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对精神病患者阴性病状与社会功能的效果比较

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对精神病患者阴性病状与社会功能的效果比较

汪小红

汉川市精神病医院/新河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阴性病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80例精神分裂症病例分成常规组40例、干预组40例,前组提供一般护理,后组则加用认知行为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后的阴性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组:社会功能各项目评分(生活能力、动性等)均较常规组更高;但阴性症状总评分较常规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调整其行为模式,改善社会功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护理;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较普遍的精神疾病,以青壮年为好发群体,表现为阴性症状。有研究认为,认知行为护理课帮助精神分裂患者改善其病态行为[1]。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对80例精神分裂症病例提供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现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80例精神分裂症病例,均源自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均23-71岁,中位(50.5±15.8)岁;病程2-25年,平均(13.3±5.0)年;诊断情况:偏执型、未定型以及分裂样精神病分别为57、16和7例。将全部病例分成干预组40例、常规组40例。临床各项基本数据上,两组具有明显可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与CCMD-3对精神分裂症所给出的诊断相符;已签订同意书;初中以上教育水平;口服利培酮、氯氮平和奎硫平等相关药物;表现为阴性症状,且2年未得到缓解;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低于36分。

1.2.2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发育缓慢或者脑器质性病症;同时患有严重性疾病;情感性和器质性障碍等;并有酒精并对药物产生依赖;合并脑部肿瘤;不能理解语言,沟通不畅。

1.3方法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常规组提供一般护理,如心理指导。干预组提供认知行为护理。主要为:

1.3.1认知护理提醒患者客观看待自身症状、分析精神疾病的症状、病态以及结局等相关知识,告知其如何预防,促进康复,增加患者治疗的能动性。正确看待病人的主诉,让他们能直面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事件。提醒患者调节负性情绪,克服心魔,从而探索全新的生活模式。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并分享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病例,打消其消极心理,使其对治疗保持信心。

1.3.2行为护理①生活能力:重点对患者生活主动性、规律性提供指导。设计作息制度,引导患者按时起床、刷牙,打扫卫生,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踊跃参与工娱疗活动;通过正强化方法,帮助患者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社会技能:将社交技能划分为社交、会谈和集体生活等若干单元,并对之展开训练,引导患者把握沟通技巧。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逐步训练和提升患者的社交技能,教会他们和人沟通、合作的要点,处理常见的社交问题。

1.4观察指标[2]

于护理前后,利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所有患者的社会功能加以评定,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体现患者的各项功能。利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阴性症状进行评定,评分等级共6个,无(0级)、可疑(1级)、轻度(2级)、中度(3级)、显著(4级)和严重(5级),分值与症状呈正相关。

1.5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录入,用X±S代表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数据,P<0.05,本研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阴性症状情况(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阴性症状情况

3讨论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来说,阴性症状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其恢复自知力。临床表现为阴性症状的精神病患者,多伴缺乏感染和动性、社交萎缩和不懂礼仪等现象。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虽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社会功能,但对阴性症状显著的患者影响甚微。精神病患者的患病历程较长,加上长时间住院,很容易出现异常行为,使得患者无法快速回归社会。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精神扰乱多表现为事件认知、判断与评估等方面。及时转变患者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3]。对精神病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护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病人的精神水平,引导其运用生活技能,让他们能积极参与决策和自我管理,正确处理各项社会问题,从而回归社会。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80例精神分裂症病例(主见阴性症状)进行分组观察,结果表明:干预组社会功能各项目评分(生活能力、动性和社会技能等)均较常规组更高;但阴性症状总评分较常规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别(P<0.05)。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调整其行为模式,改善社会功能。此外,实施认知行为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士的综合技能,对改善护理质量、开展护理工作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临床可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恒飞,陈丽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状况影响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02)

[2]马云,李占江,徐子燕,等.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1)

[3]杨磊,姚贵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训练(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4)

标签:;  ;  ;  

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对精神病患者阴性病状与社会功能的效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