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国际金融市场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时国际资金的趋利特征更为明显,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为中国等新兴国家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也极大冲击了本国的金融体系。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正面临着的日趋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与经济形势变革的双重考验。回顾近来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将货币政策目标固定为高增长、低通胀,但却收效甚微。在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仍旧蔓延的国际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归根结底,货币是否中性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更进一步说,我国货币的中性问题直接涉及到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货币中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的货币中性问题。首先对货币中性问题进行理论回顾,将经典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将已有的关于货币中性问题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比较;然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写作本文的背景、相关文献以及写作思路、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主要包括货币中性论、货币非中性论以及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共生论。第三章分析了中国的货币中性问题,提出了本文对于中国货币性质的见解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得出我国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是中性的。第四章,主要是对运用相关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VAR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于我国货币是否中性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评论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一般理论研究
  • 2.1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定义
  • 2.2 货币中性论
  • 2.3 货币非中性论
  • 2.4 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共生论
  • 2.5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研究差异的成因分析
  • 3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研究
  • 3.1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 3.2 中国当前过渡体制下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现状及成因
  • 3.2.1 中国当前过渡体制下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几个阶段(2002年-2011年)
  • 3.2.2 中国当前过渡体制下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几个关系
  • 3.2.3 中国当前过渡体制下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的成因
  • 4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研究
  • 4.1 建模思路、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及数据处理
  • 4.1.1 建模思路
  • 4.1.2 变量选取
  • 4.1.3 理论模型
  • 4.1.4 数据处理
  • 4.2 实证分析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VAR 模型
  • 4.2.3 协整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2.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2.6 方差分解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实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中央银行应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5.2.2 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5.2.3 逐步引领和指导居民形成合理的预期
  • 5.2.4 加快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 5.2.5 加强我国的微观经济基础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路碳中性服务区规划设计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7)
    • [2].贸易摩擦背景下竞争中性的内涵、思路及博弈策略[J]. 国际经济合作 2020(01)
    • [3].让民营企业在竞争中性下茁壮成长[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01)
    • [4].英国福斯宣布从生产到管理实现碳中性[J]. 铸造 2020(02)
    • [5].竞争中性的内涵认知与价值实现[J]. 比较法研究 2020(02)
    • [6].基于竞争中性的政府监管:国际比较与改革方向[J]. 湖湘论坛 2020(03)
    • [7].竞争中性原则的政策应用[J]. 求是学刊 2020(02)
    • [8].关乎坚持维护宪法尊严的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竞争中性”辨析[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01)
    • [9].竞争中性、国企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福建金融 2020(05)
    • [10].竞争中性的逻辑建构[J]. 经济学动态 2020(05)
    • [11].以竞争中性制度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J].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6)
    • [12].经济法视阈下的竞争中性原则解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0(04)
    • [13].竞争中性视域下的政府监管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5)
    • [14].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J]. 文艺研究 2016(03)
    • [15].本土化视域下竞争中性原则的诠释与构造[J]. 法律方法 2019(04)
    • [16].“碳中性”时代[J]. 厦门航空 2009(04)
    • [17].中性偏悲观[J]. 证券导刊 2011(29)
    • [18].狂野首饰[J]. 流行色 2008(08)
    • [19].竞争中性原则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1)
    • [20].竞争中性[J]. 中国金融家 2019(Z1)
    • [21].中性政府、法治理念与共同富裕[J]. 政法论丛 2013(05)
    • [22].潮味出众 中性框 勇敢出镜[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16)
    • [23].浅谈中性服饰对大众流行的影响[J]. 大众文艺 2011(15)
    • [24].出口退税政策或应回归“中性”[J]. 中国税务 2010(02)
    • [25].中性服饰未来发展趋势浅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6].美好的“碳中性”时代到来[J]. 中国科技财富 2008(06)
    • [27].从中性思维视角看中国三十年改革实践与理论发展[J]. 滨州学院学报 2008(04)
    • [28].论大众时代的中性美[J].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5)
    • [29].外购中性酚钠盐加工粗酚的工艺经济性分析[J]. 山东冶金 2020(04)
    • [30].以竞争中性原则保障市场产权平等[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28)

    标签:;  ;  ;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