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美国商务部于2006年11月20日发布公告,宣布对来自中国的进口铜版纸进行反补贴调查,此案被称为“美国对华反补贴第一案”,也是世界范围内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补贴调查第一案。美国商务部在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的同时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且在反倾销调查中采用“替代国标准”来确定中国铜版纸的正常价值。这预示着中国出口产品将面临着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双重威胁,美国的做法也给其他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提供了示范,有可能造成世界范围内对中国产品的双重歧视,因此,对本案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策略极具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在2004年加拿大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以前,没有任何国家针对中国的产品采取过反补贴措施,故而相关研究较少,而本案又是反补贴和反倾销“替代国标准”同时适用的首例,相关的研究资料更是稀缺,虽有部分报纸期刊文章对本案进行了分析,但多数不是从法律分析的角度出发。笔者在查阅大量图书、浏览中英文网站、研读案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一般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美国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层面,以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法的合法性及同时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合理性两个角度,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此次应诉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应对今后的反补贴调查提供参考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约两万字,沿着案情介绍、理论探讨、案例分析、案件启示的思路进行。第一部分为案件情况简介,分为三个小节,从案情入手,介绍美国对华铜版纸反补贴案的基本情况,并总结出案件争议的焦点及双方主要理由。第二部分探讨的是案件所涉及的国际经济法制度,即有关补贴和反补贴的国际法规范及基础理论,为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提供法律依据和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的案件分析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围绕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的合法性和对中国同时采取反补贴、反倾销措施的合理性展开分析,以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来透析中国和美国双方观点并对案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做出判断。第四部分为由案件引发的对策启示,对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本案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今后中国应对相似反补贴案件的对策。分为事前规避和事中应对两个小节,又具体提出了七条应对对华反补贴案件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