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发病特点、诊断方法、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淋巴结转移规律、淋巴结转移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等,更好地指导早期胃癌的检出、临床外科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41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研究胃癌患者一般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高危因素(包括家族肿瘤史、既往胃病史、吸烟饮酒史)、伴发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包括胃镜咬检病理、X线造影、CT及B超)、肿瘤病理学特征(包括生长部位、大小、大体形态、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病理上下残、病理学分期)及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性质、方式及范围、消化道重建、术后并发症)。2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通过各项观察指标的统计描述分析,总结早期胃癌的特点。对淋巴结转移与其可能的各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早期胃癌一般特点:在统计的417例早期胃癌病例中,男性318例(76.3%),女性99例(23.7%);年龄范围在14~82岁之间,平均年龄57.87岁±3.56岁。2胃癌高危因素及伴发病:在统计的417例早期胃癌病例中,家族中有相关肿瘤史患者40例(9.6%),既往有胃病病史患者40例(9.6%),吸烟史患者108例(25.9%),饮酒史患者68例(16.3%)。具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51例(12.2%),糖尿病患者11例(2.6%),慢性肺部疾病患者8例(1.9%),具有其它伴发病病例122例(29.3%)。3早期胃癌诊断: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患者的6.03%,在11年中早期胃癌检出率波动在4%~8%之间。(1)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患者多以上腹部疼痛就诊,有182例(43.4%),其次表现为腹胀,有116例(27.8%)。临床体征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压痛,有84例(20.1%)。患者就诊较晚,平均发病时间为21.28个月。(2)行胃镜检查150例,结合病理确诊率98.2%。X线造影、CT、B超的阳性阳性征象发现率分别为89.4%、82.8%、2.5%。4早期胃癌病理学特征:肿瘤部位:胃上部癌172例(41.2%),胃中部癌105例(25.2%),胃下部癌132例(31.7%),多灶癌8例(1.9%);肿瘤大小:一点癌4例(0.9%),0.6~1cm 54例(12.9%),1.1~2cm 137例(32.9%),2.1~3cm 120例(28.8%),>3cm 102例(24.5%);肿瘤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有395例(94.7%);分化程度多为中分化癌,有339例(81.3%);粘膜内癌230例(55.2%),粘膜下癌187例(44.8%);肝转移6例;术后病理证实上残阳性病例5例(1.2%),下残阳性0例;pTNM分期:ⅠA期333例(79.9%),ⅠB期28例(6.7%)。5早期胃癌手术情况:行根治性手术403例,占总手术例数的96.64%,非根治性手术14例,占3.36%;近端胃大部切除196例(47%),其中开胸112例(26.9%),开腹84例(20.1%),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195例(46.8%),开腹全胃切除26例(6.2%);消化道重建:食管-胃吻合187例(44.8%),空肠间置术9例(2.2%),Billroth 1式吻合158例(37.9%),Billroth 2式吻合37例(8.9%),Roux-en-Y吻合17例(4.1%),食管空肠袢式吻合+Braun,s吻合7例(1.7%),食管-空肠schlatter吻合2例(0.5%)。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3.4%),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9天。6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在入选的417例手术病例中共清扫了2979枚淋巴结,有168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5.64%,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第6组、第5组、第2组、第3组、第7组、第4组、第9组、第1组、第8组、第11组。转移率分别为:8.94%、7.11%、6.9%、6.54%、5.52%、5.04%、5.00%、3.40%、3.32%、1.11%,其它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淋巴结转移以第一站为主,其次是第二站的第7组、第9组淋巴结,第三站较少转移,很少发生跳跃性转移。在对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中,患者性别、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是否有脉管瘤栓均有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灶癌、肿瘤侵及粘膜下层、肿瘤分化差、肿瘤直径大于2cm、有脉管瘤栓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组早期胃癌男女比例3.2:1,年龄在14~82岁之间,平均年龄57.87岁±3.56岁,中位年龄59岁。2本组病例有家族肿瘤史患者占9.6%,既往有胃病病史患者占9.6%,吸烟史患者占25.9%,饮酒史患者占16.3%。具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占12.2%,糖尿病患者占2.6%,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占1.9%,具有其它伴发病病例占29.3%。3本组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患者的6.03%,在11年中早期胃癌检出率波动在4%~8%之间。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以上腹疼痛(43.4%)、腹胀(27.8%)为多,临床体征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压痛(20.1%)。4本组早期胃癌的检出主要依靠胃镜咬检病理,诊断率为98.2%。X线造影、CT和B超阳性征象发现率分别为:89.4%、82.8%、2.5%。CT、B超可以作为术前病灶评估及其与周围脏器组织关系,发现转移的有效手段,CT明显优于B超。5本组早期胃癌多发于胃上部(41.2%),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多灶癌分别为25.2%、31.7%、1.9%;一般在3cm以内(75.5%),其中一点癌(0.9%), 0.6~1cm(12.9%),1.1~2cm(32.9%),2.1~3cm(28.8%),>3cm(24.5%);以Ⅱc型为多(26.6%),Ⅰ型、Ⅱa型、Ⅱb型、Ⅲ型、混合型分别为11%、21.3%、23.7%、14.6%、2.6%;多为腺癌(94.7%),印戒细胞癌(2.9%),其它类型(2.4%);组织分化程度以中分化多见(81.3%),高分化癌、低分化及未分化癌分别为1.2%、17.5%;多仅局限于粘膜层内(55.2%),粘膜下癌占44.8%;可见肝转移6例;术后病理上残阳性病例占1.2%,下残阳性0例;肿瘤病理pTNM分期多为ⅠA期(79.9%)及ⅠB期(6.7%)。6本组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占96.64%,非根治性占3.36%;近端胃大部切除占47%(开胸占26.9%,开腹占20.1%),远端胃大部切除占46.8%,全胃切除占6.2%;食管-胃吻合占44.8%,空肠间置术占2.2%,Billroth 1式吻合占37.9%,Billroth 2式吻合占8.9%,Roux-en-Y吻合占4.1%,食管空肠袢式吻合+Braun,s吻合占1.7%,食管空肠schlatter吻合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除有极少数具有远处转移的病例外,绝大多数可以根治性切除,可以选择多种手术及消化道重建方式,在保证手术根治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减小手术切除范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7本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64%,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第6组、第5组、第2组、第3组、第7组、第4组、第9组、第1组、第8组、第11组。转移率分别为:8.94%、7.11%、6.9%、6.54%、5.52%、5.04%、5.00%、3.40%、3.32%、1.11%,其它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第一站,较少发生跳跃性转移。8淋巴结转移与癌灶数量、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瘤栓密切相关。多灶癌、肿瘤直径大于2cm、浸润至粘膜下层、肿瘤分化差、出现脉管瘤栓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前、术中应对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淋巴结转移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