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

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

论文摘要

自适应机翼是一种基于主动控制技术的自适应结构。它通过对气动外形的不断优化,使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均具有较出色的飞行性能。自适应机翼的实现需要降低机翼主要结构的刚度,这将影响机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适应机翼结构的实现上,而对自适应机翼气动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具有弦向柔性自适应机翼的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如下:针对Murua建立的考虑弦向柔性的三自由度二元翼段模型,采用次最优控制律进行颤振主动抑制。用V-g法计算系统的颤振速度,研究弦向弯度变化对系统动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弯曲变形的挠度作为控制变量进行颤振主动抑制。结果表明,考虑弦向弯曲变形后,原来刚性机翼的气弹稳定边界显著改变;通过控制弯曲变形,在给定的挠度变化范围内,可使系统的颤振临界速度提高26%。建立一种压电梁描述弦向柔性的二元翼段有限元模型,应用非定常涡格法求解气动力。设计PID控制器进行颤振主动抑制,采用位移输出反馈控制方式,在给定的控制电压范围内,颤振临界速度提高11%。针对上述二元翼段模型,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进行颤振主动抑制。分别采用全状态输出反馈和位移输出反馈控制方式,在给定的电压范围内都能使系统的极限环振动趋于收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动弹性力学
  • 1.2 自适应机翼概述
  • 1.3 自适应机翼气动弹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 Peters 气动力的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
  • 2.1 引言
  • 2.2 气动弹性模型
  • 2.2.1 结构动力学模型
  • 2.2.2 Peters 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 2.3 频域气动弹性分析
  • 2.4 颤振主动抑制
  • 2.4.1 状态空间气动弹性方程
  • 2.4.2 次最优控制率
  • 2.4.3 数值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有限元与空气动力建模
  • 3.1 引言
  • 3.2 压电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弯度自适应机翼模型简化
  • 3.2.2 压电梁动力学有限元方程
  • 3.2.2.1 压电区和基区本构方程
  • 3.2.2.2 有限单元模型
  • 3.2.2.3 电场-电势的关系
  • 3.2.2.4 Hamilton 原理
  • 3.2.3 自然频率和模态
  • 3.3 压电梁形状的静态控制
  • 3.4 非定常涡格法基本理论
  • 3.4.1 问题的提出和坐标变换
  • 3.4.2 尾涡强度
  • 3.4.3 尾涡形状
  • 3.4.4 压力计算
  • 3.5 非定常涡格法数值解
  • 3.5.1 奇异元选取
  • 3.5.2 运动学关系
  • 3.5.3 网格生成与离散化
  • 3.5.4 尾涡模型
  • 3.5.5 计算影响系数
  • 3.5.6 压力,升力,力矩计算
  • 3.5.7 尾涡位置更新
  • 3.6 数值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固耦合及 PID 控制
  • 4.1 引言
  • 4.2 结构与空气动力连接
  • 4.3 气动弹性方程解法
  • 4.3.1 连续状态空间离散化
  • 4.3.2 离散时间系统递推法求解
  • 4.3.3 离散时间系统Z变换法求解
  • 4.4 气动弹性分析
  • 4.5 PID 颤振主动抑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 5.1 引言
  • 5.2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系统
  • 5.2.1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系统简介
  • 5.2.2 系统辨识
  • 5.2.3 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及其改进
  • 5.2.4 罚函数
  • 5.3 数值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