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

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

论文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Bandura在自我效能的基础上提出集体效能,旨在群体的水平上解释群体或团体的行为。集体效能概念一经提出,便被学者广泛引入到学校教育、企业团队、体育运动、竞技小组、社区构建、军事组织和群体的政治活动等研究领域。在上述广泛的研究领域,集体效能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得到充分证实。集体效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立即引起学者的积极关注,并分别产生了教师集体效能和班级集体效能等概念。关于教师集体效能,国内外研究已积累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有关班级集体效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1)在研究内容上,班级集体效能的内涵与结构尚存争议,对班级集体效能的影响因素缺乏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尚无研究考察班级集体效能对学校适应的影响;(2)在研究设计上,已有研究均采用横断设计;(3)在分析方法上,很少有研究关涉班级集体效能的研究数据存在嵌套层级的特点。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拟采用横断设计与追踪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厘清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内涵与结构,编制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量表,并在学生和班级两个水平上对班级集体效能的构念进行验证;(2)在个体和班级的不同水平上,系统探讨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影响因素;(3)揭示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发展趋势,并考察班级集体效能对其发展趋势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横断研究分别在江苏省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与盐城市,山东省济南市与潍坊市选取了15所初中168个班级5083名有效被试,追踪研究选取了江苏省南通市2所中学30个班级836名初中生。追踪研究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追踪到初二年级,历时2年,共测查了4次。主要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和多水平潜变量增长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是指班级成员共享的、对于班级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成功达成班级目标所需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包括班级能力评价与班级目标达成。两水平的信效度分析表明,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班级水平的测量均要优于个体水平的测量。(2)两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①在个体水平上,即使控制性别、年级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学生自我效能对班级集体效能还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在班级水平上,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和班主任交易型领导行为对班级集体效能均无直接的影响,但分别通过班级互动模式与班级优秀成员表现的中介作用而影响班级集体效能。具体而言,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班级互动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班级集体效能,而班主任交易型领导行为则通过班级优秀成员表现,再通过班级互动模式作用于班级集体效能。(3)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班级集体效能对学校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的跨层级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学生自我效能在班级集体效能和学校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4)通过对7个竞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学校适应的发展趋势不仅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而且在班级水平上也存在变异。多水平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表明:①在个体水平上,初中生学校适应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线性增长,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与发展速度呈负向相关,即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越高,其发展速度反而越慢;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虽然男生在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上低于女生,但在学校适应的发展速度上,男生却要快于女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无影响;学生自我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越高,其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就越好,具有较高自我效能学生的学校适应发展速度要慢于低自我效能的学生;②在班级水平上,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线性增长速度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在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上,班级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初始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社会认知理论
  • 2 集体效能
  • 2.1 自我效能
  • 2.2 从自我效能到集体效能
  • 2.3 集体效能的内涵
  • 2.4 集体效能的形成与发展
  • 2.5 集体效能的作用机制
  • 2.6 集体效能的测量
  • 2.7 集体效能研究现状与历史
  • 2.7.1 集体效能的影响效果
  • 2.7.2 集体效能形成和发展的前因变量
  • 3 班级集体效能
  • 3.1 班级集体效能的内涵与结构
  • 3.2 班级集体效能的研究现状
  • 4 学校适应
  • 4.1 学校适应的内涵
  • 4.2 学校适应的构成指标
  • 4.3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5 问题提出
  • 5.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5.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6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 1: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程序
  • 3.3.1 项目形成
  • 3.3.2 预测
  • 3.3.3 正式施测
  • 4 研究结果
  • 4.1 预测结果
  • 4.1.1 项目区分度
  • 4.1.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 正式施测结果
  • 4.2.1 多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MCFA)
  • 4.2.2 两水平测量的α系数与 Rwg
  • 4.2.3 两水平测量的重测信度
  • 4.2.4 两水平测量的收敛效度
  • 4.2.5 两水平测量的建构信度
  • 4.2.6 预测效度
  • 5 讨论
  • 5.1 班级集体效能的理论构念
  • 5.2 班级集体效能量表的信效度
  • 6 结论
