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为了解石家庄市栾城县污水灌溉区2002-2006年死亡、出生及重大疾病的死亡情况,通过与净水灌溉区的比较从群体水平分析污水灌溉对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影响,为下一步针对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污水灌溉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死因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和地点:依据80年代初调查石家庄栾城县污灌区癌谱的资料,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定污灌区为栾城县娄底乡其中的10个村(排除净水灌溉的6个村),2002-2006年常住户口的全部死亡者作为调查对象,并以同样的方法选择条件与娄底乡相似,但净水灌溉的聂家庄和柳林屯各12村为对照。调查内容:从公安部门、计划生育、疾病控制中心、村委会获取人口数、死亡数、出生数,并与回顾调查的数据相印证,核实。使用调查表入户回顾调查栾城县污灌区娄底乡2002-2006年常住户口的全部死亡者,死因和生育妇女妊娠数和畸胎数。并以同样方法和内容在净水灌溉区的聂家庄、柳林屯进行对照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主要内容有:描述栾城县污灌区娄底乡和净灌区聂家庄、柳林屯2002-2006年男/女及全人口不同死因别死亡率,各种死因构成比及其死因顺位,以及两个地区妇女的流产率。选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资料作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计算两个灌区的标化死亡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污水灌溉对当地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未经调整的两种灌区,全死因死亡率表现净灌区为588.03/10万略高于污灌区的582.04/10万,两个灌区全死因死亡率与全国水平相比偏低。净灌区男性全死因死亡率为687.18/10万,女性为470.31/10万,污灌区男性去死因死亡率为642.21/10万和女性为522.20/10万。污灌区的全死因标化死亡率为:525.78/10万,净灌区的为453.14/10万。两种灌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污灌区男性标化死亡率为632.69/10万,女性为424.76/10万,净灌区标化死亡率男性为555.65/10万,女性350.03/10万。在两性比较中,污灌区男性标化死亡率和净灌区男性标化死亡率经过χ2检验没有差别;女性则是污灌区比净灌区高。(2)全死因死亡率的年度趋势:由于回顾的年数较短只有5年,所以污灌区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净灌区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3)主要死因顺位及构成:两种灌区的前四位死因基本一致。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自然死亡、意外伤害。两灌区男性死亡率比较中,污灌区除了恶性肿瘤死亡率比净灌区高外,其他都比净灌区低,分别为215.46/10万和182.13/10万。(4)恶性肿瘤的五年平均总死亡率在污灌区为175.24/10万,占全死因的30.11%。其中男性为215.46/10万,占全死因的33.55%,女性为135.23/10万,占全死因的25.91%。而净灌区的略低为144.87/10万,占全死因的26.64%,其中男性为182.13/10万,占全死因的25.91%,女性为106.04/10万,占全死因的22.63%。两种灌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而污灌区男性实际肿瘤死亡率最高。污灌区标化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97/10万,男性为212.29/10万,女性为112.23/10万;净灌区标化恶性肿瘤为117.81/10万,男性为165.54/10万,女性为70.37/10万。经过χ2检验,χ2=8.07,P<0.01,污灌区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净灌区。两性比较中,两种灌区男性、女性的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经过χ2检验有差别及污灌区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显著高于净灌区(P<0.05,P<0.05)。(5)两种灌区癌谱比较:此次调查的两种灌区的前四位的恶性肿瘤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但是各种癌的位次在两灌区有所不同。污灌区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而净灌区的则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6)两性癌谱的比较中,在污灌区男、女性肿瘤死亡率位次一样,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分别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86.41%和78.46%。在净灌区男性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占全部肿瘤的90.18%。女性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占全部肿瘤的83.52%。(7)两种灌区三种主要的消化系统肿瘤标化死亡率比较,胃癌和肝癌污灌区显著高于净灌区(P<0.05,P<0.01),食管癌两灌区没有差别(P>0.05)。在两性比较中,污灌区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净灌区(P<0.01)。(8)主要恶性肿瘤的年度变化趋势,污灌区胃癌和肝癌有上升的趋势,但净灌区肺癌和肝癌也有上升的趋势。(9)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污灌区主要的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胃癌筛选出A7 (污灌劳动后洗手)、A9 (蔬菜是否污灌)、A13(是否喝生水)为危险因素,它们的OR分别为1.696、2.008、1.914。食管癌筛选出A7 (污灌劳动后洗手)、A13(是否喝生水)为危险因素,它们的OR分别为1.412、1.329。肺癌筛选出A1(3是否喝生水)、A15(吸烟)、A16(饮酒),为危险因素,它们的OR分别为1.791、3.850、1.446。(10)出生婴儿情况:本次调查5年内未有畸胎发生。流产率污灌区13.16%,净灌区为20.56%。经过χ2检验P>0.05,两种灌区没有差别。结论:污水灌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向人们提供水、肥两大资源,但也有一定的危害。污水灌溉使污灌区人群的全死因死亡率、全死因标化死亡率、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高,尤其对男性较为显著。其中蔬菜污灌、喝生水、污灌劳动后不洗手,是污灌区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科学、系统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加大力量消除污染,改善饮水和污灌劳动的条件,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利用污水的水、肥两大资源来造福人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2008~2012年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恶性肿瘤死亡率空间聚集性分析[J]. 广西医学 2017(09)
- [2].大肠癌基因筛查使者——记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邹鸿志[J]. 科学中国人 2016(34)
- [3].江苏省昆山市2012年肿瘤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肿瘤 2017(07)
- [4].2002-2010年我国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1)
- [5].沙颍河沿岸不同水质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3(11)
- [6].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09(04)
- [7].甘肃恶性肿瘤死亡率15年变化趋势及近期预测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14)
- [8].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国际比较[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06)
- [9].我国环境污染与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06)
- [10].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与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4)
- [11].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对应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03)
- [12].2002~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J]. 中国肿瘤 2014(12)
- [13].扶绥县197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05)
- [14].1973—2015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9(05)
- [15].基于小尺度的2008至2012年广西宾阳县恶性肿瘤死亡率空间分布及聚集性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90)
- [16].江苏省昆山市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肿瘤 2015(11)
- [17].雅安市雨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09)
- [18].2010~2014年溧阳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19)
- [19].2002~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13(02)
- [20].徐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29年变化趋势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12)
- [21].2008―2016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趋势[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08)
- [22].2005-2018年上海上钢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J]. 上海医药 2020(14)
- [23].江苏省昆山市2010年肿瘤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5(05)
- [24].2008~2012年广西凌云县恶性肿瘤死亡率空间分布及聚集性研究[J]. 内科 2016(04)
- [25].2010-2018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趋势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24)
- [26].1973~2005年江苏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J]. 中国肿瘤 2010(12)
- [27].河北省磁县200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 2013(11)
- [28].2007-2014年西安市2区(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对比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21)
- [29].2011-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减寿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11)
- [30].1980-2001年房山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8)