位凝胶药物控释系统的性质。结果表明:mPEG-b-P(SA- DLLA)-b-mPEG的凝胶对5-氟尿嘧啶具有缓控释作用,在前32h内基本保持匀速释放,累积释放量达到63.4%。mPEG-b-POA-b-mPEG和mPEG-b-P(OA-DLLA)- b-mPEG的凝胶对紫杉醇和牛血清蛋白具有明显的控释能力,基本符合零级释放,药物的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随聚合物疏水段比例增大而减小。对原位凝胶材料进行了小鼠皮下注射实验,三种凝胶材料水溶液皮下注射后均能够很快形成凝胶,凝胶存留时间在5~20天之间;细胞毒性实验表明mPEG- b-POA-b-mPEG和mPEG-b-P(OA-DLLA)-b-mPEG两种材料均无细胞毒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可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
  • 2.1.1 可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2.1.2 可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 2.1.3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 2.2 聚酸酐概述
  • 2.2.1 聚酸酐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2 聚酸酐材料的分类
  • 2.2.3 聚酸酐材料的降解
  • 2.3 药物控制释放给药系统
  • 2.3.1 体内植入型片剂或药棒
  • 2.3.2 纳米控释系统
  • 2.3.3 原位凝胶制剂
  • 2.4 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癸二酸与十八烷二酸共聚酸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试剂的精制
  • 3.2.3 聚酸酐的制备及精制
  • 3.2.4 聚酸酐的表征
  • 3.2.5 聚酸酐的体外降解实验
  • 3.2.6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3.2.7 药物释放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酸酐的红外谱图分析
  • 3.3.2 聚酸酐的DSC 分析
  • 3.3.3 聚酸酐的广角X 射线衍射分析
  • 3.3.4 聚酸酐的体外降解
  • 3.3.5 体外药物释放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mPEG/聚酸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mPEG-b-SA-b-mPEG 的合成
  • 4.2.3 mPEG-b-P(SA-DLLA)-b-mPEG 的合成
  • 4.2.4 mPEG-b-P(SA-RA)-b-mPEG 的合成
  • 4.2.5 mPEG-b-POA-b-mPEG 的合成
  • 4.2.6 mPEG-b-P(OA-DLLA)-b-mPEG 的合成
  • 4.2.7 mPEG/聚酸酐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分析
  • 1H-NMR 核磁分析'>4.3.21H-NMR 核磁分析
  • 4.3.3 GPC 分析
  • 4.3.4 DSC 分析
  • 4.3.5 XRD 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mPEG/聚酸酐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药物控制释放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
  • 5.2.2 纳米粒的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 5.2.3 纳米粒的形态表征
  • 5.2.4 载药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5.2.5 纳米粒的药物控释行为研究
  • 5.2.6 MTT 比色法测定空白纳米粒的细胞毒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沉淀技术中溶剂的选择
  • 5.3.2 mPEG/聚酸酐共聚物纳米粒的表征
  • 5.3.3 mPEG/聚酸酐共聚物载药纳米粒的体外控制释放性能
  • 5.3.4 mPEG/聚酸酐共聚物纳米粒的毒性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mPEG/聚酸酐共聚物原位凝胶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mPEG/聚酸酐共聚物原位凝胶性能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PEG-b-P(SA-DLLA)-b-mPEG 原位凝胶的研究
  • 6.3.2 mPEG-b-POA-b-mPEG 原位凝胶的研究
  • 6.3.3 mPEG-b-P(OA-DLLA)-b-mPEG 原位凝胶的研究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分子量MPEG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11(03)
    • [2].比较不同非线性编辑系统中MPEG文件的导入[J]. 中国传媒科技 2012(02)
    • [3].含MPEG侧链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性能[J]. 化学建材 2009(03)
    • [4].mPEG-b-PCL的酶催化反应挤出制备及其结构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 2019(04)
    • [5].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mPEG修饰及其稳定性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9)
    • [6].mPEG修饰对保存期内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9(02)
    • [7].基于mpeg视频水印的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5)
    • [8].含MPEG侧链的水溶性超塑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S2)
    • [9].rhBMP-2-mPEG-PLA纳米缓释微球缓释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 2014(01)
    • [10].mPEG修饰的新藤黄酸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14)
    • [11].专利联盟内成员的专利组合质量差别化分析——以MPEG-Ⅱ专利池为例[J]. 技术经济 2011(01)
    • [12].INCLUSION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α-CYCLODEXTRIN AND BIODEGRADABLE COMBLIKE COPOLYMERS WITH POLY(α,β-MALIC ACID) BACKBONES AND mPEG SIDE CHAINS[J].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09(05)
    • [13].mPEG5-NHMe与mPEG6-NHMe的合成工艺研究[J]. 广州化工 2018(18)
    • [14].壳聚糖-mPEG温敏水凝胶载药系统的制备及释药行为[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15].载TNP-470 mPEG-PLA纳米粒制备及体外生物活性评价[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11)
    • [16].MPEG压缩域关键帧提取的研究[J]. 计算机安全 2011(01)
    • [17].小论MPEG[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7)
    • [18].Nanoparticl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mPEG grafted chitosan with rigid backbone induced by a-cyclodextrin[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9(01)
    • [19].酸/还原剂双敏感的mPEG-P(HEMA-LA/PDEA)合成及用作药物载体[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04)
    • [20].聚乙二醇化海葵神经毒素的稳定性考察[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02)
    • [21].MPEG可重定义视频编码标准简介[J]. 电视技术 2009(S1)
    • [22].PEG化羟甲基小白菊内酯抗肿瘤前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20(03)
    • [23].基于MPEG压缩的变电站避雷针超声波信号处理方法[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12)
    • [24].MPEG系高性能减水剂分子结构对水泥颗粒分散性的影响[J]. 新型建筑材料 2014(02)
    • [25].一种基于MPEG—7标准的混合交通视频描述新模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9)
    • [26].氟维司群PLA-mPEG微球的制备和工艺优化[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24)
    • [27].pH敏感药用载体mPEG-HZ-Chol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14(01)
    • [28].基于运动矢量的MPEG视频镜头边界检测[J]. 计算机应用 2012(05)
    • [29].基于小波变换的MPEG视频流预测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5)
    • [30].浅谈MPEG系列标准[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10)

    标签:;  ;  ;  ;  ;  ;  

    聚乙二醇/聚酸酐共聚物的制备及药物控制释放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