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复用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重叠复用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论文摘要

重叠复用技术是基于重叠复用理论的多种技术的总称。从编码角度讲有重叠码分复用(OVCDM)和重叠时分复用(OVTDM)等等,从多址角度讲有重叠码分多址(OVCDMA)。本文主要研究两种广义并行传输技术(OVCDM、OVTDM)和重叠多址技术(OVCDMA)的检测算法以及它们如何与编码配合两个核心问题。OVCDM编码摆脱了有限域的束缚,将编码和调制统一起来,可以在低阶调制情况下获得高频谱效率。但是随着编码约束长度的增加,OVCDM译码复杂度大幅提高,需要采用次优或者快速算法来进行译码。论文中给出了多种简化和快速算法检测OVCDM的性能,包括Fano算法、Stack算法和并行检测算法。此外,文中还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前的实抽头系数的并行级联结构和性能情况分析。OVTDM是在时间域的符号重叠,也可以说是符号域的卷积编码关系,通过主动引人符号间干扰,可以在不扩展频谱前提下,在相同的时段内传送更多的信息比特。在研究了OVTDM在各种信道下的性能之后,又研究了MMSE-FDE和Stack算法解决OVTDM译码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OVTDM的性能,着重研究了加编码的OVTDM的性能。OVCDMA采用扩展广义正交互补码组网,完全抑制了小区间干扰,将检测的压力转移到了小区内,并有包括扩展矩阵和分数级码片移位等多种方式增加码字利用率,可以等效的认为是OVCDM和OVTDM的结合。分数级码片移位、多码联合检测以及高阶调制导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需要用快速算法来解决,诸如Fano算法、Stack算法和串行干扰抵消等算法检测OVCDMA的性能被——列出。而对于TD-OVCDMA,则主要研究了其天线是四发一收情况下,经过ITU-UrbanMacro信道时如何与编码配合获得分集增益的问题。在采用EXIT Chart图分析了ITU-UrbanMacro信道的特征曲线后,指出来Turbo均衡未获得迭代增益的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重叠复用技术提出的背景
  • 1.1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1.2 第四代移动通信
  • 1.2.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 1.2.2 第四代移动通信面对的问题
  • 1.3 重叠复用技术基本原理及其产生背景
  • 1.4 本文主要结构、内容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重叠码分复用技术
  • 2.1 OVCDM产生的背景及基本原理
  • 2.1.1 OVCDM产生的背景
  • 2.1.2 OVCDM编码结构
  • 2.1.3 OVCDM译码算法
  • 2.1.4 OVCDM性能分析
  • 2.1.5 OVCDM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2.2 OVCDM快速译码算法研究
  • 2.2.1 并行检测译码算法
  • 2.2.2 Fano算法
  • 2.2.3 单堆栈算法
  • 2.2.4 多堆栈算法
  • 2.3 实系数递归并行级联OVCDM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重叠时分复用技术
  • 3.1 OVTDM综述
  • 3.1.1 OVTDM系统模型及编码结构
  • 3.1.2 OVTDM谱效率及复杂度
  • 3.2 OVTDM在多径衰落信道的性能
  • 3.2.1 OVTDM在COST207信道的性能
  • 3.2.2 OVTDM在UrbanMacro信道的性能
  • 3.2.3 OVTDM在UrbanMacro信道下采用频域均衡的性能
  • 3.3 加编码的OVTDM系统研究
  • 3.3.1 信道编码为卷积码的OVTDM系统
  • 3.3.2 信道编码为Turbo乘积码的OVTDM系统
  • 3.3.3 信道编码为LTE-Turbo码的OVTDM系统
  • 3.4 Stack算法检测OVTDM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重叠码分多址技术
  • 4.1 OVCDMA综述
  • 4.1.1 广义互补正交码
  • 4.1.2 OVCDMA系统模型
  • 4.2 OVCDMA系统检测算法
  • 4.2.1 Viterbi算法
  • 4.2.2 Fano算法和Stack算法
  • 4.2.3 串行干扰抵消算法
  • 4.3 加信道编码的多天线TD-OVCDMA
  • 4.3.1 TD-OVCDMA系统模型
  • 4.3.2 信道编码为卷积码的TD-OVCDMA系统
  • 4.3.3 信道编码为LTE-Turbo码的TD-OVCDMA系统
  • 4.3.4 信道编码为Turbo乘积码的TD-OVCDMA系统
  • 4.4 UrbanMacro信道特征曲线
  • 4.4.1 EXIT Chart的提出
  • 4.4.2 UrbanMacro信道的EXIT Chart图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J]. 航天器工程 2010(04)
    • [2].探讨无源光网络的结构及其传输复用技术[J]. 科技创业家 2012(21)
    • [3].受潮橡套电缆热风干燥复用技术研究及应用[J]. 露天采矿技术 2011(04)
    • [4].光同步复用技术应用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2)
    • [5].油田云计算资源复用技术适用性解析[J]. 信息系统工程 2019(07)
    • [6].光纤通信新型复用技术(本期优秀论文)[J]. 光通信技术 2014(08)
    • [7].大港油田云计算资源复用技术适用性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21)
    • [8].构件复用技术的研究[J]. 科技广场 2011(12)
    • [9].多系统复用技术在广电信息网络中的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2(02)
    • [10].桥梁结构设计中的知识复用技术[J]. 民营科技 2013(05)
    • [11].浅谈光纤通信网络中采用的复用技术[J]. 科技信息 2010(05)
    • [12].基于复用技术和数论的图像加密压缩同步算法[J]. 电视技术 2013(05)
    • [13].多通道能谱分析系统的通道复用技术[J]. 电子测量技术 2016(11)
    • [14].三道沟煤矿井下污水复用技术实践[J]. 陕西煤炭 2015(01)
    • [15].复用技术在数字微波中的应用[J].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02)
    • [16].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复用技术的关键器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6)
    • [17].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复用技术在高速公路通信专用网中的应用[J]. 通讯世界 2016(16)
    • [18].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现地传感器信息复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14(02)
    • [19].CAPP领域构件复用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16)
    • [20].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2)
    • [21].采用电流复用技术的8mm频段低噪声放大器[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3(02)
    • [22].采用角分复用技术拓展低相干光源离轴全息术的探测面积[J]. 光学学报 2013(05)
    • [23].一种喷煤氮气复用技术的经济效益计算[J]. 现代冶金 2017(04)
    • [24].基于反向复用技术的100G光传输的设计与实现[J]. 电视技术 2016(07)
    • [25].载人航天器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现状及展望[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4(02)
    • [26].极化复用技术对空间数据信道的影响分析[J]. 科技展望 2014(03)
    • [27].基于数字全息及复用技术的全场偏振态测试方法[J]. 物理学报 2013(22)
    • [28].一种新型的无线广播网复用技术分析[J]. 微型机与应用 2013(08)
    • [29].导航信号生成互复用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 2011(07)
    • [30].复用技术在卫星传输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探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1)

    标签:;  ;  

    重叠复用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