  • 研究 2: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问题提出
  • 1.1 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集体效能的关系
  • 1.2 班主任领导行为对班级集体效能的中介作用过程
  • 1.2.1 班级互动模式的中介作用
  • 1.2.2 班级优秀成员表现的中介作用
  • 1.3 学生自我效能与班级集体效能的关系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2.1 班级集体效能
  • 3.2.2 班主任领导行为
  • 3.2.3 班级互动模式
  • 3.2.4 班级优秀成员表现
  • 3.2.5 学生自我效能
  • 3.2.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对二层变量数据合成的可行性检验
  • 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3 班级集体效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4 班级集体效能影响因素的追踪验证
  • 5 讨论
  • 5.1 班主任领导行为对班级集体效能的直接影响
  • 5.2 班级互动模式与班级优秀成员表现的中介作用
  • 5.3 学生自我效能与班级集体效能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
  • 研究 3: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 研究 3a:班级集体效能影响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横断研究
  • 1 问题提出
  • 1.1 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直接影响
  • 1.2 学生自我效能的跨层级中介效应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2.1 班级集体效能
  • 3.2.2 学生自我效能
  • 3.2.3 学校适应
  • 3.2.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对二层变量数据合成的可行性检验
  • 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3 零模型检验
  • 4.4 班级集体效能对学校适应的直接效应(γc)
  • 4.5 班级集体效能对学生自我效能的直接效应(γa)
  • 4.6 班级集体效能和学生自我效能对学校适应的效应(γc’与γb)
  • 4.7 中介效应的判定
  • 5 讨论
  • 5.1 班级集体效能对学校适应的直接效应
  • 5.2 学生自我效能的跨层级中介作用
  • 6 结论
  • 研究 3b:班级集体效能影响初中生学校适应的追踪研究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2.1 班级集体效能
  • 3.2.2 学生自我效能
  • 3.2.3 学校适应
  • 3.2.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2 无条件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结果
  • 4.3 多水平的条件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结果
  • 5 讨论
  • 5.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发展趋势
  • 5.2 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影响
  • 5.3 学生自我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影响
  • 5.4 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影响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
  • 2 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影响因素
  • 3 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班级集体效能量表(正式量表样题)
  • 附录 2:班级互动模式量表(正式量表样题)
  • 附录 3:班级优秀成员表现量表(正式量表样题)
  • 附录 4:学生自我效能量表(样题)
  • 附录 5:学校适应量表(样题)
  • 附录 6: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和班主任交易领导行为量表(样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教师节的特殊礼物[J]. 江苏教育 2017(07)
    • [2].“被拒绝”幼儿成因与干预研究[J]. 家教世界 2016(33)
    • [3].我的表情包里没有“再见”[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03)
    • [4].职业学院的班级集体文化建设[J]. 知识窗(教师版) 2017(04)
    • [5].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综述[J]. 才智 2016(13)
    • [6].依托班级集体 开展感恩教育[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01)
    • [7].关于艺术类学生优秀班级集体建设的思考[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2(01)
    • [8].建设充满活力的班级集体[J]. 少年儿童研究 2013(06)
    • [9].新时期高职院校班级集体的建设研究和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03)
    • [10].培养班级集体意识的几种非语言式方法[J]. 考试周刊 2015(02)
    • [11].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12].培养班级集体意识,养成集体学习习惯[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5)
    • [13].用真情建设班级集体[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07)
    • [14].浅谈强化班级集体教育[J]. 学周刊 2014(16)
    • [15].浅谈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培养[J]. 河南农业 2009(06)
    • [16].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3)
    • [17].新生主题教育对于增强班级集体效能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性研究与实践[J]. 传承 2015(05)
    • [18].值班室后有条狗[J]. 意林(少年版) 2019(02)
    • [19].如何增强班集体凝聚力[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04)
    • [20].中职班级集体建设的策略[J]. 山海经 2019(04)
    • [21].“问题——探究”美术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导刊 2008(10)
    • [22].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结构的多水平因素分析[J]. 应用心理学 2016(03)
    • [2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引导[J]. 考试周刊 2012(87)
    • [24].浅论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才智 2017(14)
    • [25].浅谈CAI的误区及教师的转变对策[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04)
    • [26].在追求个性中遵守规则[J]. 现代教学 2015(06)
    • [27].班级集体舆论及其培养[J]. 消费导刊 2009(13)
    • [28].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8(Z1)
    • [29].中学班级集体凝聚力建设方法探究[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04)
    • [30].班干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9)

    标签:;  ;  ;  ;  ;  

    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