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传统经济学都假定认为“经纪人”拥有完全信息,这意味着市场上所有的经济主体掌握对等的信息,对各个企业有相同的预期。然而随着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企业融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企业经营者所拥有的信息与投资者并不对称,仅有企业的内部经理人员真正了解其经营实情,而外部投资者只能根据企业公布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来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双方在相互的博弈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占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将融资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相结合一直是公司融资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双方处在一个典型的信息非对称的环境中。那么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下,企业如何来选择最优的资产结构,投资者又将如何利用企业的行为来做出有效的投资判断?这些问题都是现在公司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角度是从企业出发,根据企业的融资决策行为来分析在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时候,企业的融资行为将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同时希望寻找到一种方式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效果,实现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信息非对称下的企业资本结构直接关系这公司的融资、投资、股利行为,我们利用企业的资本结构来分析企业的融资策略,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以融资选择为主线,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上市公司做实证分析,来验证融资优序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并提出运用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来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全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如下:论文的第一章回顾了有关公司融资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融资理论,到MM理论,再到现代融资理论、后现代融资理论,最后是最新的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分别做出简单的介绍。论文的第二章研究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主要融资理论及其经济学解释,是全文的基础。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运作无效率等多重问题,因此充分认识信息不对称是很重要的。本章我们给出了信息不对称的内涵和后果,并回顾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现代发展出现的三大主流观点:信号传递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融资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由于本文重点以融资优序理论为背景,我们最后又对融资优序理论和权衡理论做出系统的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论文的第三章在之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拉克希米和梅耶斯(Lakshmi and Myers)于1999年提出的新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来验证融资优序理论在中国的情况。本章中,我们先介绍了拉克希米和梅耶斯的计量经济模型,再选取上证综合180指数的公司,按照近期资产波动性(代表风险大小)排序,分为风险大小不同的两组,对这两组做实证分析。此处不同的风险大小表示面临的不同程度的信息不确定性,风险越大,不对称性越高。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对不同风险的公司做实证分析,应该得到风险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股权融资,反之风险越小的公司越倾向于债券融资。因为风险大的公司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高,过多的债务会带来过高的破产成本,因此他们未来避免破产的发生,会尽可能的发行股权成分来满足融资缺口。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符合这个结论。最后再做显著性检验,以分析在不同的风险程度下,是否存在其他的解释变量来反应企业融资选择。本文我们选择了两个解释变量,规模大小和上市年数。根据实证结果我们看出规模小的公司随着风险的增加,对债权融资的偏好增加,而规模大的公司随着风险增加,对债权融资的偏好减少,小规模公司增加程度小于大规模公司。这与我们的假设不吻合,我们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市场认可度越高,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少,在风险增加的时候,它的债务融资减少量更小。这和我们的实证结果是矛盾的,故我们认为资本规模的大小不是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显著因素之一。另外,上市年数短的公司随着风险的增加,对债权融资的偏好减少,而上市年数长的公司随着风险的增加,对债权融资的偏好也减少,减少的数量小于上市年数短的公司。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吻合,我们认为上市年数长的公司,市场认可度越高,面临的不确定越少,在风险增加的时候,它的债务融资减少量更小。故我们认为上市年数的长短是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显著因素之一。论文的第四章研究基于第三章的实证结果,判断中国融资市场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根据市场有效理论,存在三种有效情况:弱式有效、强式有效和半强式有效。我们分别给出这三种市场对应的市场行为和表现,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判断得出中国市场还未达到弱式有效,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面临着信息困境中的“逆向选择”。本章后半部分中,我们给出通过第三章的实证结果看到的结论——我国企业存在严重的股权偏好现象。我们研究得到我国存在股权偏好的原因在于:企业发行的债券安全性低、收益性低和流动性弱,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对债券投资的收益预期低,以及企业债券融资的破产成本高。我们认为要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常年来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论文的第五章探析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我们先分析得出我国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只能作为资金扩展的工具,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受到极大抑制。同时,股权为主的融资方式导致企业结构单一、缺乏约束,如债权的破产机制、信号传递功能。此外,对融资方式成本的忽视,也会导致企业投资于收益率低于平均资本加权成本的项目。然后本文就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主要提出了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证券市场的组织机构,以及政府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干预由直接干预转为间接控制。本章最后我们提出利用可转换债券的混合特性来弱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目前中国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动机,以及如何利用可转化债券使公司资产结构达到最优化,如何来改善资本市场,如何来平衡各权益方的利益。在本论文中,我们除了按照传统的做法,利用拉克希米和梅耶斯于1999年提出了新的计量模型来验证融资优序理论,还再此基础上加入显著性分析,选择企业规模大小和上市年数长短两个变量,来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的解释变量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决策。总之,本文验证得到中国的资本市场行为与融资优序理论存在一定的吻合度,如:风险越大的企业越偏好股权融资。由实证分析还可以看出我国资产市场还未达到弱式有效,上市企业普遍存在股权偏好的问题。我们提出完善债券市场,利用可转换债券的混合特性来弱化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用可转化债券来实现公司资产结构最优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盈利能力、审计意见类型与中小企业融资选择[J]. 财会通讯 2020(17)
- [2].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家信心与公司融资选择[J]. 金融研究 2011(04)
- [3].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非理性融资选择行为及价值模型构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2)
- [4].农村家庭经济脆弱性与融资选择——基于2017年河南大学“百县千村整村调查”的实证研究[J]. 统计学报 2020(02)
- [5].论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问题[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6)
- [6].居民融资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城乡差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7].上市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融资选择问题的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15)
- [8].不对称信息下的公司融资选择[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2)
- [9].产品市场竞争战略与公司债务融资选择[J]. 财经科学 2008(03)
- [10].行业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选择实证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1].混合担保方式下AK型企业的投融资选择[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7)
- [12].金融发展与企业的成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6(02)
- [1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基于场外交易市场的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6)
- [14].福建茶叶企业融资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12(05)
- [15].两权分离度、信息不对称与债务融资选择——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J]. 当代金融研究 2017(02)
- [16].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J]. 财务与会计 2008(21)
- [17].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选择的模型分析[J]. 安徽科技 2009(02)
- [18].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思路[J]. 商场现代化 2015(06)
- [19].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商 2016(29)
- [20].蓝色光标收购多盟与亿动的融资设计与市场反应[J]. 财会月刊 2017(20)
- [21].风险投资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 理论界 2013(01)
- [22].银行垄断、利率管制与民企融资难[J]. 浙江社会科学 2011(12)
- [23].金融危机下的民间融资——发展中小企业的另一种融资选择[J]. 理论月刊 2010(01)
- [24].正规融资还是非正规融资?农户创业的融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2)
- [25].试析供应链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3)
- [26].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分析——基于可转换债券视角[J]. 财会月刊 2015(13)
- [27].试论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08)
- [28].知识差距、信息甄别与创业企业的融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4)
- [29].证券化与银行资本结构[J]. 金融市场研究 2015(11)
- [30].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的利弊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